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业务拓展的进程、问题与对策

2009-04-13 03:29钱海刚李建军
银行家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资银行中国银行银行业

钱海刚 李建军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不断摸索和探寻之中已逐渐走上了国际化道路,逐步实现了与全球金融业的融合,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增强了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展望未来,“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必将是国有商业银行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必将对中国银行业的不断壮大起到重要作用。

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发展历程回眸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以及中国企业和居民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要求,中国银行业尝试以多种方式向海外发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最近两年,随着中国银行业资本基础日渐雄厚,管理能力日益提高,海外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回顾国有商业银行三十年来的海外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并随着专业银行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在这一阶段,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发展的主体是中国银行。从1979年开始,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从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中分离出来,承担了经济建设中的不同任务。作为国家筹措外汇资金、获取国际金融信息和联系海外广大经济金融界的重要窗口,开拓海外市场、发展海外业务就成了中国银行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银行在海外的机构大部分设在东南亚邻近国家和地区。至1977年末,只有伦敦、香港、新加坡三家分行和港澳地区一些中资银行在继续经营,这种状况很不适应国家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稳健地在海外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城市增设机构就成了这一时期中国银行海外发展的重要目标,也由此形成了改革开放初期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发展的一大特色。随着1979年卢森堡分行,1981年纽约分行等海外分行开始对外营业,截止到1992年,中国银行已经在包括纽约、悉尼、巴黎、东京和法兰克福等地新建了15个分行,32个支行;在伦敦、香港、澳门等地增开了35家支行;在巴拿马、多伦多、莫斯科和首尔设立了4个代表处;1984年,中国银行又收购了澳门大丰银行,完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银行业的第一笔并购业务。至此,中国银行的全球金融网络初步形成。

在这一时期,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心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安排,分布在国内不同领域之中,境外业务还只是这些国有银行国内业务的附属和补充。其主要开展的境外业务仅局限于一些外汇业务以及同国外银行的代理业务。

第二个阶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国有商业银行整体出击,纷纷走向海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行业转轨和金融业对外开放逐步深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开始加强,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也大大加快。1994年国家决定将四家专业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允许业务交叉,外汇外贸业务不再为中国银行所专营,发展海外业务也成为其他三家银行共同的需求。这段时期,各家银行的海外机构数量增加较快。截止到2000年,中国银行拥有575家海外机构,其中海外分行18家,代表处和财务公司7家。中国工商银行拥有海外分行6家,子行1家,代表处3家。中国建设银行拥有海外分行4家,代表处4家。中国农业银行拥有海外分行2家,代表处3家。

这一时期,国有商业银行业开始涉猎了一些海外并购活动,但总体规模不大,且集中在香港地区。其中,中国建设银行入股香港工商银行和香港建新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入股西敏证券(亚洲)和香港友联银行。尽管海外并购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但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国际资本运营活动的形式已凸显多元化。

客观来说,以上两个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海外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虽然国有商业银行的海外机构数量增长迅速,但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并未能真正起到业务和收入多元化的效果。从客户群上来看,以“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和当地华人为主,银行追随客户的现象明显,对海外市场的参与度还很不够。从海外资产规模上看,根据IMF的统计,到2000年,中资银行在海外的资产为1091.3亿美元,仅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6.7%左右。

第三个阶段始于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发展的步伐开始加快。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增强,特别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改制上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背景下,其海外扩张的步伐开始加快加大,出现了申设和并购齐头并进发展的新态势。

截至2007年末,中国银行在26个国家地区及香港、澳门已经拥有689家分支机构,比2003年的549家增加了140家;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东京及纽约、悉尼拥有包括分行和代表处的分支机构共计112家;中国建设银行则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东京及伦敦、纽约拥有包括分行和代表处的分支机构共计11家;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加坡、香港、伦敦、东京、纽约拥有包括分行和代表处的分支机构6家。在申设方面,最引人瞩目的是在中国政府的斡旋下,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先后获得美联储批准,在历经多年后,纽约代表处终升格为经营性机构。

与此同时,随着建行、中行、工行先后完成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公开上市的改革“三部曲”后,国有商业银行在综合实力、公司治理、资产质量、风险管控等各方面展现出勃勃生机。在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和为满足中国企业“走出去”而衍生出大量金融服务需求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出现了海外并购的浪潮。

从2006年开始,中国建设银行收购了美洲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印尼哈里姆银行、澳门诚兴银行、非洲第一大行南非标准银行和香港JEC投资公司;中国银行收购了新加坡金融租赁公司、瑞士和瑞达基金及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

在国有商业银行大举走向海外的带动下,其他中资银行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其中,招商银行收购了香港永隆银行,民生银行入股美国联合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从中国银行一支独秀到各家银行百花齐放,海外机构数量从几十家扩展到上百家,海外发展方式从最初的以设立海外分支机构为主逐渐向申设和入股、并购的多元化方向转变,海外发展区域也逐渐从亚洲走向世界。根据IMF的统计,截至2007年末,中资银行海外资产已达到2727.6亿美元,比1987年的123.2亿美元飚增了22倍。另据美联储统计,到2008年3月,中国银行业在美国的总资产为73.89亿美元,比1997年的22.01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

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发展展望

尽管近期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长期看,金融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外资银行不仅在我国大量开设分支机构,业务经营范围和活动区域在不断扩大,而且竞相参股中资银行。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组成部分的背景下,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在家门口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的同时,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领头羊,国有商业银行有必要适应金融全球化的潮流,主动走向海外,开拓市场。

与此同时,海外发展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根据2008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的最新统计,全球1000家银行榜单中,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一级资本、股票市值和税前利润排名中,均进入前13名,尤其在市值排名中,工行、建行和中行分列第1、2和4位,高居榜首。然而,在利润来源结构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尚与国际大银行间存在较大差距。尽管近些年中国银行业海外资产规模在迅速增加,但和美日等世界金融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截至2007年,中国银行业海外资产规模仅是日本的1/5,美国的1/7。与自身相比,2006年,中国银行业境外资产占其全部资产的4.4%,与2000年的占比规模差距并不大。因此,中国银行业若想提高国际竞争力,加速海外发展是大势所趋。

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背景以及中国银行业存在一些宏观管理不完善的地方,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海外发展经常遭遇非商业力量的阻挠以及彼此间因经验不足带来的过度竞争等。

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背景可能使它们在未来的跨国并购,尤其是在大型并购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方面虽然没有先例,但其他行业的教训,尤其是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案例值得我们汲取和警觉。在竞购优尼科时,中海油出价185亿美元,雪佛龙出价170亿美元,出价高的中国公司输给了出价低的美国公司。优尼科收购案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西方世界推崇的自由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际标杆,而是内外有别。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未果,是一个其他因素左右商业公平竞争原则的例子,其始作俑者,正是美国政府和国会。美国政府反对中海油收购的主要理由就是担心这个70%由国家控股的企业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国会成功唱衰中海油的主旋律就是“国有”。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就像一块试金石,折射出以美国政府为代表的西方各国政府对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收购活动的担忧,进而可能会采取双重标准。

对世界任何国家来说,金融和石油一样,都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去”实施海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很可能引起外国政府有关“经济安全”的担忧和对“金融安全”的考量,这无形中让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扩张的过程中承担了不必要的政治风险和压力。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国际公认的银行业监管方式尚处在建立阶段,这也正成为外国监管当局阻挠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的理由之一。

现代银行监管的一个趋势就是并表监管,即母公司所在国的监管机构承担主要的监管责任,例如中国的银行注册地是中国,那么中国银监会就承担监管中国银行所有境外分行的主要责任。欧美监管当局在审核外国银行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及扩张申请时,母公司所在国监管资源状况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如果认定母公司所在国的监管资源不足时,欧美监管当局通常不会批准设立分支机构或扩张的申请,或者至多批准成立由其自己监管的子行,而非分行(维持一个子行的运行成本数倍于分行)。事实上,欧美最近盛行“子行化”,其针对的就是被认为监管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也包括中国。这一趋势无疑限制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经营活动的主动权并降低了业务开展的灵活性,让海外扩展的意义和价值大打折扣。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共同的股东,因此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相互竞争,尤其是过度竞争,必然损害国家的利益。从国有商业银行过往海外并购的经验来看,屡屡出现多家银行竞标同一家外资银行的情形。例如,在竞购香港永隆银行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四家银行先后参与,几家中资银行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相互过度竞争之势。这是一个典型的“赢家的诅咒”的例子。银行间的过度竞争不仅对有限的资源造成了浪费,而且也不利于中国银行业作为整体向海外发展。

未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对策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银行业已经走向国际市场,随着它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快,可以预期未来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中遭受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中资银行有必要对既往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对今后走出去的战略与策略进行重新设定,使得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能更加稳妥,从而在未来全新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立足企业自身发展,谋求长远战略。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资银行走出去,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前提。如果企业自身的核心业务不能做大做强,那样只会使国际战略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当前的形势下,中资银行更需要立足自身经营需要,摒弃“抄底”的机会主义投资思维,踏踏实实以企业长远战略做为国际化经营的基础,理性的战略投资才是明智的选择。有鉴于此,中资银行的国际并购战略要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不同市场及经济周期采取分设和并购并举的多样化跨国经营方式。

既要把握时机又要重视风险。

当前的金融动荡为中资银行走出去,特别是参与国际并购提供了较多机会。不过,中资银行的投资理念必须建立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做好对区域选择、目标银行估值的深入分析。另外,中资银行要将国际并购纳入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走出去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科学评估、有效监控。

政府应向中资银行走出去战略提供支持

积极与外国政府交流、沟通和磋商,打消外国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身份的疑虑,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海外发展铺平道路。由于大多数“走出去”的银行具有国有背景,这就使得在商言商的诸多市场行动,难以隔离于国家关系。从中海油的例子中也不难发现,企业单独的游说活动虽然可以表达自己的声音,把想法传递给美国政府高层,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我国政府来说,在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海外扩张之前,通过诉诸公共关系和政治沟通,打消其对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发展中可能引起的种种猜疑和担忧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为接下来进行的市场交易铺平道路,而且能降低银行海外发展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的经验有限,因此到目前为止,海外发展特别是海外并购的行业和地区范围还比较狭窄。比如,国有商业银行的并购对象所在地区大都集中在港澳、东南亚等中资银行机构比较集中的地区,虽然其他少数的并购对象处在欧美发达国家,但地区集中度也非常高。海外发展战略趋同是导致中资银行在海外扩张过程中彼此竞争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中资银行相互之间的无序和恶性竞争,政府应适时设立中资银行海外投资协调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对于中资银行在海外扩张中产生的竞争予以积极协调、合理引导,防止内耗发生。

回顾过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资银行的走出去战略已取得了重大成果,如果中资银行能够审时度势,针对中国银行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积极应对、深入研究,同时政府继续提供必要支持的话,中国银行业必定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不断壮大,增强竞争力,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猜你喜欢
中资银行中国银行银行业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银保监会上半年开出14.3亿元罚单
云南省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比较分析
中德并购最新的特点以及中资银行在其中的作用
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速最高
给银行业打气
看谁最看谁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