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明
听到一个案例说一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问学生:“乌鸦嘴里的那块肉被狐狸骗走,她心里会想些什么?”有一男孩的发言与众不同:“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丛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嘛,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随着哄堂大笑,教师愣了一下,说:“这是一只乐观向上的乌鸦,失去了东西不气馁,继续努力可以重新获得,你的观点真独特!”面对这个案例,我的感受是“小男孩的回答”处于这种状况,已经不是简单的是非曲直的判断问题了。也许,它更多的是一种学习的体验问题,从课文主旨而言,孩子的这种解读是曲解、远离文本的。但如果从孩子的生命姿态与生活方式来体察。我们发现它有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珍贵价值,他的选择有自己的豁达与超脱之处。可隐约间感觉可能还需要更为恰当的调整,因为我们不能不注意对全体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而一赞了之。
1从探索人生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来认识。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内尔,诺丁斯认为,课堂是师生自由探索人生意义与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的领地。课堂是为人生而准备、为生活而准备并成为人生与生活血肉相连的一部分。它并不是为了单向度的知识、技能,为了考试与分数,或为了某一僵化的标准答案而存在的。只有从人生的地平线去远眺课堂,我们脚下迈出的每一步才具有坚实的价值。首先,课堂要与人生的内在意义与内在价值相关联,否则。它是贫血与平庸的、乏味的,是与教育本义背道而驰的。就上述案例而言,小男孩面对“失误”的心态与态度,在我看来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处世方式。当然,我们需要导引的是在他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检讨并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而不是一种没心没肺的阿O式的自我遗忘与自我麻醉。否则,就是故作潇洒、自欺欺人。
2从师生交往的角度上来考虑,课堂教学是一种意蕴丰富的师生间的精神交往与人性交流。我们需要衡量课堂交往是形式化的灌输还是真实的对话,是虚伪的作秀还是真诚的倾听与回应,是个别主角的垄断还是全班师生的合奏,是教师一锤定音的独裁还是师生切磋的多元交流。那么,我们需要从外显形态上考察课堂中的交往形式: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情况,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交往情况,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往情况;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情况,学生个体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交往情况,学生个体与全班之间的交往情况,学生小组之间的交往情况。如在全班同学大笑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谈淡对这位男孩观点的看法、如此一来,整个课堂交往就更充实、饱满。
3从文本解读或对教材使用的角度上来思考,在这个维度上去思索课堂,我们更多的是探询学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文本;师生对文本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扫描,还是字斟句酌、细致入微的推敲;是否达到文本、教师、学生i者合而为一交融互渗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工富仁先生在谈到师生与文本的关系时提出了“三个主体并立交汇”的观点。它超越了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二元对立或二元并立”的简单的思维模式,为更好地解读课堂树立了虚灵的坐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主体性必须依赖于对文本主体(文化创造者)的充分尊重。教师须发挥自身的主体积极性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达到“三个主体”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只有立足文本,才能融入文本:只有融入文本,才能真正超越文本,视文本为可无可有,而让师生另起炉灶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空中楼阁、沙上建塔。上述案例中,教师对于文本的主体性认识不足,甚至有脱离文本的倾向,如果能引导学生重读文本、重审文本,与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学生就有可能在“通识”的基础上,真切地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与生命感受,迸发出合格的个性化的创见。
4从教学素养与教学行为角度来剖析。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是任何优质课堂生活的奠基石。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本身有着无可替代的范本意义。观察课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导引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与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之以恒、千锤百炼的打磨。其主要的内容包括:教师课堂提问的能力、课堂评价的策略、倾听的智慧、回应的技巧、预设与生成的处理……尤其重要的是,要考察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是否能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述案例的执教教师比较积极地处理意想不到的事件,但是其细节尚须调整,如教师可以延伸更有价值的问题,请大家当法官审一审这起诈骗案,甚至可以模拟法庭展开多方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