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一乎小诗

2009-04-10 06:27陈思远
养生大世界 2009年12期
关键词:自序困苦不争

陈思远

在1991年杨绛先生的散文集《杂忆与杂写》自序中有这样一首小诗: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这首诗是杨绛先生自己译的英国诗人w.s.landor在晚年写的题为《生与死》的诗,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就顿时被吸引住了。现代诗歌中有太多天花乱坠的意象,但诗歌中所表达的意义和真挚情感却是少之又少,然而这首小诗不仅短小精炼,更给人一种质朴纯真的感觉。我相信杨绛先生肯将其置于自序之中,也足可见它所拥有的价值和魅力。

我很喜欢作者在诗中所表达出的对于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从容与宁静。这是一种贤达之人一生追求的人生境界。其实所谓“从容”,说的更潇洒一些就是“洒脱”,人生数十载要去追求什么、思考什么、创造什么,有太多人为此困苦不堪,于是“洒脱”变成了一种珍贵的人生态度。当然这与哲学中“未经审视的人生没有意义”是不背道而驰的。洒脱是在经历困苦之后所悟出的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也是经历困苦后的所得。我觉得这与古代剑客习剑的过程是相似的,年轻之时,锐气逼人争强好胜,以剑为器、以胜为荣,于是在陶醉于胜利的同时逐渐产生了“嗜剑”的情绪,将生的全部意义执拗地置于“习剑”中,而在其经历了百仗千仗的或胜或败之后,岁月流逝、人到暮年,回首往事,那多年的执著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是幼稚可笑,从而感慨万千地转“嗜剑”为“悟剑”。这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也可能是一个流程,可见洒脱也非一蹴而就可以获得的。当然说到“悟”,那就一定离不开宁静的环境和淡泊名利的心境,一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全然表达了这种状态。

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什么是人生最应该去追求的东西?太多哲人和学者都回答过这个问题,答案也是层出不穷。诗中的“大自然”和“艺术”的这个回答,恰巧和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所表达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大自然,没有人可以否定它的伟大(在此我们没必要堆砌许多赞美之词),而人类的精华就在于“艺术”,这也是我个人最为赞成的观点。

死,一个每个人不可能不考虑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哲学界所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我只是觉得正是由于“死亡”的存在,人类才有了“时间”的概念,也给了“生”更多的思考。既然人既生也必死,那么我们所考虑的东西更应该放在“生”这个属于我们自己控制的阶段,生命之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还是一种洒脱和从容的人生态度,我所想的,只是在洒脱地离开之前,是否已经完成了自我“生”的意义?

猜你喜欢
自序困苦不争
父亲(新韵)
艾草
《胡适论红楼梦》自序
不争的函谷古道
困苦本是寻常事
他人的困苦
《我在何方:一分为三论》再版自序
杭州印刷出版史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