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探析

2009-04-09 07:30田爱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全球化发展现状

田爱梅

摘要论述了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就中国国情和当前在实施现代农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今后我国现代农业的高效、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球化;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必要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266-02

世界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阶段。目前,从世界范围内看,可以说农业的几个阶段同时并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处于现代农业阶段,他们的生产水平高,城乡差距小;而在发展中国家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生产不稳定,城乡差距大。中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资源禀赋具有多样性,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各地农业的发展也同样处于不同的阶段。既能看到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也能看到初具雏形的现代农业,甚至在少数地区还存在原始农业的痕迹,农业经济的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这就使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的转型时期。探讨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把握现代农业的本质,对于顺应农业发展历史趋势、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1全球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的突破、拓展和延伸。它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生产,使得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宽和延伸;突破城乡界限性,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突破了传统农业中管理交叉、农业部门分割、服务落后的局限性;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自足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逐渐摸索出3种不同的现代农业类型。一是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如在荷兰,由于土地十分珍贵,荷兰人追求精耕细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园艺作物和温室作物,曾为温饱问题发愁的小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花卉、蔬菜的出口更是雄踞世界第一。此外,以色列的节水农业居农业世界第一,目前依靠土地和淡水的高效率使用,以色列已改变了粮食、蔬菜、水果长期进口的状况。二是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如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t的国家,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除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以农立国的传统和完备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是促进美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美国农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率;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农业生产高度区域化和一体化。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农业产销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农业协会发挥着较大作用。此外,美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也比较健全。三是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法国发展现代农业多以进行农业制度变革为主要特色,目前是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农业,农业产量和产值居欧洲之首[1]。

随着世界各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突出。各国的实践证明,农业不仅基本满足了人们对食物和工业原料的需求,而且在消除贫困、吸纳就业、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功能更加明显,支撑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2]。

2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不佳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但目前对现代农业的投入不多、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农业科技研发力量不强、技术推广不到位、农业管理体制不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表现为农业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管理弱、地区发展不平衡、政府政策扶持不足、农民素质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2]。

在我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为农业企业营造最佳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增强农业的竞争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最终实现[3]。

3发展建议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既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又要避免其弊端,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因地制宜。运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同时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教训,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农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此,我国未来几年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尚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1)加大农业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保障农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可持续农业。选择适宜本国国情的现代农业模式,实现生产生态化、经营规模化。

(2)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环境质量激励,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立法进程,保障农业发展。政府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扶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如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3)现代农业要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需以科技和创新为动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职业观念、经营素质,培育他们知识致富、终身学习、现代生产等的理念,进而实现中国农民从身份到职业的一种转变。

(4)要着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要着力推进经营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5)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当前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的都市人需要能放松身心,有着自然风光的休闲场所供他们休憩;当前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追求更多观光旅游景点。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因此,针对有限的土地进行综合开发、高效利用,将高科技引入农业并与旅游事业相结合,发展成为休闲农业,也是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6)现代农业与地方特色的有效对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着力推进都市农业提升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一主题,从各地实际出发,确定工作新目标。深入实施都市农业发展战略,创新地方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思路。要实现现代农业与地方特色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农业的功能。

(7)建立现代农业园。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拓展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更高层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用农业的生态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4],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已有多个成功典范,如上海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北京的京绣大地、苏州的大地园、广西的八桂田园等。

4结语

现代农业是一种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促进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应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依靠科技进步、物质投入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5,6]。现代农业是一种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产业,既产生经济效益又产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全方位拓展农业功能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

5参考文献

[1] 项仁学.国外现代农业的三种模式[J].环球掠影,2008(1):59.

[2] 徐旭辉,曾艳,喻国华.现代农业建设的国际经验及中国实现途径[J].南方农村,2008(5):36-39.

[3] 成都市邓研中心课题组.成都市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4):37-39.

[4] 俞菊生.上海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实践[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2(5):14-19.

[5] 肖元安.绿色农业——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7(3):27-29.

[6] 金雯.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08(2):13-15.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全球化发展现状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