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2009-04-08 08:45
考试周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医学生

张 华

摘要: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内涵 必要性 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在提高国民素质的伟大工程中,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处于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医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分子,将来是要从事医疗工作的,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他们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培养德术双馨优秀医学人才的关键所在。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即是使医学生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选择与继承,内化为医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良好的内在品质,对医学生的发展具有潜在、长远的作用和影响。它是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乃至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最终使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但人文素质教育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灌输,更是人文学科中内含的价值——以爱国主义和高尚医德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中的内化,这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所在。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文明与时代的要求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让科学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是时代的要求和趋势,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需要。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大作用是使人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品质,而完善的人格品质会使人具有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使人对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医学生也不例外,以生物医学为主导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医生及未来的医生——医学生除了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要有厚实的人文基础,有关注人类价值与精神的能力,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能力。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处于医学教育弱势地位的要求

由于受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选择的前苏联单科性医学院校办学模式的影响,这种过分强化“专业”意识、专业教育的模式,导致了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较差等。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起,各高校都开始意识到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特别是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50多所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后,各试点院校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不可否认,目前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医学院校,其教育思想、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与现代医学发展不相适的问题。[1]反观西方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非常重视人文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许多国家明确提出在教育中给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我国传统医学教育重医学轻人文,较少考虑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随着实践的发展已暴露出严重的弊端。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不得不重新考虑医学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整合,追求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3.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对人才评价的要求

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必定是拥有较深人文底蕴的人。人文底蕴是一个人内在生命中文化积累的深度和厚度,是生命发展中最重要的潜质,它能加深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沟通和理解。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方式。在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就业不仅需要从事某一行业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文素质,如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自我表现能力、自我推销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工作责任心、意志品质、行为合作能力等。这必然要求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大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认真研究与实践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无疑具有深刻的意义。[2]

4.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新时期什么样的医师才是合格的?许多国家在通过对未来卫生服务需求的预测和对现行医学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的共识是: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医学人才。合格的医生不但在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思维方式、体魄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达到新的水平,而且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1995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2001年又出台了《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指出:“发展医学教育,提高我国医学科学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专业卫生队伍,使卫生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既涉及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医学生的教育,除专业知识教育外,还必须加强与健康、医疗有关的社会科学、哲学、文化、环境和伦理等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健康人格的优秀医学生。[3]

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医学生是未来从事医疗活动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人文素质如何,不仅显示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水平,而且折射出我们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唯有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使其在医疗实践中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关心人的生活环境,自觉地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尊,才能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病人。

1.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充分发挥业务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而教师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是营造人文氛围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行为常常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业务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哲学观。一是不断加强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功底,对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同时,鼓励他们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扩展教师视野,要求他们重视自身的人文修养,克服重专业轻人文的错误倾向,并鼓励教师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之中。二是对于人文课程教师,要求其多学习和了解医学知识,寻求更多的医学和人文的契合点。在这一点上,我校始终倡导将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促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从而不断推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结合

对于医学生而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在专业内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获得一种对生命更深层次领悟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医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首先要按新的医学模式改革现行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构建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新体系。其次,在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大胆地、充分地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作为医学生成长的源泉,凡一切有利于他们塑造博爱、高尚、健康人格的知识和理论,都应积极吸收,为其所用。最后,在教育方法上,应倡导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话剧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支系,是一种具有引导性的亚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旨在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活动,使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除了校园景观的美化外,首先应开设一系列的人文讲座,诸如我校开展的名家讲坛、“科学人生”系列讲座、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诗词鉴赏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讲座等,拓展医学生人文知识,开阔其视野。其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事实和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例如,我校通过开展“中华诗词名篇朗诵会”、“红色赞歌”大型晚会、“军歌嘹亮国旗红”大型广场歌会、“母亲赞歌”等群众性活动,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使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又培养了我校医学生健康、高尚的优秀品质,使优雅灵秀的校园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4.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情感的体验、实践的熏陶、生活的磨炼。要使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有所提高必须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启发思考,培养学生关注人、关注社会,从情感上体验到对人文素质的渴求。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医学教育特点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参加见习、实习教育过程及其它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对他们不失时机地进行历史、文化、服务意识、医德医风、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应结合暑期“三下乡”活动、“为民服务活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充分培养、锻炼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逐渐内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服务社会中感悟和实践医学的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使医学生真正成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保护神。

总之,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明确目标,稳打稳扎,长期坚持,必将会有可喜的进步,医学人文精神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明确目标、坚定信念、不断探索和前进,就一定能培养出新时期社会认可和需要的德术双馨的优秀医学生。

参考文献:

[1]赵降英,郑飞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年第1期,第50-51页.

[2]李敏智.浅论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10卷第1期,第118-119页.

[3]李皓,肖爱平.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健康人格的培养.怀化医专学报,2007年6月,第92-94页.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医学生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