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香港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形势分析

2009-04-08 02:39
数据 2009年2期
关键词:按揭楼市金融危机

付 强

近期,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香港楼市进入下行轨道,房价下跌,交易量萎缩。香港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出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暴跌局面,本文对此做了初步分析。

■ 基本情况

1.香港房价明显下降。自2003年下半年起,香港房地产市场逐步恢复增长,但自2008年三季度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香港房价逐步下滑,2008年10月,住宅价格已较6月高峰时回落11%(见图1)。

2.交易量大幅萎缩。2008年11月份,香港全部楼宇买卖合约登记3786宗,较10月份下降37.5%,创1991年1月份有记录以来18年的新低;楼宇买卖合约金额106.5亿港元,较10月份下降43.8%,为2003年5月份以来的新低。住宅方面,2008年11月份整体住宅楼宇买卖合约(包括一手、二手私人住宅,居屋、公屋及夹屋自由市场买卖)共3264宗(较10月份下跌30.8%),创1996年1月份有记录以来新低。住宅买卖登记总值90.1亿元(较10月份下降44.7%),创2003年6月份以来的新低(见图2)。

3.房地产贷款收紧。受全球经济环境影响,香港银行业贷款放慢,房地产业也不例外。2008年三季度末,香港房地产贷款余额1.26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5.2%,较二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见图3)。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统计调查,23家认可金融机构10月份发放住宅按揭贷款113亿港元,较9月份减少2.6%。新批出的贷款较上月减少5.9%,至137亿港元(见图4)。在新批贷款中,利率低于最优惠利率2.5个百分点以上的贷款所占比率由9月份的83.1%下降至51.7%。

■ 面临的风险

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香港经济放缓,失业率上升 。同时,许多机构出售在港物业,并削减员工住宅津贴,对楼市形成多重打击。进入2008年第三季度,香港楼市交投清淡,楼价持续下调。如果危机持续,则可能进一步影响香港经济和房地产市场。

1.房价可能进一步下滑。受危机影响,香港经济增长放缓(香港2008年第三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7%,较第二季度4.2%的增长进一步减慢),失业率攀升。银行房地产贷款亦趋于谨慎,据部分地产中介在2008年11月份的调查显示,每3个客户中只有1个能取得按揭,而超过1000万元或先前涨幅过高的住宅,则更难获得银行按揭。部分机构看低香港楼市,预测未来12个月香港房价还将下跌20—30%,豪宅将下跌30%或更多 ,并预期2011年前香港楼市不会有复苏迹象。由于香港按揭贷款成数在七成以内(参与按揭保险计划的除外),所以房价若下跌超过三成则会造成一定的负资产现象出现。

2.政府收入减少。由于开发商勾地愿望减少,香港2008财政年度上半年(2008年4月至9月)的地价收入仅为124.31亿元(其中7至9月卖地收入为零),较上年同期的404.56亿元大减70%,只达到财政预算案中全年地价收入的28.8%。政府收入的减少势必影响其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3.地产代理机构倒闭可能增加。代表近9成地产中介机构的香港六大地产代理商会表示,其调查了约160家中小代理机构,其中8成机构在2008年10月份没有生意。若楼市持续清淡,预计至农历年前,有逾百家中小型代理机构倒闭。

■ 对下一步的初步判断

由于目前香港楼市泡沫因素不大,受全球金融危机和联系汇率制约束,香港利率不会过高,并且香港楼市供应较低、居民供楼收入比处于较低水平,楼市出现1997年大跌局面的可能性较小。

1.房价泡沫成分不高。香港2008年6月高点房价只是1997年高峰的73%,市民供楼负担只有三成左右 ,楼价大幅下滑风险较低。另外,以要素成本计算的香港房地产业增值(包括地产发展、租赁、保养、管理、代理和转售等)在本地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1990—1997年间的8.6—11.3%降为2005年的4.5%,与房地产业息息相关的建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4.6—5.5%降为2.9%,房地产业在香港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即使房地产业衰退,但其对经济的影响力已不像以前剧烈。

2.房屋新增供应有限,存货处于历史新低。香港政府实行“勾地”制,土地在挂牌出让前,必须由对该土地感兴趣的单位向政府提出购买意向,政府才组织对该地块的拍卖。目前,香港的房屋新增供应有限,存货处于历史低位。此外,2008—2009年的特首施政报告也强调政府不会贱卖土地,将协调相关机构控制批地,务求房屋供应能够配合市场需求,遏制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3.按揭利率较低,有利于楼市稳定。2008年9月,香港名义平均按揭利率为3.25%左右,扣除基本通胀率6.1%,实际按揭利率为负2.85%左右。因此,借贷购房的负担较小。

4.开发商实力雄厚,不急于降价出售。香港多数开发商在过去的几年里没有加大土地收购力度,土地储备正在减少,其资产负债状况也较稳健,与1997年金融危机时期有很大的不同。

猜你喜欢
按揭楼市金融危机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读者观点
我国商品房按揭法律关系研究
不要按揭你的烦恼
量价齐跌 颓势初显—2014年上半年楼市报告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