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2008年第12期)
■ 服务业主营业务统计
1.居民服务业连锁总店的统计限额标准是什么,数据的统计范围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上报统计报表?
答:居民服务业连锁总店无论年营业收入是否达到500万元,均按限额以上单位统计,执行限额以上服务业经济普查方案和年定报制度,通过“采集平台”上报数据。连锁总店主营业务表统计范围包括所属全部门店;财务表统计范围仅包括连锁总店财务核算范围内数据,不包括其所属独立核算门店的数据。
2.“广告营业额”中是否包括支付给媒体的费用?
答:《广告活动情况》(F102-5表)中的“广告营业额”中包括支付给媒体的费用,并需要对支付给媒体的费用按表内细项分别填报。
■ 财务状况报表
1.调查单位上报财务报表后,如果在报表上报截止日期前、后财务数据有调整变化,应如何处理?
答:调查单位上报财务报表后,如果在报表上报截止日期前,发生调账业务(包括审计调账和非审计调账),则应及时更新已上报报表的数据;如果在报表上报截止日期后,发生调账业务,则应留存报表上报时的填报依据及调账分录,作为执法检查备查依据。
2.财务状况表中涉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财务指标是否以“减去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数”填报?
答:《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因此我们要求财务状况表中相应的资产类指标也以净值列示。
3.“现金及银行存款”包括哪些内容?
答:“现金及银行存款”为统计指标,对应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数额。“货币资金”包含“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项内容。
4.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如何填报“短期投资”指标?
答:用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年末数额代替填报。
5.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如何填报“长期投资合计”指标?
答:用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三科目的年末数额之和代替填报。
6.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如何填报“长期债券投资”指标?
答:用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两科目中的债权投资部分的年末数额之和代替填报。
7.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如何填报“固定资产合计”指标?
答:用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五科目的年末数额之和代替填报。
8.调查单位销售产品(商品)时产生的折扣折让是否应从“主营业务收入”中扣除?
答:调查单位在填报“主营业务收入”时,如果财务报表中有折扣折让数据,则“主营业务收入”应填写减去折扣折让后的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9.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调查单位如何填报“应交所得税”?
答:“应交所得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从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交纳的税金。调查单位填报应交数,用企业会计《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项目年末数额填报。
10.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如何填报“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和“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
答:“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取自“职工薪酬”科目下“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项数额;“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取自“职工薪酬”科目下“职工福利费”项数额。
11.部分调查单位已不计提工资或福利费,而是直接发生后计入成本或有关费用,如何填报“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和“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
答:如果调查单位不计提工资或福利费,而是实际发生后直接计入成本或有关费用科目,则应从成本费用明细表中相关科目摘取数据计算填列,不应填0。
12.“应交增值税”如何填报?
答:有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的调查单位,从表中取数计算填报;没有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的调查单位,根据制度中所列的公式直接计算填报。
13.“应交增值税”计算公式中的“出口退税”如何计算?
答:“应交增值税”计算公式中的“出口退税”是按应收税额计算,不按实际收到税额计算。
14.“社会保险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审核关系是“社会保险费”大于等于其中五项之和?
答:“社会保险费”是指企业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公司为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具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生育险、失业险、工伤险以及其他人身险。不包括单位作为福利性质给职工个人在商业保险公司投保的商业人身险。
“其他人身险”是指部分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须为职工缴纳的特殊人身险,如建筑企业按照《建筑法》的规定给职工缴纳的“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该险种为商业性质的人身险,但是为国家法律规定的)。
“社会保险费”五个其中项只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生育险、失业险、工伤险;其他人身险没有单独列示,因此审核关系中该指标大于等于其中五项之和。
15.如果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其子公司应如何填报“累计境内股市筹资额”、“累计境内股市筹资额中本年筹资额”、“累计境外股市筹资额”及“累计境外股市筹资额中本年筹资额”?
答:根据子公司现金流量表中是否有从股市中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填报。如果子公司现金流量表中有从股市中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则根据现金流量表的实际数额填报;如果子公司现金流量表中没有从股市中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则不填以上指标。
16.“服务外包收入”应由谁填报,是否包含“增值税”?
答:《运输邮电业财务状况》(D103表)、《服务业财务状况(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单位填报)》(F103-1表)和《金融业财务状况(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单位填报)》(J103-3表)中的“服务外包收入”由承包方单位填写,发包方不填写,且“服务外包收入”不含增值税。
17.新开工投产和新建成单位年平均人数应如何计算?
答:新开工投产和新建成单位年平均人数的计算公式为:各月平均人数之和除以12,例如,一个单位2008年9月份开工投产,其年平均人数应为9、10、11、12四个月的平均人数之和除以12。
18.对于执行新、旧会计制度的调查单位如何填报“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主营业务利润”等指标?
答:如下图填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