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习惯把近岸防御型海军称为“黄水”海军,把近海游弋的海军称为“绿水”海军,而把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称为“蓝水”海军。拥抱深蓝,是世界各国海军的梦想。环球航行,同样是中国海军期盼实现的梦想。
舰艇,如“流动的国土”。通过环球航行,开展广泛的军事外交,展示国家综合实力,扩大军事影响,提高海军的作战能力。一个能组织海上编队进行环球航行的海军必然是一支成熟的海军。
60年的历程,回眸中国海军的足迹,遍及五大洲、三大洋,30多次走出国门,访问了近40个国家。中国海军出访军舰以“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赞誉。浩瀚的大洋,犹如一个巨大的熔炉,中国海军的钢铁舰队在这里不断地淬火加钢、锻炼成长,经受住了惊涛骇浪的一次次考验,遂行大洋作战能力不断提升。毫无疑问,一艘艘现代的军舰、一支支走向大洋的编队的背后,是日益强大的祖国!
向太平洋深处挺进
1989年3月31日,青岛港3号码头挂满了彩旗,雄壮的军乐声响彻天空。应美国海军邀请,由北海舰队司令员马辛春中将率领的“郑和”号军舰,于当日下午徐徐驶离青岛军港,前往美国夏威夷进行友好访问。
中国海军军舰向大洋深处挺进,首次出访美国,这是年轻的共和国海军在海军强国面前的首次亮相,备受瞩目。
编队一路向东,从宫古水道穿越第一岛链,又跨过第二岛链。北京时间1989年4月8日7时45分,在北纬20°57′的太平洋洋面上,首次代表共和国海军访问美国夏威夷的“郑和”舰,昂首越过180度子午线,单舰进入西半球。就在这历史的一刹那间,一位年轻的水兵大步跑向舰艏,兴奋地呼喊。他是第一位过180度子午线的中国水兵!
经过11天的连续航行,4月11日,“郑和”舰终于抵达了美国在太平洋心脏部位的夏威夷群岛。第二天上午9时许,舰艏挂着红色花环的“郑和”舰带着中国海军的豪情和中国人民的友谊,驶入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在中心泊位第26区,美国人留下了一个刚好等于“郑和”舰长度的泊位,两端停满了各种舰船。他们备下两艘拖船,打算把“郑和”舰顶靠码头。教练舰长冯缵枢对美国引水员礼貌地说:“我们自己靠!”语气带着中国军人的自信和尊严。
码头上,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杰里迈亚上将、第三舰队司令多塞中将等十几位美国海军高级将领和数千名美国官兵,还有夏威夷州州长韦西等社会名流数百人,屏息凝神地注视着中国军舰靠码头的每一个动作。
冯缵枢,这位曾是共和国海军最年轻的舰长,而今是最老的舰长,镇定自若地指挥“郑和”舰驶入码头,连下几个干净利落的口令:“停车!倒车!左满舵!”“哗!”庞大的军舰严严实实、稳稳当当地靠上码头。与此同时,3名中国水兵那潇洒、漂亮、准确地撇缆,也使在场的美国人惊讶不已。顿时,岸上军乐齐奏,礼炮轰鸣,“OK!”“OK!”的叫好声响成一片。中国军舰访美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遍世界。
在为期1周的访问中,官兵们与美国海军官兵进行了广泛的友好交往。率舰出访的北海舰队司令员马辛春中将应美方邀请,特意乘飞机前往华盛顿,会见了美海军主要官员。
5月2日,“郑和”舰经过1个多月的航行,圆满结束了对美国夏威夷的访问,返回青岛港。
中国人民海军首次进入西半球、首次访问美国的航程圆满结束,这是中国海军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环球航行。千年梦想今朝成真
2002年5~9月,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由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少将率海军“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
此次航行,航程3.3万海里。先后跨越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和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五个大洲,航经15个海峡、水道,穿越苏伊士、巴拿马两条世界著名运河,跨越68个纬度,6次穿越赤道,依次访问了新加坡的樟宜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土耳其的阿克萨斯港、乌克兰的塞瓦斯托波尔港、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葡萄牙的里斯本港、巴西的福塔莱萨港、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帕皮提港十国十港。
9月1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此次环球航行访问的最后一站——法属波利尼西亚。上午10时,在南太平洋航行了整整15天的舰艇编队,缓缓驶入有着“南太平洋珍珠”美誉的帕皮提港。热情好客的当地群众跳起了奔放的草裙舞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法国驻波利尼西亚高级专员马蒂厄、驻波利尼西亚海军司令暨海军航空兵司令米歇尔上校、法属波利尼西亚政府主席弗罗斯,我驻法国大使吴健民、武官何世德少将,驻波中资机构、华人华侨代表数百人在码头迎接我舰艇编队的到来。欢迎仪式结束后,我驻法大使吴健民在丁一平司令员的陪同下,登上“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检阅了水兵仪仗队。我海军军乐队在码头为帕皮提市民举行了精彩的演出,编队一百多名官兵参观了法国“牧月”号护卫舰,并与法方进行了坦诚友好的交流。
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历时之长、航程之远、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此次出访,增进了与被访问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友谊;宣传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和决心;发展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的友好关系;全方位展示了人民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是中国海军对外交往史和人民军队军事外交史上的里程碑式航程。
中国海军首次参加海上多国演习
2007年2月19日,应巴基斯坦海军邀请,由“连云港”号导弹护卫舰和“三明”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我海军舰艇编队,从舟山起航前往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参加“和平-07”海上多国联合军事演习。
此次演习是由巴基斯坦海军倡导并主办的,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海军派舰艇、飞机或特种部队参加。演习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不断增加的来自海上的恐怖主义威胁与挑战,促进各国海军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各国海军应对恐怖袭击和联合行动的能力。
浩瀚的汪洋大海,中国海军参演的“连云港”舰和“三明”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战舰,随着浩浩荡荡的多国舰艇编队,向另一个预定海域开进。当地时间3月8日15时45分,巴“迪普苏丹”号导弹驱逐舰从行驶的编队中悄然出列,在海上布下了两个塑料浮体靶。舰主炮对海攻击“战场”设置完毕。
按照演习的设置,参演驱护舰依次使用主炮从左舷对这两个塑料浮体靶进行射击。目的是练习对水面目标快速开火。“三明”舰和“连云港”舰分别位于单纵队的第3号位和第4号位,但由于位于2号位的孟加拉国“法鲁克”号导弹护卫舰不参加此次实弹射击,所以“三明”号和“连云港”号分别是第二个和第三个进行实弹射击。
多国舰艇编队成单纵队继续向正西前行,与塑料浮体靶距离越来越远了。
时针指向16时50分,刺耳的战斗警报声骤然响起,人员迅速各就各位。我参演舰的雷达发现了浮体靶,并牢牢地将其锁定。16时55分,位于单纵队排头兵的巴基斯坦“巴布尔”号驱逐舰率先开火。随着数声炮响,浮体靶周围腾起冲天的水柱。17时00分,“轰轰”的炮声再次响起,前面的“三明”舰主炮正向浮体靶射击。伴随着接二连三的炮响,炮口腾出一团团火光。
“1号浮体靶被击中!”“连云港”舰观察员兴奋地叫了起来。
“‘连云港舰攻击2号浮体靶!'编队指挥员邱延鹏大校一声令下。
“轰轰!”两发试射炮弹直扑目标。“炸点偏左!”枪炮长谢志贺稳了稳神,大拇指再次从容地按向发射键,数发炮弹接连出膛。
观察员报告:“目标被击沉!”“目标被击沉!”
欢呼声中,在“连云港”舰上观摩此次演习的巴基斯坦观察员法赛尔·阿巴斯竖起了大拇指:“中国军人太棒了!我马上向总部报告,中国军人将两个浮体靶全部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