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荣:10小时的中国首富

2009-04-07 06:13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9年8期
关键词:钢铁

茗 芢

2009年7月8日,最新的世界企业500强排名公布。首次上榜的江苏沙钢集团以208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今年中国内地唯一一家上榜的民营企业。过去的一年,随着金融、地产等板块估值泡沫的破裂,一大批财富新贵身家大幅缩水,而传统行业尤其是尚未上市的企业,所受影响较小,其控制人的财富缩水较少甚至仍然升值。沈文荣即是如此。

中国商业史上总有一些巧合的事情发生。

5月8日,2009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公布,有“钢铁沙皇”之称的沙钢集团总裁沈文荣以200亿元身家位列榜首,成为这一排名推出7年来首次问鼎首富宝座的传统制造业富人。但随着当日中旺集团成功在香港上市,仅10个小时,中旺集团董事长刘忠田便将内地新首富的桂冠“夺”走。

不过,因为“首富”争夺的戏剧性,因为沈文荣夺冠“首富”的意外性,沈文荣这个一贯低调做派的苏南商人,更加激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好奇。

成为首富,沈文荣有足够的底气。25年间,他领导下的沙钢集团,由默默无闻的地方轧钢小厂从苏南数以千计的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可以与宝钢、鞍钢一较高下的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集团。

而就在“新财富500富人榜”公布后仅两个月,7月8日,最新的世界企业500强排名也大告天下。榜单显示,首次上榜的沙钢集团以208亿美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一家上榜的民营企业。

事实上,民营钢铁企业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并不理想。钢铁行业作为并非完全竞争的市场,始终存在国资与民间资本的博弈,而国家对国有钢铁企业政策上的倾斜,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营钢铁企业的成长空间。那么,在此背景下生存的沈文荣和沙钢,何以能一步步走来,并发展壮大的呢?

与钢铁结下不解之缘

沈文荣1946年出生。同大多数有成就的企业家一样,生活艰难是他最早的一笔财富。父亲去世早,兄弟姐妹6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只有三间茅草房,食不果腹,日子非常难熬。

初中毕业后,沈文荣先辍学回家务农3年。1965年,经过刻苦努力他又考上了中专。三年后,中专毕业的沈文荣进入沙钢前身沙洲县锦丰扎花剥绒厂,成为一名钳工。随后,他不断升迁。

1983年,在钢铁厂正式与母厂扎花厂分开的当口,沈文荣出任钢铁厂副厂长,次年7月扶正。从此,他与钢铁结下不解之缘。

1984年,甫一上任的沈文荣就作出一个重大决定:收缩产品线,将当时大企业不屑一顾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到1988年,沙钢已经建成4条窗框钢专业化生产线,产量达到13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一度成为该细分市场的价格制定者。

1988年年底,当沙钢积累了1亿多元资金时,沈文荣把家底都砸进去,从英国购买了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生产螺纹钢。“就是设备买来了运行不了,也要放在那里办成个展览馆,我自己在门口卖票,5分钱一张,让同行都来学习沈文荣的教训。”沈文荣破釜沉舟地说。

沈文荣和沙钢是幸运的,这一项目1992年投产后不久,适逢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中国迎来了基础建设的高潮,3亿元投资不到3年就全部收回。

大公司规模小公司做法

每一个成功企业,都有一段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一分钱当两分钱花、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的历史。可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跻身大公司后,继续坚持艰苦奋斗,就难以做到了。这是大公司声名显赫之副产品。沈文荣向往大公司的规模,却不愿意丢弃小公司的好处。他坚持不要秘书,不翻新简易写字楼,只要不出差。坚持每天早晨6点40分在厂门口迎候员工,并当面给相关人员布置工作。这种“工作狂”的热情,也感染了他手下的上万名员工。

据报道,沙钢弥漫着紧张的生产氛围,工人三班倒作业,而且周末不休息。在沈文荣之外,沙钢还有19位副总,这个庞大的高层管理团队每天下午4点半都要准时开会,一开就是3个小时。除了沈文荣,所有的高管都是七八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按照沙钢的说法,这样既节约了办公成本,工作效率又高,有事情可以迅速作出沟通和决策。

一个大公司要保持小公司节约每一个铜板的传统,只能从当家人那里开始。沈文荣终年是一身和名牌无缘的普通衣着,食堂里粗茶淡饭几分钟就能吃饱,依然居住在沙钢总部传达室旁边的公寓房内。家里的一切事务统统都由妻子陈红华包了,他自己则从早到晚以厂为家。

有一次,香港著名冶金专家倪德麟跟沈文荣一同出国,沈文荣照例买了经济舱。他块头大,挤得难受,就靠在走廊里。倪德麟问:“沈老板啊,你现在也是个不小的老板,干吗这样亏待自己?”沈文荣坦然一笑:“能省点就省点,这些都无所谓的。”倪德麟评价沈文荣是个“天生会赚大钱却永远也学不会消费”的“钢痴”。但鲜为人知的是,近几年,沙钢用于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资金却近亿元。

正是沈文荣这种难以言明的强悍基因,促成了沙钢野蛮的成长,也为其后来的一系列的收购活动提供了内在驱动力,造就了业界惊叹的“沙钢速度”。

侥幸躲过一劫

2002年,沙钢又以2.2亿元从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蒂森克虏伯手中买下其子公司霍施钢厂。将这座世界上最壮观的工厂整体搬到中国,是沙钢的壮举,而沙钢的产能也因此跃升到1000万吨。这一交易成为沙钢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

不过,沙钢的野蛮成长也不无风险。2004年3月,“铁本”新厂因非法占地等原因被查处,成为当时宏观调控的标志性事件。鲜为人知的是,“铁本”陨落时,作为另一颗民营钢铁新星的沙钢也一度处于濒危的境地。

当时,沙钢正全力推进从海外整体搬迁而来的霍施钢厂的改造项目,这一项目占地上千亩、前后投入多达150亿元,以图建成650万吨的热卷板生产线。但直至2003年年底,该项目仅取得了原国务院经贸委的批准,还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2004年年初,国家发改委欲开展新一轮宏观调控时曾赴沙钢考察,但幸运的是,沙钢报批手续较“铁本”齐备,且经济实力远在“铁本”之上,加之沙钢项目建设速度惊人,在2004年3月时已基本建成,最终躲过一劫。

四次并购迅速做大

沈文荣接手沙钢之初,沙钢年产量不到1万吨,只有小圆钢、小螺纹钢、小角钢等七八个品种,是苏南地区众多小钢厂中的一个。25年后的今天,沙钢不但成为江苏最大的钢铁企业,而且成为跻身国内前三、世界前十的钢铁集团。研究发现,除沙钢集团自身强悍的基因把握住了一次次发展机遇外,外延式的并购是推动沙钢规模做大的另一要素。

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钢铁产业规划,这成了沙钢外延式并购的直接推手。根据规划,发改委原则上不再审

批新项目的建设规划,鼓励现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为此,沙钢制定了“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内后外”的并购策略,短短两年时间内,产能由1500万吨提升至2500万吨。

收购江苏淮钢是沙钢迈出外延式增长的第一步。2006年6月,沙钢集团分两次收购江苏淮钢共计90.5%股权。资料显示,准钢是苏北最大的钢铁企业,当时年产优特钢能力超过200万吨。重组后的淮钢经过技术改造,产能提升至300万吨,成为沙钢集团的特钢生产基地。

2007年9月,沙钢再下一城,收购河南永兴钢铁80%的股权。永兴钢铁是河南省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1993年建厂,当时钢铁产能达100万吨左右,而正在上马的技改项目将使产能达到250万吨。

其最近的一次大型并购,是2007年岁末从江苏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委会手中买下江苏永钢25%的股权。江苏永钢拥有近百亿元的总资产,年产钢能力高达500万吨。单从产能角度分析,沙钢此单收购的权重,不亚于轰动业界的宝钢收购八一钢铁,后者被收购时,产能仅为300万吨。

事实上,沙钢2007年还进行了一桩并不起眼的收购,即收购年产钢30万吨左右的常州鑫瑞特钢51%的股份。其30万吨的产能规模本不在沙钢视野之内,但鑫瑞特钢代管的“铁本”老厂有120万吨产能,由此显然可以看出沙钢的醉翁之意。

通过上述收购,沙钢集团自身产能达到2500万吨,仅次于宝钢、鞍钢及新近挂牌的河北钢铁。沈文荣曾说:“只要沙钢有米塔尔1/2宽松的国际融资条件,我仅在中国收购,年产量就能达到1亿吨。”由此可见他的气魄。

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杜双华?

不过,外延式的增长路径也给沙钢的资金链带来不小的压力。由于沙钢尚未上市,因此在所有的收购活动中,沙钢只能以现金为支付手段,而不能使用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换股方式。资料显示,沙钢为收购江苏淮钢、永兴钢铁、江苏永钢以及鑫瑞特钢累计支付了超过50亿元的现金。

现金收购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对于尚未上市的沙钢而言,用于收购的现金只能来源于自我积累和银行信贷,这使得沙钢的负债率远高于同等规模的上市公司水平,且不论资金成本,过高的负债率对沙钢的内生式和外延式增长都会产生抑制作用。

根据国家产业规划要求,建设炼铁、炼钢、轧钢等项目,企业自有资本金比例必须达40%及以上。另一方面,沙钢的大规模收购发生在本轮钢铁景气周期的最高潮,高昂的收购价格挤占了沙钢宝贵的现金流,这使沙钢在2008年的钢铁寒冬中,除自保外没有余力收购其余濒临倒闭的钢企,错失低成本扩张的好时机。同时,沙钢也不得不大规模限产以及裁员。

事实上,业界对于沙钢已有和未来的收购计划不无担忧,原因是沙钢至今没有一个融资平台,收购完全采用现金模式。在业界看来,短期内连续收购理应推高沙钢的负债率,使其资金链趋紧。若遭遇钢价下滑、市场不景气或整合不力,很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远离资本市场是沙钢发展的最大瓶颈,打通资本市场的通道成为沙钢的迫切需求。2008年12月,ST张铜发布公告称,将以1.78元/股的价格向沙钢定向发行约12.54亿股,以22.3亿元的价格向沙钢集团收购其持有的约640/0的江苏淮钢股份。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这被业界认为是沙钢借助ST张铜上市的第一步。不过,对于资产规模庞大的沙钢集团而言,ST张铜显然不是终极目标,谋求IPO上市将是沙钢集团未来几年的看点。

不过,民营钢铁企业的身份让沙钢的上市路增添无数曲折。原属集体企业的沙钢集团,2001年后实行了三次改制,目前国有股东已全部退出,企业彻底完成私有化,以沈文荣为首的管理层实现了对沙钢的绝对控制。

这种改制在极大地释放管理层干劲的同时,也为企业上市无形中设置了障碍。事实上,沙钢从1994年起就具备了A股上市条件,并开始上市申请。2000年前后,在江苏省内各级政府主导下,全力准备上市的沙钢将机会让给了南京钢铁。2007年,钢铁行业处于高景气时期,沙钢和高盛等潜在的战略伙伴谈判,高盛集团欲斥资66亿元收购沙钢10%股权,双方本已草签协议,却因未获主管部门批准而搁浅。

在沈文荣看来,国家给予沙钢的政策并不公平,“A股市场的钢铁上市公司只有国有企业,就连产能只有两三百万吨的都上去了,却没有一家民营钢企”。沙钢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在新一轮的钢铁产业“国进民退”大潮中,沙钢是继续扛起民营钢铁的大旗,还是委身国有钢铁帐下?沈文荣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杜双华,沙钢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日照钢铁?(编辑/若邻)

猜你喜欢
钢铁
灼热的钢铁上躺着我的梦(外一首)
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周行业指数涨跌幅前15名
国内去产能国际反倾销,宝钢拟增加出口
铁钢红包
小小“钢铁侠”拯救人类
钢铁侠客串三星推钢铁侠限量版S6 edge
外设天地行情
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