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冷
60建国60年庆典
弹指一挥间,60年过去了。这60年中,有一个群体——拥有资金和资源,经营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格外受到关注,他们的名称解放前后叫民族资本家,今天叫民营企业家,其身份名称的演变代表着新中国或稚嫩或彷徨或智慧或成熟的成长过程。这个群体留下了太多永恒的影子,他们的创业故事和经营谋略,伴随和激励着众多读者去创业,去开拓属于自己的财富人生。
“我们不但要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创造一个新世界。”这是60年前,一个伟人的豪迈誓言。年轻的共产党人以此激励自己,脱下征衣,以胜利者的姿态“进京赶考”,勇敢面对这道前所未有的考题——如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一片瓦砾废墟之上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如何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公平而民主的共和国。
建国之初,共产党人首先选择了革命。因为资本家手中的资本“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以凡是和资本与不公有关系的要统统革掉,“一大二公三纯”是我们当时能找到的最好的社会主义模式。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几乎占据了中国经济的全部,这个时期“资本家”一词让人们讳莫如深。
结果,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人们基本的温饱得不到解决。
“肚子”让小岗村人悄悄签下生死状。
“危机感”把中国再次引领到了历史的拐点。
改革,是刚走出浩劫不久的中国做出的必然抉择。
新中国私营经济的“星星之火”始于1981年5月。《人民日报》就一位农民雇工承包鱼塘展开讨论并予以肯定。私营经济从此势如破竹。
私营企业的成员最初主要来自于乡村和城镇社会的较低阶层,但随着一批具有文化专业知识的原国有和集体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机关干部“下海”,使这一阶层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有了极大提高。民营企业家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实践者和组织者,他们手中的资本成为强国富民的手段或资源,在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提供财富、稳定社会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1988年,“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被写进宪法,从而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护。1997年,为了打消人们对“发家致富”的疑虑,中共十五大强调,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经江泽民提议,自建党以来一直把工农奉为权力基础的中共,首次把吸收民营企业家入党写进党章。2004年修宪保护私有财产,2007年物权法平等保护物权以至高法律形式打消了所有人对拥有财富的怯懦和担忧。
企业和“企业家”是相互依存的。
今天,民营企业占中国法人企业的60%以上,创造了中国GDP增量的约60%,解决了社会80%以上新增非农人员就业,他们以不到2%的人口占有一多半的民间金融资产,资本规模直追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国内生产总值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民营企业家们也有了各种名目的组织,并以数倍于他们所占人口的比例在各级人大、政协中拥有席位,他们的“组织程度”以及他们的思想家、理论家和舆论工具之多,远远超过建国初期的民族资产阶级。
“资本”一词由小到大,由地下到地上,由民间到官方,由文件到法律一步步登堂入室,成为市场经济下一个冠冕堂皇的字眼。拥有资本的人不断地创办和发展自己的企业,财富曾现几何式增长。我们谨慎地把资本的拥有者称为“企业家”,他们金灿灿的光环极大地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胡润来啦,福布斯来啦,中国的企业家开始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本家一起进入各种名目的财富榜单,企业和企业家让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的民营企业,用了60年的时间,诠释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