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灼与惶惑中的精神突围

2009-04-07 06:14
南方文坛 2009年6期
关键词:残雪博尔赫斯灵魂

卓 今

残雪作品中的人物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都具有强悍的生命力、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人物只对自身灵魂感兴趣,视角始终是向内审视,且不知疲倦地进行自我深度剖析。悬念、矛盾、纠葛均来自每个个体本身。精神的形而上特征与肉体的形而下特征构成一对矛盾,矛盾双方常常互相利用又彼此仇恨,最惨烈的结局是灵魂与肉体被血淋淋地剥离。作品中的人物在面对精神危机、内部困扰时,都积极地寻求一种解决办法,越艰难越有激情。残雪擅长采用三维立体式的透明结构,螺旋式的导入,人性的无限张力和不确定性被一一展示出来。在语言方面,象征、暗示、隐喻,形成语言的表层网状形式,在句义构成和句子的语义结构方面,简约中透着繁复,质朴中深藏着华丽,柔美的里层裹挟着强悍的力量。

由于其文本具有实验性特征,作者要面临自我的客体化与陌生化、实验的自由度与叙述的矛盾性等方面的问题。创作越深入,问题堆积越多,创作者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灵魂的虚无感与自我意识的困境之中。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个面临受众的问题。评论家对她的艺术形式的质疑和责难,很多读者抱怨看不懂,有的曲解作品的意思。创作了十年之后,残雪被这些东西困扰着:焦灼、惶恐、站在虚空中无所傍依。这种情绪从残雪笔下的人物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突围表演》中的x女士,《历程》中的皮普准,《思想汇报》中的发明家A,《痕》中的痕等等。《突围表演》表面看起来通篇都在讲“性”,但x女士真正要表达的不是性,而是比性更大的范畴:生命意义、精神宇宙、人类灵魂。x女士面临的困境是艺术与创造,艺术与审美,艺术的传统与现代,自我意识,灵魂的虚无感等等。而《思想汇报》里的发明家A所从事的艺术事业。是“用一根比头发丝略粗的特制的针,在一个鸡蛋壳上钻出五千至一万个洞眼来”。三十多年来他一直从事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发明。时常别出心裁地钻出一些梅花或者牛的心脏形状的图案。A的工作性质是属于艺术,艺术的本质是超功利的。从梅花图案来看,A还没有超越对形式主义的探索。食客与A是艺术家分裂的两半。食客代表了艺术形而上的部分,艺术家心底的激情和渴望,艺术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高度,也包括艺术家的名利心。A代表了艺术的形而下的部分,是艺术的实体,工艺、手法、材料等。艺术的实体必然被艺术神灵所驱使,身不由己。食客的到来使得A的发明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没有艺术灵魂和审美高度的创造是低层次的创造。艺术家的A所有的困扰只能通过电话与另一头虚拟的首长倾诉来实现内心的平衡。《历程》是皮普准寻找自我的心理历程。皮普准自己有一点“胡思乱想”的爱好,大人小孩都有人骂他幼稚。“所有的人都要我编故事,而我一编出来。他们又不满意,找岔子,把我说得一无是处,我真是见了鬼了。”周围的人,男老曾、女老曾、老王、离姑娘、三姑娘,既挑逗他又拒绝他。房子的结构都处在变幻莫测之中,混乱、挣扎、无端的烦恼时时控制着皮普准。即便时空转换,也仍然无法摆脱。自审的过程中矛盾、艰辛、苦难都算不了什么,有时候必须面对来自自身的卑微和不自信,想办法克服它超越它。最后,皮普准站在虚空中,孤零零无处藏身。中篇小说《痕》里的痕,每次醒来都有一种懊悔的心情,他所编的草席越来越形而上,在材料和款式方面远离俗众,只有一个人定期买他的席子,价钱越出越高。但是痕却发现,那个人买走的席子最后都丢弃在山上烂掉了。痕也经常到山里看看那些烂掉的草席。最后,他干脆搬到与世隔绝的山上,故意让自己在毛竹丛里迷路,但还是清醒地找到回家的路,这让痕更加懊悔。

1990年后的一个时期的作品,人物都不自觉地陷入这样那样的困境。挣扎、焦虑、懊悔、怯懦、患得患失,不像更早时期作品中的形象,如《公牛》里用那头公牛的角挑破板壁,《苍老的浮云》里的虚汝华让腹腔里的芦秆燃烧,《污水上的肥皂》将母亲化作一盆冒着肥皂泡的污水。那些形象是何等地勇猛、朝气蓬勃、无所畏惧。这时候的残雪,想要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又对这一套搞法产生怀疑,外部的反应有的说好有的说坏,莫衷一是。创作到了这个阶段,或许需要一个强大的理念支撑。由于残雪对文学的思考方式、对文学真正意义的追问以及其表达形式和思想内容等方面,更多地受西方文学传统的影响。很自然的作者想在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寻求帮助。她需要在人类灵魂的王国里寻找一点亮光。1995年,残雪开始对自己的文学观以及创作实践进行了一次梳理,她暂且停下小说创作,专心致力于文学评论。对西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评述,评的是别人的作品,讲的是自己创作观念和感受,在品评中吸收营养。在苦闷和彷徨中,先辈的亮光鼓励着她继续走下去。对卡夫卡和博尔赫斯的作品的解读使她重又找到了自信。在但丁的《神曲》里她与炼狱中的众多苦鬼对话,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感受到了两极转换的魔术以及反省的意境,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探索出一条险恶的新生之路。除了解读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以外,还重新研读了鲁迅的作品,她在鲁迅的《铸剑》里找到了“抉心自食”的勇气。

在残雪眼中,卡夫卡的《城堡》是一座“灵魂的城堡”。人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体内那种不灭的冲动。“城堡来自人的生命冲动,这种冲动就是要进去的冲动,冲动维系着城堡的生存。一个要冲进去,一个绝对要排斥,这就是艺术家灵魂的画面。”这种拒绝与反拒绝的斗争愈演愈烈,人的精神在这种斗争中得到升华。而《审判》也并非对官僚机构的审判,而是内心的“自审”,是自己对自己的审判。“‘K是艺术家的冲力,所谓的官僚机构就是艺术家自己的另一个自我,即理性。”残雪在《审判》与《城堡》两篇小说里找到一条隐秘的线索。如果说整个《审判》都在描述着K如何徒劳地为自己阴暗卑琐的“生”找理由的话,那么城堡就是K用无数痛苦、绝望和恐怖建立起来的庞然大物。K在否定城堡的时候实际上在建立,只是K不知道。从银行襄理到土地测量员是一次精神飞跃,而在这种飞跃当中,可获取的东西越来越少,可欲望却愈来愈膨胀。这样看来,城堡起源于人对自身现实的否定,也就是起源于自审。为什么城堡里所有的居民几乎都生活在自虐之中呢?老板娘用摧残自己的方式检验自身对克拉姆的忠诚;村长被一份送错了部门的文件弄得神经错乱,最后病倒在床上;弗丽达、汉斯、巴纳巴斯一家,这些人个个都是自虐狂,他们不自寻烦恼、不自找痛苦就活得没有滋味。他们就在这日复一日的自我折磨中找到幸福感。残雪认为,其原因就包含在那个起源的机密当中,只有自审,才是他们活的动力。残雪着墨最多的是《地洞》中的这只小动物无穷无尽的疑虑和矛盾性。小动物不停的掘洞,开掘所带来的短暂快乐,以及在完工之后的某一刻对这个精密得无可比拟的建筑产生的甜蜜感,还不是它的真正想要的。因为无论是掩入耳目的苔藓装置,还是针对假想敌的迷宫、城郭、壕沟,甚至是极为实用的储藏室等,它们都不堪一击,漏洞百出,几乎都半途而废。它不停地挖,挖完之后立刻否

定。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痛苦不堪。这种自相矛盾的开掘与否定既是填补又是掏空。的确,这只小动物“营造的过程给人的强烈的印象是:有——无——有——无,‘我在两极之间发疯地赶来赶去”。“这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给‘我带来常人难以想像的幸福感。”小动物对死和虚无的体验不正是那些在黑暗王国里探索的先行者的体验吗?先行者如卡夫卡早已洞悉了一切。与小动物有些类似的是卡夫卡的另一篇短篇小说《猎人格拉库斯》中的猎人格拉库斯。小动物是在“有”与“无”之间奔忙,而猎人格拉库斯则在“生”与“死”虚空里悬浮。他裹着尸布,躺在一条小船上,通往天堂的阶梯永远在他的脚下延伸,永无尽头。每当将要看见天堂的大门时,又突然苏醒,发现还躺在小船上。他注定处于这种两难境地,“只能永远漂泊在不知名的河流上”。在另一篇《歌手约瑟芬或耗子的民族》里,卡夫卡同样表达了艺术与世俗的摩擦。残雪在解读它时,看到了它的隐秘结构。约瑟芬象征艺术灵感,观众和反对派其实代表了理性。音乐是终极之美,代表永恒或无。约瑟芬的那种听起来很一般的口哨其实与大众的口哨是有本质区别的,区别就在于约瑟芬吹奏时的态度,她是有意识的。她的生命与歌唱是融为一体的。而大众的口哨随口吹出来,体现了一种无意识。是生活与艺术的区别。在《解读(一条狗的研究)》中,“我”的实验过程相当艰难,“想要证实食物是无中生有产生的,大地却不给予任何暗示。‘我并不气馁,实验本身刺激了‘我的幻想力,‘我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终于创造了食物斜线降落的例子,也就是食物追随饥饿的例子……由于科学理性的范畴(斜线降落仍然属于土地吸引食物的一种方式),胜利成果很快被消解了。‘我现在走投无路了。”但是,这是一条不服输的狗。它要进行一项全新的研究,要以彻底的饥饿来证实创造的自由,也就是证实食物是从虚无中产生的。“实验是什么?实验便是调动起非理性的蛮力,与无处不在、压倒一切的沉默,与铁一般的规律作一次殊死搏斗。”研究的结论是不了了之的。而过程是那么的惊心动魄,丰富多彩,真理永远在寻找真理的路途之中。一条狗的研究实际上讲述的是它的真诚、勇敢和不灭的创造激情。

与理解卡夫卡不同,残雪在博尔赫斯的艺术世界里找到了信心,更多坚定了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信念。以解读博尔赫斯的《赫尔伯特·奎因作品分析》一篇为例。残雪对这篇文章的解读以及对文中奎因这个人物的分析,差不多就是对自己的分析和解读。奎因是一位具有清醒创作意识的艺术家,早就知道纯艺术之深奥,被大众误解之不可避免,作品被曲解是艺术家的命运。其主要原因是作品的革命性和未完成性,以及作品内含的那种吸引读者又排斥读者的矛盾性。这正是残雪早期创作时的真实写照。明知前途荆棘丛生,偏要踏上征途的那种悲壮感。经残雪苦心孤诣所构筑出来的纯艺术,被大众曲解为神经质、梦魇、疯话。而对那些能够进入和愿意进入残雪作品的读者来说,何尝不是既吸引着又排斥着,作者与读者一同被拽进矛盾的漩涡里。“文中塑造了一位极为独特的作家奎因。这个作家不关心公认的历史,仅仅只关心艺术史(灵魂史),只执著于内心独特的体验(时间)。他是一个寂寞的人,他的所有创作都一直处于试验阶段。这个作家的作品通常引起普遍的误解,是因为它的深奥内涵同古典作品并不相同,而一般的读者只看见了作品那古典的外表,没有觉察到外表之下以全新的形式发展了古典文学的深层结构。”艺术家的遗憾从来就没间断过,作为纯粹的艺术家,残雪与前辈大师一样,最后只有自我安慰:“追求实现自己本质的艺术家,注定要承担虚幻的折磨到最后。而他的作品在排斥世俗评价的同时向一切敢于面对死亡的自审者敞开,不论他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卡夫卡,博尔赫斯,还有残雪,他们的纯艺术创作属于同一类型,他们所面临的难度也是一致的,那是绝对的高难度。他们都有把梦境和虚无缥缈的东西塑造成形的能力。正如博尔赫斯在一篇小说里所描述的那样:“他明白,即使识破高低层次的所有谜团,把纷繁无序的梦境材料塑造成形,仍是一个人所能从事的最艰巨的工作:比用沙子编绳或者用无形的风铸钱艰难得多。”因此,残雪对博尔赫斯的解读应该有更深刻的体会。要从事这么高难度的创造,《环形废墟》里的魔法师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魔法师的动机又是什么?残雪把目光转向了魔法师本身,他是要通过发明来使自己的本质得到证实。“历经沧桑的魔法师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如果说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俗人,他又怎么没有世俗的历史呢?如果说他完全是一个幻影,他又怎能搞发明创造呢?可见他自己同他要发明的那个人具有相同的本质。”魔法师用梦创造出来的小伙子获得了生命,小伙子成了新的魔法师。魔法师向火焰走去,“生命终有结束的一天,人在那一天终将在自己的本质里团圆……火神的废庙又一次被大火焚毁。有无数名杰出的魔法师,曾在这圆形废墟上进行过真正的创造,他们的创造物已作为他们的替身进入历史,而历史本身也是属于这些痴心妄想者的。”这样的解读,会让人不自觉地关照艺术家本身,魔法师正是无数从事高难度、纯艺术创作的艺术家的写照。在《萨伊尔》中,博尔赫斯写到了象征强大的老虎。萨伊尔是一枚钱币,是从描述者的好友特奥德里娜的矛盾美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意象。“萨伊尔的美是一个非常难以承受的美。它来源于生命中的矛盾,消耗着生命本身,它专心致志,从不偏移。它的魅力摄人魂魄,它既强烈地激起人的欲求,又蛮横地阻止那种欲求的实现。这样一个异物,见过它的人毫无例外地卷入那种分裂与混乱。”残雪在这里给《萨伊尔》以独特的解答:“萨伊尔产生于悲剧,它的美是一种悲剧美。特奥德里娜脸上那变幻的、包罗一切的表情是黑暗的光线、黑色的太阳,它暗示的是煎熬、磨难甚至杀戮,然而它也暗示着金光灿烂的高贵的虎,暗示坚忍不拔和蔑视一切。”博尔赫斯写得最为得心应手的小说是收录在《世界性的丑事》里的那些篇目。残雪着墨最多、倾注精力最多的评论也是这一部分。博尔赫斯用近似于调侃的口气,描述着南美洲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人们的那种直率、单纯、狡猾、热烈、冷酷和放荡不羁。在《心狠手辣的解放者莫雷尔》中,莫雷尔干脆把贩卖黑奴的罪恶勾当拔高到解放的行动,他要带领黑人起事,好载入史册。莫雷尔深深地懂得所谓解放的含义:“解放就是被死亡在屁股后头追击的感觉,像那从一个种植园逃到另一个种植园的倒霉的黑人的刻骨体验。”残雪认为,黑人们也谈不上“中计”,“因为自由的真相就是逃亡时的感觉,莫雷尔的天职就是解放人体内的创造力。”另一篇《汤姆·卡斯特罗:一桩令人难以置信的骗局》,残雪认为博尔赫斯是借一个冒名顶替的故事,尽情地阐述艺术规律:“波雷格是一位艺术形式感方面的魔术师,他的力量来自于丰富的审美经验的积累,但他自己却不能表演,并且他只相信一件事:神的启示(艺术灵感的源泉)。于是不寻常的一天到来了,

他终于同来自灵感深处的,略显迟钝而内心顽固的灵感扮演者奥尔顿谋面了,这一对搭档立刻就得心应手地开始他们的伟大事业,规律由此得到实现。”艺术的最终实现需要中介或者跳板,残雪认为:“妙不可言的蒂克波尼夫人(心灵激情的象征)给这二位野心家提供了良好的创造机遇,她不断的通过报纸向波格雷这一类人发出信息,等于是曲折地邀请他们二位来进行那举世无双的创造……奥尔顿在无所不知的波格雷引导下,以其卓越的、破除规范的可信的表演,赢得了充满渴望的蒂克波尼夫人的心,让心的激情得到了宣泄,展示了陌生化形式的无穷魅力。从而也得出这样一个准则:越是从未有过的,越具有艺术上的可信度,全盘的颠覆与挑战产生的往往是最有生命力的艺术。”但激情并不就此中止,每一次的高潮中都潜伏着更大的危机。所有的亲戚朋友都不认这位冒名顶替的家伙。“继续向纵深挺进是艺术家唯一的出路。”波格雷又通过一些手段赢得了所有债主的信任,债主们才不管他是真是假,有人承担债务才是主要的。但是更大的冲突还在后头。这时故事出现了悲剧性的转折。波格雷死于一场车祸。天才的波格雷“以自己的毁灭来将奥尔顿抛向那无依无傍的自由境界里……奥尔顿从波格雷的毁灭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博尔赫斯的小说有如他的《小径分岔的花园》,隐喻是永恒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他的玄思几乎都抵达了人类智思所能拓展到的极限。他将书本上沉睡的故事,神话般地让它们复活。中国的传统文化,阿拉伯人的神话传说,自然科学的奥秘,这些不同类别、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在博尔赫斯笔下被重新唤醒,想象力越广阔,他越显精确。在残雪看来,博尔赫斯的故事只不过是一个外壳,每一篇小说的思想都蕴藏着一个艺术规律,或者表达了一种艺术观点。博尔赫斯小说里的每一个要素,在残雪看来都有深层意蕴。深层的风景会给探索者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残雪的解读与其说是在与你一起读懂故事,不如说是在与你一道寻找一种方法或者规律,一种在迷宫里找到方向的方法或者规律。“生命发展到高级阶段所产生的精神世界,永远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残雪对博尔赫斯的《沙之书》的解读,似乎可以阐述这种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沙之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其一是它像沙子一样无始无终,以其时空的无限性排斥任何人为的确证和努力,也就是把认识变成了过程。它使人在这种无限性的面前感到晕眩。其二是它的丰富性和不可重复性,这一点也使人要掌握它的企图化为泡影,它的图像层出不穷,它的变幻无休无止,无规律可循。其三是它以它那种异质的否定性同人已有的现实形成尖锐的对立,它咄咄逼人,让人落入无依无傍的虚空之中。”

残雪在解读卡夫卡的作品中找到了内在冲动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且在博尔赫斯那里找到了形式感,同时,她的作品与但丁、歌德、莎士比亚、鲁迅他们笔下人物的精神层次以及直面死亡的勇气也是相通的。

生命意识和艺术本源的核心都落在一个点上,那就是自我意识。探索灵魂的得救征途,同时也是艺术家的激情得以释放的过程。人生的至善之路与艺术的隐秘结构一样既复杂多变又简略单纯。残雪认为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是将主体置于“死”的绝境之中,反复加以拷问的记录。真正的创造是灵魂深处的魔鬼的反叛与起义。当一个人主动为自己定罪,然后主动下地狱并成为罪犯的时候,他的艺术生涯就开始了。虽然用来钳制住罪犯的枷锁是无形,但它比有形的更能钳制人。犯人并不知道自己会得救,他用肢体语言来显示自己不死的灵魂,“我”(艺术家)的感觉是一切的关键,感觉发挥得越勇敢、越狂放,越能触及真理的内核。浮吉尔和“我”合在一起构成了自愿下地狱者的自由意志。“我”与三只猛兽的遭遇使我从浮吉尔那里得到启示,“你必须走另一条路”。残雪理解的“另一条路”就是人的脆弱理智同猛兽一般的肉欲的搏斗中注定要失败。要想精神不死,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超脱性的创造,在创造中让欲望释放。歌德的《浮士德》里有一个难解之谜。那就是:梅菲斯特为什么要同上帝打那两个赌?残雪认为,那是作者本人要向人类展示艺术家毕生的追求,是他要将生命的狂喜和悲哀、壮美和凄惨、挣扎和解脱、毁灭和新生,以赞美与嘲讽、肯定与否定交织的奇妙形式,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一一演出。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深深地沉痛,因为他清晰地感到这苦短的人生的每一瞬间,都是向着那永恒的虚无狂奔;而人要绝对遵循理性来成就事业是多么不可能。在沉痛与颓废的对面,便是那魔鬼附体的逆反精神,它引领诗人向“无人去过”、“无法可去”、“通向无人之境”的地方冲刺。每一刻都面对死神的艺术家,决心要做的——也就是歌德让梅菲斯特打赌的目的——是不断向读者揭示生命那一层又一层的、无底的谜底。莎士比亚笔下那么多震撼人心的悲剧,他的所有的悲剧只关注入的内心、灵魂,不关注表面。故事情节、戏剧的悬念只不过是灵魂得以表演道具。当残雪读到莎士比亚的悲剧,如同在地底下挖到了宝藏,人处于麦克白的位置,内心的邪恶(巫婆)都会出来作祟。麦克白及夫人都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让他们邪恶,让他们痛苦,最后让他们毁灭。而在《哈姆雷特》中,幽灵给王子指出复仇之路,实行起来才知道复仇的含义是寸步难行,于是冲撞,于是在冲撞中自戕,于是在自戕中同幽灵进行那种单向的交流,把“复仇”两个字细细地体味。却原来复仇是自身灵魂对肉体的复仇;凡是做过的,都是不堪回首,要遭报应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应该消灭的;然而消灭了肉体,灵魂也就无所依附;所以总处在要不要留下一些东西的犹豫之中。残雪在《铸剑》中看到,人要复仇,唯一的出路是向自身复仇,世界满目疮痍,到处弥漫着仇恨,人的躯体对人的灵魂犯下的罪孽无比深重,而人的罪孽起因又正好是人的欲望,即生命本身,所以无法挪动的人也无法向外部复仇。向自身复仇,便是调动起原始之力,将灵魂分裂成势不两立的几个部分,让他们彼此间展开血腥的厮杀,最后让他们三者(黑色人、眉间尺、大王)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那种辩证统一。

猜你喜欢
残雪博尔赫斯灵魂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对话
进入时间的神秘
那个在地铁里读博尔赫斯的人
雪中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品梅
博尔赫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出版
灵魂树 等
喜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