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生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始终是其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人为本”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以人为本”之所以在当代中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并成为一种显性的实践观念,是因为“以人为本”对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上的创新。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F0
文献标识码:A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指导思想的创新。系统梳理和深入把握科学发展观中人本思想的哲学依据及其理论创新,对于我们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
在马克思哲学视野里,“以人为本”始终是其核心价值理念,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人本主义,马克思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但马克思唯物史观对以人为本这一哲学命题做出了科学回答,并且与抽象人本主义划清了理论界限。
(一)马克思将“现实的人”作为人学理论的出发点。这种“现实的人”既不是淹没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之中的人类个体,也不是费尔巴哈关于人的那种抽象的“类”概念,而是处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历史进程中活生生的个人,是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社会中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丝毫没有忽视人、漠视人,而是真正科学地面对人。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全面阐发自己的学说时,曾做过明确的肯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仅是自然人、生物的人,更是具体的人、感性的人;现实的人不仅仅是直观着和感觉着的存在物,而是感性活动的人;现实的人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才能从事生产劳动,所以形成了生产关系的概念。唯物史观中一系列概念、范畴,以及这些概念、范畴所反映的矛盾运动及其逻辑体系,都不是先验地存在的,而是马克思把现实的人,把社会历史中实践的人作为客体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科学抽象和概括。
(二)马克思从创立唯物史观开始,就非常强调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要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感性活动和实践方面去理解和把握,并把这一点视为自己的新哲学同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马克思在批判旧哲学、创立自己的新哲学的标志性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就明确地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54。费尔巴哈所理解的感性是自然感性,“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1]78因此,费尔巴哈把人的现实自然仅仅理解为先在自然,而不能把它们理解为“人化自然”。这也造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与历史的分离,他的唯物主义只能是自然唯物主义,不能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把人不仅仅看作是感性对象,而是看作感性活动,实现了马克思哲学根本出发点的转变,从而完成了从“自然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60,而“‘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75。
(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特别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变化的人类社会关系。费尔巴哈把人规定为以自然为基础的感性的人,并把类的抽象本质作为人的本质。在费尔巴哈那里,所谓“类”本质就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的共同属性,是无差别的共性和普遍性。费尔巴哈从人的自然性引出人的社会性,把人的“类本质”看作是理想状态下的永恒的人的本质并认为回归这种“类本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直接启发和推动下,深入地研究了人的社会关系,用人的社会存在来代替人的类存在,用人的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这就是说,对人的本质的确定不能以某种抽象的原则,而应当根据现实的社会关系总和去进行。所以,是社会关系构成了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规定了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本质。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特别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人类社会关系。
(四)马克思唯物史观有机地包含着人的创造性与历史规律性的统一,认为历史就是一个有规律的人的创造性实践的过程。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客观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的生成方式却体现着人的目的性和理想追求。马克思本人曾多次充分表达了这一思想。一方面,历史的发展是主体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益,实现其价值选择的过程,即合乎历史主体目的的进程,这是历史发展与自然发展的根本区别;另一方面,历史发展又是主体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进程,而不是主体不受任何必然性的制约、任意选择价值的过程。这两方面即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正因为马克思把现实的人既当作价值主体,又当作科学客体,而且是从主客体的统一来加以把握,所以唯物史观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这样,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发展就是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又是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科学,社会发展与进步总是与人的活动和人的价值追求分不开。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为前提,也必须建立在遵循科学精神的基础上,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而单纯强调以人为本。因此,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以人为本,而且强调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它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是价值原则与科学原则、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
(五)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自然界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世间的一切事物,人是最可宝贵的,具有最高的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强烈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悲惨处境,尤其是无产阶级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命运,期望建立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新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正式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2]294所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课题,又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和价值目标。因此,马克思哲学是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皈依的,共产主义的理想说到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当然,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不是先验的“应当”价值悬设,不是人的抽象的“类”本质的复归,也不是单纯从“善良意志”出发的软弱无力的“爱的宗教”。共产主义也不是与人的本质相适应的一种理想状态,而是与现实的物质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科学运动。
因此,有人以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只是一堆规律的总和,不包括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诉求,甚至认为唯物史观存在着人学的“空场”,这种观点背离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不利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已经是马克思超越的旧哲学观念,不能把整个马克思哲学归结为一个人本哲学的体系,更不能用把早期的人道主义社会理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衔接起来的办法来铺设复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路,不能违背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史路线、用“走回去”的办法重塑一个马克思。我们要坚决反对把人本主义批判仅仅停留在对既往痛楚的撩拨,仅仅是激越的谴责或者是哀婉幽绝的怨叹;反对把“以人为本”仅仅看成是价值的取向和道德的诉求,一种人性的呼唤和善良意志的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应该脱去理论和逻辑的抽象演绎和质疑,而应把情感的发泄和意识形态的幻影化成一个具体而现实的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人本主义”把人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抽取出来,以单纯的人作为问题的出发点,把人放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来考察,开辟了理解人的崭新的科学思路。我们现在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
二、“以人为本”对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本思想的提出和确立,就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和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为什么发展中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认识发展问题和推动发展工作,因而,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恰恰是因为把以人为本看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以物为本”的批判和超越
所谓“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把人作为物来对待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物为本,将财富、财富的增长甚至财富的增长速度视为发展的基本尺度,神化经济价值而见物不见人,迷恋利益驱动而鄙视精神价值,欲望恶性膨胀而疏远神圣体验,热衷追名逐利而背弃理想信念。这种发展模式的实质把社会的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把经济增长过程片面地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长过程,是一种“客体为中心”的发展,实际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没有幸福的富裕”,在这样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系统失调、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接踵而至;人和社会的价值缺失,人的精神状态、人格状态严重失衡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及严重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排斥;把人设想为只知道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从而把文化因素从经济主体中排除出去,造成经济和文化的对立。最终导致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蔓延泛滥,从而造成深刻的文化危机。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取代了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以往社会仅仅把人作为手段的超越,是对“经济人‘的扬弃,它要求经济发展应始终围绕和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这种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为目的,为此要求把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道德进步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统一起来。强调发展是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人的多种价值需求的实现过程和人自身素质提高的过程。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自身发展的完整性;强调不但要注重发展的物质因素,更要注重发展的精神人文因素;不但要注重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还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呵护和反哺;不但要注重发展当代性,也要注重发展的世世代代的可持续性;不但要重视发展的差异性和倾斜性,也要关注发展的公平性和同步性。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实际上矫正我们过去发展过程中的方向偏离和价值缺失,增加了发展过程中的人学向度和道德关怀。因此,从“忽视人”到提出“以人为本”,在关注人的价值层面上,当代发展观实现了从物本主义向人本主义的彻底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标志着人类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更标志着现代社会正在走向文明与进步,正向人本主义回归的价值观转变。
(二)“以人为本”将科学发展观目的合理性与过程合理性统一起来。怎样才能实现“以人为本“呢?这需要科学的理性设计,需要过程合理性的保驾护航,否则目的合理性就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破除了单一的经济发展观,不以单纯的GDP指标来衡量发展,这体现了过程合理性。我国发展的快速性特点使原本应逐渐出现的社会问题和要求集中在同一个时空里出现,因此,我们不可能走西方的先经济后社会、先发展后解决问题的老路。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政治民主、法治、先进文化;在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在追求发展速度和效率的同时更要提高社会的公平、正义;在经济还不太发达的情况下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老龄问题;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加快信息化的步伐。总之,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就开始追求全面发展,在同一时空里解决原本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解决的问题。这使我国的发展尤为复杂、艰难,更加需要一个正确的发展观念,需要高超的理性设计,正确的发展过程、战略、步骤,必须坚持目的合理性与过程合理性的统一,否则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下去。只有坚持五个统筹,坚持城乡、东西部共同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才能超越传统人本主义的个人自由与群体自由、人的片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内在困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是我国主流文化与意识形态叙述方式的转变,这使其具有了更大的普适性、包容性和对其他意识形态的整合作用。“以人为本”具有世界的通用性,这一叙述方式的变化适应了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和中国经济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状况,使我们在发展观上实现了与世界话语的对接,这不仅使我们的主流思想更容易为其他国家的人民理解与认同,也有助于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我们自己的理论、理念,提高我们在全球范围的对话、交流、沟通的能力,也有利于回应西方在“人权”等问题上对我们的攻击,在国内能得到各阶层人们的价值认同,也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四)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这使它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还远远没有暴露出来,可持续发展还没有成为一个问题,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潮也主要是关注人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权利与发展问题。可近几十年来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综合性社会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在关注当代人的发展时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要考虑到发展在代际间的延续问题。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问题放在以人为本的维度中来认识,而不是将其只看成一个经济问题、环境与资源问题,这是对时代变化和时代问题的正确回应,也是一种含义更宽广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以人为本。
三、“以人为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一)“以人为本”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明确的价值内涵,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观中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在以往的理论研究中我们比较多地强调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性一面,往往把社会主义仅仅理解为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就是把社会主义制度绝对化、凝固化、目的化、神圣化,把社会主义简单理解为这样一个公式: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阶级斗争。要坚持社会主义,则无论实际情况发生多大变化,都不能调整和改变这种制度模式,否则,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这种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长期以来固守着我们的思维,忽视了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价值认同。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规定着其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必然性,社会主义的价值性规定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以人为本”就把社会主义向人的回归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摒弃,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完善和发展,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推进,实现了从人本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这在社会主义的认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和提升,把对社会主义实践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审视社会主义,将重新确认社会主义的一条最不容忽视的、最基本的价值判断——社会主义应是真正的“人的社会”。社会主义要为人民服务,要致力于人的发展和幸福,社会主义不应该是一种僵化的没有活力的冷冰冰的社会主义,没有人情味的社会主义,而应该是一种更高文明、更高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社会主义,一种体现更高效率和更高公平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一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社会主义,一种救危济困、普渡大众的社会主义,一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而把“以人为本”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更彰显了全面小康的深层内涵,全面小康,就是要在现实背景下建立起真正符合人性发展的社会,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能够真正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建立起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非手段的新社会,就是要建立起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需要,以人民群众的追求为追求,以人民群众的满足为满足的新社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质所在,也是当前“以人为本”实质所在。由此,中国共产党人彻底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视角的逻辑转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和纯粹来建构社会主义的理想回落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看成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及追求共同富裕,实现了认识社会主义视角的第一次转换。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增添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角,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第二次认识社会主义视角的转换。这二次视角的转换清晰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过程。今天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正在朝着这一以人为本的理想社会前进,也在不断地实现着以人为本。
(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诉求的逻辑扩展。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以人民为本位,以人民为核心,以人民为目的,把满足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现实需要,维护人们的利益,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惟一标准。而“以人为本”恰当地表达了我们党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逻辑扩展的现实内涵,中国共产党不但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真实代表。我们应当明白:如果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人的生活的幸福、享受和快乐以及发展的权利只存在在一部分人的身上,另一部分人却生活在困顿和挣扎之中,那么以人为本在我们国家就很难说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又有了大的发展,再不能允许没饭吃、无房住的现象存在,也不应该发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事情,不应该任由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现象发展,更不允许任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按照人本的原则进行发展,任何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享受权,要对人以外的任何事物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精神和理念,给予人性化的思考和关怀;要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超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在发展的时候置公平与正义诉求于不顾,听任“优胜劣汰”所谓的进化法则自然发挥作用,那么,无节制的自由竞争将导致严酷的社会后果。倘如再把这种后果的合理性无条件地膨胀为绝对,甚至给予公开的颂扬,这种观念就把人类贬低到动物的水平了。这是任何持守道德正义的理想主义者所不能容忍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改革的原则必须以全民利益为根本,让改革的利益回归到全国老百姓,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消除这一时期容易出现的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向我们昭示:世界将看到社会主义中国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以往资本主义大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大国,后发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允许我们走西方扩展型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不会也不可能按照资本主义的模式发展自己,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惠及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我们要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又好又快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科学发展观所规划的中国现代化道路价值目标选择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有本质的不同,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崭新的内涵。那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该以“全面、协调、和谐、和平、可持续和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选择,从而创生一条独特的具有非凡特质的现代化建设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学发展观在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将为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开辟道路,并为全球范围内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榜样。
在中国当代的语境中,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绝非是一种的纯粹的理论冲动,更非是对抽象人本主义的倒退,而是对唯物史观根本精神的承继,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而提出的富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社会发展原则。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提出是对更好地发展和贯彻社会主义人道原则和实践的现实推动。坚持和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原则,其中所蕴涵的价值选择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是我们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依据我国后发展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化解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和困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历史逻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甭砜怂级鞲袼寡〖•第1卷[M]北本:人民出版社,1995:73
[2]马克思,恩格斯甭砜怂级鞲袼谷集•第2卷[M]北本:人民出版社,1957:118
The Philosophic Basis and Theoretical Renovation of Human Oriented Principle
LI Chun she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In Marxism, the human oriented principle is the core of the theory. Marxism is human oriented in nature, and it defines this principle scientifically. The principle has become a must and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in practice, because it is a theoretical renov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view and the theory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Key Words:human oriented principl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Marxist philosophy; theoretical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