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的角度诠释隐喻性谚语

2009-04-07 03:24姚海萍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3期

姚海萍

【摘 要】当我们听到或读到“矮子里选将军”、“按牛头吃不得草”这一类谚语时,通常不会理会它们的字面意义,而去关心它要表达的实际意义。究其原因在这一类谚语中运用了众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对比,双关,夸张等。整个句子都是用一类事物来谈论另一类不同的事物,语义发生了转移,有人把这一类谚语都统称为隐喻性谚语。本文即要从认知学角度,运用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心理表征理论来解释隐喻性谚语。

【关键词】隐喻性谚语 概念整合理论 心理表征理论

谚语按其语义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根据字面义来理解的谚语,如“好心有好报”、“习惯成自然”等。这类谚语实际运用的意义与字面意义完全一致,没有引申意义;另一类谚语不能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有“言近旨远,辞浅意深”的语言效果。因此,要理解这一类谚语的时候,通常要绕过字面意义,去捕捉它的真正含义。比如,当我们听到或读到“矮子里选将军”、“按牛头吃不得草”这一类谚语时,通常不会理会它们的字面意义,就会知道它们要表达的实际意义。究其原因是前一类谚语就事论事,不发生语义转移,没有意义的引申。而后一类谚语运用了众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对比,双关,夸张等,整个句子都是用一类事物来谈论另一类不同的事物,语义发生了转移。这里我们把这类谚语都统称为隐喻性谚语。下面就从认知学角度,运用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心理表征理论来解释隐喻性谚语。

一、隐喻理论

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隐喻就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现象,其功能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来研究并且从多个方面来阐述。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人对事物,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之中,也存在于人的思想和生活之中,许多文化现象是以隐喻的方式显示出来的。隐喻是人能动地对客观事物进行重新分类的过程,通过隐喻化手段,将原本不属于同一范畴的东西归属于同一范畴之中。

1.隐喻的相似原则

相似原则是指人们容易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看做是一个单位。这一原则在概念和语言的形成中是最重要的原则。相同或相似的事物被给予相似的名称,类似事物可用来互为比喻等。

隐喻性谚语是人们在相似性基础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实际上涉及了两个语义域。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因此,在本质上隐喻是人类感知、理解世界并形成概念的工具。隐喻性谚语与可以从字面理解的谚语一样,也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同样也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工具。或者可以这样说,第一类谚语只涉及一个领域,人们在理解这一类的谚语时,用不着去联想和想象,只要“照辞直解”就可以了。而隐喻性的谚语表面上看来也只涉及一个领域,但实际上却涉及了两个领域,在这两个不同的领域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即其中某一领域被用来说明另一领域,被说明的领域叫做目标领域,说明的领域称为源领域。隐喻意义的理解实际上就是将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领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领域特征的目的。如“胳膊不向外曲”这条谚语似乎是对人的上肢生理功能的一种描述,但是在我们运用这条谚语进行交际时,通常不会照字面意义理解,除非是在体育课上或在劳动时,特意强调胳膊的作用。其实,它的实际意义是“自己人总向着自己人”。这是把人的身体功能用来概括、映射人的社会关系,涉及了两个不同的领域。

2.隐喻的经验相关原则

意象图式是存在于我们的感知和身体运作程序中一种反复出现的动态模式,它使我们的身体经验具有了结构和连贯性。在人类的认知体系中,意象图式处于相对具体的心理意象和相对抽象的命题式结构之间。每一个意象图式都起自一些基本的身体经验,每一个意象图式也都可以通过隐喻被投射到抽象的认知域上。

隐喻的内在思维模式一般建筑在自然之上。自然经验一般来源于三方面:人对自身身体、环境的感知,以及与文化中别的成员的接触。人类最早认识的是自己身体,尤其是五官,如“手心手背都是肉”是对劳动的双手的认识。“瑞雪兆丰年”是对生物在认识基础上的利用。人类对于自身和环境的认识都是客观的,社会成员中的关系常常是主观的,需要人们相互协调。“众人拾柴火焰高”指的是人多好办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人们动动脑筋,不要听信一面之辞。它们都是以经验相关为基础的。这些模式通过我们身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在我们操作实体和我们的感知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对我们人类来讲是一些有意义的结构。我们也常用这种意象图式来理解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如“千里姻缘一线牵”中的“一线”,比如友谊的桥梁,感情的纽带等。

二、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对映射理论构成的补充,该理论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心理空间、概念整合和优化原则。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构建的小型概念包。人类在思考和交谈时,不断建立心理空间,建立时间、信念、愿望、可能性、虚拟、位置、现实等概念。随着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又有人提出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即建立映射的心理空间网络,由四个心理空间组成,其中两个心理空间被称为输入空间,并在它们之间建立跨空间的映射空间,即类属空间,第四个空间称为合成空间,是从输入空间中进行选择性的映射而来,在这一空间中有一个以各种方式形成的两个输入空间所不具备的层创结构,并且有时可以把这一结构映射给网络中的其它空间。对隐喻意义的产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合成空间中的层创空间,该结构是在一套优化原则的指导下经过组合、完善、扩展的过程形成的。

对于隐喻性谚语,我们不能单从字面来理解其意义,要透过字面挖掘更深刻的引申意义,这一过程即有隐喻的运作机制,也有概念整合理论的运用,二者是兼容的。比如,前面说到的谚语“胳膊不向外曲”源领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领域时,在其心里空间已建立了小概念包,这个概念包即是以前的输入空间所不存在的,在这里指人际关系。然后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组合结构从输入空间映射到合成空间,即人对这种社会关系的识认,自己人要向着自己人。

三、心理表征理论

根据Vega-Morene(2001)的观点,大部分熟语作为一个复杂的概念储存在大脑中,其中包含三种信息:语言的、逻辑的和百科的。例如,“树正不怕影子斜”。

概念地址:树正不怕影子斜;

语言信息:主谓关系、音位特征;

逻辑信息:与概念有推理性的联系的;

百科信息:包括该谚语所涉及的语源信息等。

语言信息包括熟语的句法和音位特征,它告诉我们谚语怎么读和句法上是如何构造的。逻辑信息包括与谚语直接相关的一些概念。谚语编码了复杂的概念表征,与谚语字面义是不能对等的。谚语的逻辑信息不能穷尽谚语的意义,而只是指向谚语与其它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如谚语“树正不怕影子斜”就与“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有逻辑上的联系。百科信息包括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由于说写者逐渐与谚语长期地接触而产生的。谚语常常包括以框架为形式的信息或为这些框架提供了直接的联系。例如,“树正不怕影子斜”包括一些直接的意义(字面的意义),另外也包括关于“树正不怕影子斜”的常规场境的文化和个人的信息和其语源信息等。

心理表征和隐喻认知机制是密切相联的。隐喻把谚语从其初始的来源认知域(谚语语源信息)扩展和抽象到其目标上去(谚语的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当然,有时由于谚语从初始的来源认知域到目标域的抽象程度不高,因此在使用和理解谚语时,来源认知域中所包含的信息还发挥着作用,为谚语提供了心理图象,使其具有形象性。

从认知学角度看,隐喻性谚语发生语义转移的时候,其以上三种机制隐喻、概念整合和心理表征互相作用,产生引申意义。隐喻性谚语在谚语中占有大多数,其隐喻语言也是正常语言的一部分,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隐喻性谚语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语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丰滔.谚语[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4]邢霞.认知熟语中的隐喻[J].修辞学习,2002,(6).

[5]徐志民,刘裕莲.歇后语与隐喻[J].修辞学习,2005,(6).

[6]张少芸.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J].修辞学习,2003,(2).

[7]孙亚,刘宇红.《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评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