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在科技教育领地的校园气象红旗

2009-04-07 03:24高迎新任咏夏霍劼芳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科技教育气象校园

高迎新 任咏夏 霍劼芳

【摘 要】“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命名是落实与实施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领》、《科学普及法》的一项具体措施。它有着很高的科学要求和严格的标准条件。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仅经过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就摘取了“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桂冠。因此,科技中心的思想、措施、行为、精神等大有给从事科技教育的同行们提供参考与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科技教育 校园 气象

2008年11月15日,大连市气象学会通过传真,给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传来了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关于命名第二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的文件。文件命名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为第二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自2007年1月以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已经命名了两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共计八十多个单位。其中,教育系统单位挤身于全国气象科普教育行列的,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是全国第一例。它就像一面飘扬在科技教育领地上的校园气象大红旗。

“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命名是落实与实施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领》、《科学普及法》的一项具体措施。它有着很高的科学要求和严格的标准条件。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仅经过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就摘取了“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桂冠。可见科技中心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领》、《科学普及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内涵、对“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态势都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对科技教育理念的提炼也相当精到。因此,科技中心的思想、措施、行为、精神等大有给从事科技教育的同行们提供参考与借鉴的价值。

一、匠心独具,精妙塑造气象科技教育载体

科技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来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必须对所使用的载体进行剖析和塑造。气象科学是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载体之一。在科技中心规划之初,就对气象科学进行了剖析,并归纳出了气象科学的四大特点:第一,气象科学是人们身边的科学,它与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人们对气象科学的感觉是既熟悉又神秘;第二,气象科学与中小学各门功课都密切相关,在中小学的语文、地理、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门门都有气象科学的教学内容;第三,气象科学在中小学中的教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基本上涵盖了气象科学的全部基础内容;第四,气象科学工作是一项无穷无尽的永远持续不可间断的工作,而且还拥有一系列严谨而周密的规章制度。

气象科学的这四大特点是其他任何科技教育载体都无法具备的。因此,科技中心在开始筹创之初,就别出心裁地对气象科学这个重要的科技教育载体进行了刻意的塑造。

上个世纪30年代,竺可桢先生将地面气象观测站作为地理学科的课程资源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平台引进校园,为青少年的教育和科技人才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上个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台湾、香港、北京等地的大批中小学校先后将自动气象站引进校园。自动气象站进入校园后,在中小学的科学实验和科技教育中发挥了科学先进的作用。因此,目前我国的校园气象站便有了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和地面气象综合观测站等三种模式。

针对我国校园气象站的发展现状,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校园气象站的装备,在配备了符合国家《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常规、传统的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和先进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基础上,还特意创设了模拟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

模拟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是教育改革和“科技教育”的新生事物,是专门为气象科技教育而设计的教学装备。该站也采用标准的仪器,模拟真实标准的气象观测场微缩在室内进行安装布置的,为中心的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提供直观、科学的教学工具。目前,国内的大、中、小学校还没有类似的装备设施,是科技中心别出心裁的创新之举。模拟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的建立,在客观上就极大程度地丰腴了气象科学教育资源的硬件。

由人工、自动、模拟三大地面气象观测系统组成的科技中心校园气象站,是目前国内首家最具规模、仪器设施最完备的,集科学、科普和科技教育于一身的规模最大的校园气象站。它的创设与构建,不但进一步发展了我国校园气象站的规模类型,而且还完善了气象科技教育载体的功能,突出地展现了科技中心校园气象站独具个性的时代特色和科技中心创新教育理念!

二、处心积虑,创新开发气象科技教育新工具

在完成相对完美的校园气象站设施构建的基础上,科技中心在气象科技教育教学工具上进行了处心积虑的创新开发。

气象科学与教育科学是截然不同互不相涉的两个领域,但气象科学对教育科学的渗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在中、小学中开展气象科学教育也有一百多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气象科学对教育科学的渗透只是在青少年的一些教育、学习读物上穿插了少量气象科学知识;中、小学中的气象科学教育也只是在相关的课本中编入部分气象科学教学内容。特别是我国中小学校园气象站的建设与活动也已经有近八十年的经历,然而讫今为止还没有一本适合中小学生学习气象科学和开展气象科技活动的教材或专门读物。

教材或专门读物是学科教育与学习的重要工具,工具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与学习的效果。为此,科技中心在建站之初就投物力组织人力,在开发与编写气象科技教育校本教材上下了狠工夫。从研习气象科学知识体系人手,从搜集国内多种版本的气象科学教育资料起步,通过精心的钻研,经过艰苦的努力,开发编写出三种不同格式的具有气象科技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

一是教师讲读本,内容涵盖气象科学体系全部基本基础知识。教材参照气象科学专业教材的形式编写成册。这是一本专门用来武装教师,让教师磨刀练枪的基础校本教材。

二是学生学习课读本,是一本专门供中小学生接受气象科学教育、学习气象科学知识、开展气象科技活动的通俗校本教材。教材采用知识流动式的思路,峰回路转式的构思,分块结章、章章粘联、承上启下的模式编排成册。教材用“气象与人们的关系”点题,从“天气预报”入手,引出“现代化的大气探测手段”,传播“气象台站”知识,传授“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分析“气象灾害”和“防减对策”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气象科学殿堂,通览气象科学全部知识,再牵手带学生回归生活现实的科学教育过程编写,构成了环环紧扣、引人入胜、风格独特的气象科学教育读本。

三是学生活页阅读本,教材将气象科学知识体系切块分页编写,教材的每一页就是一个气象知识的独立模块,若干个独立模块按一定的顺序相联,采用活页的形式组合成册。这本教材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知识模块进行学习。

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创新开发,为科技中心的气象科学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提供了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工具。

三、集思广益,锐意创设气象科技活动新规划

气象科技活动是气象科学教育中最具生命活力的内容,是科技教育中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科学素质最根本的重要环节。因此,科技中心非常重视气象科技活动的实施与开展。

要实施与开展气象科技活动,首先要编制气象科技活动规划,然后运用这些编制完毕的活动规划,实施与开展气象科技活动。科技中心为了编制独特、实用的科技活动规划,多次访问曾经开展过气象科技活动的单位及相关人物,多方参考有关气象科技活动的资料,钻研分析典型的科技活动实例,借鉴各类科技活动的规模形式,在这样的基础上,创设出多种规模、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气象科技活动新规划。

科技中心的新规划从规模类型上分,有大型、中型、小型等;从时间纵向上分,有一周、一月、一学期等;从参与人数上分,有小组、班级、学校乃至全区各校的。各种规模类型的活动项目都是按照大连地区的天气气候变化特点来安排的。这些规划既符合气象科学的专业特点,又遵循教育科学的特有规律。这些气象科技活动规划项目的创设,为科技中心的气象科学教育配制了多把打开气象科学殿堂大门的钥匙,让学生的科学学习转化回归到生活现实。这些新规划项目从各方面去分析都是有新创意的。

比如,编写“天气日记”项目,科技中心把它分为记述性天气日记、静态瞬间天气日记和动态长时间天气日记等三种。记述性天气日记是运用文字描述的方法将一天的天气变化状况进行记述性描写。这种日记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静态瞬间天气日记是要求学生利用数码照相机把天气变化或特殊性的天气现象拍摄下来,再添加一些描述性文字对当时的天气状况进行说明。这种日记可以对学生的多种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动态长时间天气日记是要求学生利用摄象机对一天中典型的天气变化过程进行拍摄记录。这种日记可以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观察技巧、确定性能力等进行综合性培养。

从“天气日记”项目的创设,我们可以清楚地触到科技中心对科技教育内涵的理解与提炼,对科技教育目标的熔铸与打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中心在科技教育发展的浪潮前飞跃,在前进的股道上疾奔。

四、开源灌苗,刻意构建气象科技教育态势

科技决定社会前进的方向,教育决定国家未来的命运,青少年则代表时代繁荣的希望。在“科技教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热点的今天,科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体系、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等都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在这个变革中,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凭着对国际教育改革形势的深刻理解和对我国科技教育发展脉搏的准确把握,创设自己的教育模式,刻意构建开源灌苗式的气象科技教育态势,形成了自己教育的独特风格。充分表达了先时创新的教育理念。

校园气象站和中心的气象科学教师是实施科技教育的源,全区各中小学的学生是苗。在实施气象科学教育时,科技中心采取对全区每一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轮流教育的方式进行;轮流的方法是:一周内的每一天,接纳一所或多所学校中四到六年级中的一个班级学生进行教育,每次教育的时间是六课时,授课的内容是气象科学的基础知识。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轮流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使区内所有就读的中小学生都能接受一次气象科技教育。沙河口区有小学33所、初中18所,区属高中1所,大约共有在校生60000多人,科技中心通过一年半的运转,已有40000多学生接受了气象科学知识体系的教育。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开源灌苗式的教育态势。这样长期的区域性的大范围的灌溉式的气象科技教育在目前国内尚属首例。

五、目标鲜明,精心打造科技教育新品牌

气象科学作为教育内容进入中小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一直把气象科学作为一种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完成,讫今为止还没有人对中小学中的气象科学教育作出过系统性、理论性的研究。科技中心通过一年多的认真探索、潜心研究和刻意追求,虽然没有创立系统性的理论,但却打造出独具时代特色的科技教育品牌。

1.率先将气象科学引入科技教育领地,开创了我国科技教育使用气象科学作载体的先河,为我国科技教育的建设加了砖添了瓦;

2.创设了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多功能的三维校园气象站,把我国校园气象站的建设推上了新台阶;为我国校园气象站的发展竖起了一个里程碑;

3.开发了多种版本的气象科学教育校本教材,在气象科学和教育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宽敞桥梁,为我国中小学的气象科学教育铺设了一条高速通道。同时也给我国科技教育探索列出了一个崭新课题;

4.突破学校的围墙,对中小学生进行大面积地实施开源灌苗式的气象科学教育,在我国尚属首例;这种教育措施实质性地引领着我国中小学气象科技教育的前进步伐,实质性地创立了我国中小学气象科技教育发展的新步骤;

5.“把学生的科学学习转化回归到现实生活”,这种渗透式的教育模式有机地链接了科学知识学习到创造能力提高的全过程,为我国的科技教育开通了一条新航线;

6.第一个挤身“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行列。为教育系统单位创出了全国之最,为我国中小学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做出了表率,为我国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领》走出了踏踏实实的一步。

科技中心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情,凭着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思维,在短短一年多的办学过程中,就打造出独具时代特色的气象科技教育品牌。这实质上也就是打造品牌的品牌。

六、喜结硕果,在科技教育领地上树起校园气象红旗

科技中心打造出独特的科技教育品牌,就象在我国科技教育的领地上树起了一面校园气象教育的红旗,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各界的关注:

中国气象学会科普部部长、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省教育厅师训部领导、省督学、辽宁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任、大连市委书记、大连市常务副市长、市教育局局长、市区科协领导、沙区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等各级领导都曾先后到科技中心视察、指导。对科技中心所进行的气象科技教育予以充分的肯定和极大的鼓励!

广大的新闻媒体也予以极大的关注,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大连电视台、大连教育网等都曾予以报道,大连日报、大连晚报、新商报、半岛晨报也曾多次报道。《辽宁教育》杂志还刊登了介绍我们中心的长篇文章,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科技中心作为沙河口区气象科技教育的窗口,也曾吸引许多来自国家、省内外的多个教育代表团曾来参观访问:盘锦教育代表团、广东佛山教育代表团、盖州教育代表团、鞍山教育代表团、大连市各县市区教育局主管领导、各素质教育中心代表团等多个团队来我中心参观学习交流。把我们的气象科普教育经验传播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

2008年12月19日,“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隆重举行。教育部门、气象部门和科协系统的各级领导和各新闻媒体云集一起出席仪式。大连市气象学会秘书长宣布了《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关于命名第二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决定》,理事长与沙河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共同为科技中心被命名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揭牌。鲜艳的红绸裹着金黄的铜牌,铜牌在艳阳下闪光,红绸在微风中飘舞,就象飘扬在科技教育领地上的校园气象红旗。可以坚信,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这面校园气象大红旗一定会在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这块领地上越飘越鲜艳!也可以坚信:在我国中小学科技教育这块领地上会飘舞着越来越多的校园气象大红旗!

猜你喜欢
科技教育气象校园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探究如何利用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
科技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打造“三有”宣传特色营造浓厚科技氛围研究
初中科技教育中优化教学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