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兆蔚
摘要:随着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到来,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相继出现能源、原材料短缺,这为西部地区资源依托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循环经济克服了传统经济理论割裂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弊端,要求以与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西部开发
中图分类号:F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2-0070-02
1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现状
西部地区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关键地区,其生态环境质量对中国动部乃至东亚地区的环境都有重大意义。西部同时又是中国‘资源与能源的战略基地,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也是全国长远利益的需要,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是本世纪我国能源以矿产资源的接替区域。在西部地区发展采取什么样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不仅事关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事关西部地区能否成为我过经济提供更为长远的资源支持,事关全国二十一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由此可见在西部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式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持续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这为我国和西部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各级领导和企业管理者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环境等各项工作中,把发展循环经济变成企业、政府和公众的自觉行动,使之成为新时期环保重点工作之一。
在这一共识之下,循环经济在西部各省区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在西北,陕西建立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点,仅在韩城龙门循环经济示范园,目前就已形成了8个产业循环链条,每年循环利用废水1.52亿吨,富余煤气和工业尾气22.8亿立方米、固体废物32,9万吨,循环利用产值13.2亿元;甘肃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正在100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工作,还准备建立50户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也积极推进盐湖化工和盐碱化工、有色金属尾矿和硼化工、盐碱化工和煤化工等产业间原料、产品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西南,成都积极探索将各类“废物”循环成能够再次利用的“资源”,为了减轻秸秆焚烧污染问题,该市引进秸秆中密度人造板生产线,每年以麦秸、稻秸为原料能够生产10万立方米的人造纤维板,可代替原木32万立方米,相当于保护森林30万公顷;作为我国首家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贵阳不仅完成了全国第一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总体规划,还制定和施行了全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地方性法规,启动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贵阳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2发展西部循环经济的模式
2.1西部目前初现5种循环经济模式
全省动员型。云南省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省重点企业、行业和区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并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和推进10个重点行业、30个工业园区和7个工业基地的发展建设,同时抓好200个村庄、1万户农户循环经济示范。
重点地区带动型。陕西省在矿产资源开发相对集中的陕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青海省拟将柴达木盆地建成循环经济试验区。
城市驱动型。贵阳市是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生态试点城市,贵阳市设计了八大循环体系。内蒙古乌海市围绕建成内蒙古氯碱煤焦化工业基地的目标,积极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出现了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
园区驱动型。在青海省西宁市的甘河工业园区,以西部矿业为主的一批企业从项目的引进、产品开发、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都注重推进循环经济模式。
企业驱动型。典型的有广西贵糖模式、内蒙古包钢模式、新疆天业模式和四川天原模式等。其中,尤以广西贵糖模式最为出名。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出6个系统来综合利用各类排放物质。
2.2西部地区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应当积极坚持以下的战略方针
(1)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重要战略措施,以科学发展观以及循环经济的理念统筹区域开发战略、政策、规划和计划的指定和实施。
(2)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三原则指导自然资源的开发,要根据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加快和生态环境影响加重的情况,在依法开发、合理利用和有序发展的基础上,应当把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放在优先的位置,从资源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采取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措施。
(3)把循环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密切结合起来,要根据西部地区原材料加工仍将在产业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工业污染压力仍将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优先在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建材、轻工等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行业推进循环经济的试点和示范工作,特别要结合各地方重化工业升级换代的进程,有效提高企业和企业之间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综合防治的水平,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园区。
(4)从西部各地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各种适合本地情况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不仅要探索发展企业、工业园区、城市等层次的工业、城市形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更要在总结、深化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上,探索发展农户、小区域(小流域)和村镇层次的农业、农村形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循环经济发展同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有效的结合起来。
2.3西部发展循环经济要把握地区优势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能矿资源优势。只有加大对能矿资源特别是对蕴藏量大、具有开发价值、经济效益高的能矿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水电、有色金属、化工原材料的投资开发力度,加快对相应产品传统生产技术的升级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就能促使能矿资源开发成为西部产业中的龙头老大。
二是特有的农牧业资源。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比较艰苦,气候比较特殊,发展特色农业和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三是丰富的旅游资源。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品位,独具特色,通过开发,建成一大批有规模、上档次、高水平的集休闲、娱乐、健身、探险、回归自然、文化追踪、科学考察为一体的多功能的旅游景点。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通过各地区因地制宜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汽车、电子产品、通讯、飞机等,特别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可实现区域间社会生产力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新格局,带动西部地区产业的加快发展和更新换代。
3发展西部循环经济的途径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经济发展模式,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对此还缺乏必要的了解,特别是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不深不透。因此,要以宣传教育人手,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等活动,使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形成各级领导思发展、人人议发展、行行谋发展,全社会关心、支持和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更要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要有舍弃当前利益而谋今后更大发展的胸怀、胆识和决心,绝对不搞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政绩工程。
(2)要加强领导,搞好规划。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西部各省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专题研究,要科学编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把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长短结合,稳中求进,实施有规划,发展有方向。
(3)科学技术是建设循环经济的决定性因素。西部各省区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相关理论和科技发展的研究,使循环经济的发展得到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通过研究开发和推广无害低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投入少、产出高、污染低、效益好的目标。
(4)要积极稳妥地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它的发展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将不达。要像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一样,走“先试点、再推广”的路子,从点到面,先易后难,稳步推进。通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懈的努力,逐步从企业层面上以节能、降耗、减亏、增效为特征的清洁生产性的循环企业发展成为区域层面上的通过建立产业生态链,形成以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为特征的生态工业网络,最后发展成为在生产的各个行业及社会流通服务、消费领域形成产业链,使废旧物资得到反复利用和再生循环,让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的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的循环经济,积极创建绿色社区、绿色村镇、绿色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市、生态省,最终发展为循环型社会。
(5)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一要建立政府奖励政策。如资源回收、工艺创新等奖励政策,提高群众回收有用物资的积极性和企业技改的积极性,通过减少资源消耗来实现对污染的防治。二要建立政府优先购买制度。通过依法干预各级政府的购买行为,促进有再生成份的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三要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6)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在工业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积极探索和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在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包括企业绿色会计制度、政府和企业的绿色审计制度和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全面客观地评价经济发展状况。同时,还要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各级于部考核体系。积极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失及环境保护效益计算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工作。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7)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的产业政策为先导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必须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8)探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应用足用活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尽快建立健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生态学原理制定完善工业园区入驻项目环保准入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等,把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簇群的培育纳入到生态产业链之中。结合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方面,对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给予大力支持。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排污收费,特别是要运用经济激励和惩罚等经济杠杆,推动企业开展清
(9)从西部各地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探索各种适合本地情况的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不仅要探索发展企业、工业园区、城市等层次的工业、城市形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更要在总结、深化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的基础上,探索发展农户、小区域(小流域)和村镇层次的农业、农村形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循环经济发展同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有效的结合起来。
(10)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三原则指导自然资源的开发,要根据西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加快和生态环境影响加重的情况,在依法开发、合理利用和有序发展的基础上,应当把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放在优先的位置,从资源开发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采取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措施。
循环经济在西部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人民的共同努力,西部地区的居民要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减少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生产与消费,如宾馆的一次性餐具等。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节约用水,注意绿化环境等。只有把这些都落实了西部循环经济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