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四字经”引导返乡民工走上创业路

2009-04-01 07:42刘学军
群众 2009年3期
关键词:典型农民工培训

刘学军

我们淮安市淮阴区作为劳务输出的大区,全区89万人口中有近20万人常年外出务工。占劳动力总数近六成。外出务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近一半。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生产生活因此也成为淮阴区委、区政府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返乡农民工数量迅速增多,我区在积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因势利导,突出唱响“早”、“实”、“深”、“亮”四字经,激发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引导他们走上创业之路。2008年全区新增回乡创业人员150多人。创办各类企业、养殖场110多个,带动当地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就业近2000人。

抢抓一个“早”字,做好基础工作引导返乡农民自主创业

农民工在外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技能、积累了资金,有一部分人内心一直存在返乡创业的愿望。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极大影响了外出农民工的就业,导致一些人员提前返乡,但也给其中原本就有创业意愿的民工提供了契机。对此我区见势早、引导早,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引导有条件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一是创业动态早调查。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和苏南发达地区部分企业停产歇业,一些外出务工人员提前返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及时组织人员深入村组。逐户调查。重点对返乡人员之前从事的行业、掌握的技能和特长以及返乡原由、创业动态进行登记汇总,为有针对性的研究制订引导政策奠定基础。二是创业环境早营造。在2008年9月份全区就组织部署了新一轮全民创业创新工作,大胆提出法无禁止即可行、勇于创业即扶持、发展有功即重奖,出台了鼓励全民创业的32项优惠政策,鼓励百姓人人创家业、干部个个创事业、企业家家创大业。在全区上下掀起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勇于创业的热潮,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营造了政策和舆论环境。三是创业平台早建设。结合全区正在实施的贫困户“脱贫”、村集体经济“破零”、乡镇财政“超千”三大工程,进一步推进区镇创业平台和村级创业点建设,在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钱江创业园,目前已经建成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在乡镇工业集中区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其中王营镇海英创业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利用闲置的村部、校舍,由镇村出资改造,优先出租给有一技之长的返乡农民办企业,一形成村级创业点,目前已建成15个村级创业点。此外,还结合创业孵化工作,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返乡民工创业提供平台。已建成5个创业孵化基地,其中鞠通路便民小吃城吸纳创业人员30多个,带动就业156人。

突出一个“实”字,开展创业培训引导返乡农民自主创业

对有一定的资金基础、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围绕市场需求,努力增强创业培训的实效,引导他们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一是树立信心,鼓实干劲。创业需要实力更需要勇气。我们把树立信心作为创业培训的首要课程,帮助返乡农民工正确判断经济形势,客观分析返乡创业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同时宣传家乡的发展变化、出台的优惠政策,推介一批返乡民工自力更生、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树立他们创业的信心,引导返乡农民工尽快由“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角色转换。二是提高技能,做实培训。创业需要激情,也需要技能。我们采取与民办学校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2008年,我们共开展面点培训6期、培训126人,开展美容美发等专业培训23批、培训1250人,开办创业培训11期、培训175人,已有30多人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三是加强指导,选实项目。创业不可肓目上马,需要选准项目。我区发挥创业孵化工程领导小组、创业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和创业指导中心作用,对有创业想法的返乡农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和我区的实际选准创业项目。引导他们立足农业资源,发展高效农业,开发生产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技推广、包装储运、贸易营销、农资配送等农业产业化配套服务企业,在运输、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领域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等。

围绕一个“深”字,注重宣传造势引导返乡农民自主创业

人人关心创业、个个支持创业的大环境,是增强返乡农民工投身创业的重要动力。我区在深度宣传,营造声势上下功夫,努力形成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浓厚氛围。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区电视台、报社开辟了专栏,专题宣传返乡农民工创业。深入到所有乡镇和相关部门进行采访,挖掘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先进做法,宣传创业典型。二是加强政策宣传。省市在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方面出台了一些积极政策,区委区政府也出台了更加宽松的政策,从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资金扶持、给予税收优惠等方面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我们一方面积极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另一方面加大对区级文件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知晓率,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做好政策引导。三是加强典型宣传。对创业成功典型我区不仅进行宣传、给予奖励,还让他们在政治上有地位。推动他们成为带动周围群众创业的典范。例如,徐溜镇返乡农民工赵传轩创办足球厂带动周边群众致富,被选为区人大代表;新渡乡返乡民工卞中海回乡利用原蚕种场小学存量资产,投资约2007Y元兴办了新型建材厂,年销售额8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43人,工人平均月工资达1200元,卞中海因此被选任为朱集村党总支村办企业党支部书记,带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打造一个“亮”字。塑造创业典型引导返乡农民自主创业

典型就是示范和导向。我区着力打造创业亮点,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工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重点培塑三类典型:一是合作社创业典型。我区制定了发展生猪、蔬菜、家禽三大十亿元级产业规划,鼓励建立形式多样的合作社,带动农民从事高效规模农业。2008年,全区新增农业合作经济组织712个、农民经纪人2200人,带动新增设施蔬菜4.8万亩,新增下头猪场50个、万只禽场163个,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由返乡农民工回乡创办领办。二是特色产业创业典型。同绕我区的传统特色产业,在养殖业等行业培塑典型。2008年6月,新渡乡帮助返乡农民工胡金州、庄海霞夫妇新建了占地10亩年出栏30万只的肉鸡养殖场,仅半年时间就带动当地5户村民兴办肉鸡养殖场,带动就业30人。丁集镇具有肉鸽饲养传统特色,利用这一优势丁集镇返乡农民丁郭春梅投资50多万元,新建了康泰种鸽场,年可产白羽王种鸽10000只。三是工业企业创业典型。王营镇优先出租厂房3000平方米,帮助返乡青年钱静创办高盛皮革制品公司。公司投资了160多万元,购置了200台工业缝纠机及配套生产设备,生产劳保手套、劳保服装、皮革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年生产规模可达20万打,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等国家,年销售可达10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公司还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308人。类似高盛皮革公司南返乡民工创办的丁业企业,全区已经发展到30多家。

责任编辑:尤健

猜你喜欢
典型农民工培训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