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旭
常常听朋友诉苦,说家有两三岁的宝宝,简直就像有个小破坏分子,玩具乱成一团,家里的小电器、遥控器被摔的摔,拆的拆,连音箱的振动膜都被小手指头给按扁了。真是让傲父母的哭笑不得。
壮壮扔玩具——逗你玩
壮壮在床上正玩得高兴,一看见爸爸给拿来一个新玩具,特别高兴,伸过小手就要,三下五除二就拆开包装,拿出一个崭新的变形金刚。没想到刚玩了几下,变形金刚就掉在了地上。壮壮爸急忙帮着捡起来,递给壮壮。可是不一会儿,壮壮竟然故意把玩具扔到地上。如此几次,壮壮爸有点儿生气了,告诉壮壮别扔了,可是却屡禁不止。看到孩子乐此不疲,壮壮爸说教无果,于是不再管捡玩具了。壮壮见爸爸不再“合作”,哭了起来。壮壮爸更生气了,说:“给你什么你都破坏,看,都摔坏了!以后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孩子听了,于是哭得更加厉害。最后还是壮壮妈跑过来解了围一一把孩子抱走。本来是件高兴的事,最后竟成了这样,很令人苦恼。
“你说我家壮壮这是怎么回事?小时候挺听话的,好容易长大了些,怎么变成了一个破坏王?而且他是故意搞破坏呀,这是为什么呢?”无奈,壮壮妈向心理咨询师求助了。
心理咨询师解谜团之一
“依您看,宝宝是有意‘破坏,还是无意玩耍?”
壮壮妈说:“有时像有意的,有时又像无意的,我也很难确定。”
原因分析:壮壮妈反映的是客观事实,的确是这样。一般来说,宝宝的这种破坏性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大类。无意破坏的行为主要出现在年龄比较小的、像壮壮那样两三岁的孩子身上。如递给孩子一件新玩具,他接过去刚刚摆弄就手一松,玩具“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坏了。这个时期的宝宝由于反应协调机能还很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上肢肌肉和手的力量不够大,手指握力小。经常会有拿不住的情况出现。所以他们的“破坏行为”主要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
解决办法:对于宝宝的这种无意破坏,主要通过一些生理和心理训练来解决。如用不易摔坏的木制玩具或塑料玩具教宝宝分别做单手、双手抓握动作,训练上肢肌肉的力量;如让宝宝穿珠子,用铅笔、蜡笔画画,涂涂写写等,训练宝宝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用塑料杯盛水,让宝宝捧着慢慢行走,要求水不洒出来,训练宝宝的注意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看见宝宝的无意破坏行为会大大减少。
心理咨询师解谜团之二
宝宝第一次摔玩具极可能是“无意破坏”,而第二次及以后摔玩具就属于孩子觉得好玩,在跟爸爸玩游戏,只是爸爸不喜欢这种玩法。
解决办法:建议以后爸爸给宝宝买类似玩具时,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玩具上,如把变形金刚变形,告诉孩子怎么玩,让宝宝觉得有意思,他就会对玩具本身感兴趣,而不是觉得他摔、爸爸捡有意思了。还有,如果第一次摔后,爸爸捡起来,拿着玩具假装很疼的样子,告诉宝宝,玩具觉得很疼、很伤心、要小心,宝宝就会明白,会小心了。这样即使有无意破坏行为,也会减少或避免宝宝的有意破坏行为,还能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心理咨询师解谜团之三
壮壮妈还有一些困惑:“有时候,壮牡本来很喜欢的玩具,玩着玩着,就把玩具摔坏了,或者拆散了。这一定是有意破坏。喜欢的玩具还要有意破坏,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有些孩子想“破坏”玩具,只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些漂亮好玩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做成的,或者就是想了解玩具里面到底有什么。因为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只了解玩具外表,但他们不知道怎么打开玩具,所以有时候会使劲砸玩具,然后想研究隐藏在里面那些让他感到神秘的、不知道的东西。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虽然是一种有意破坏,却是智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是对新事物或不懂的事物进一步探索的过程。
解决办法:对于孩子这种破坏玩具的行为,父母要理解、关心,并支持孩子的这种好奇心,鼓励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比如给孩子买一些能够拆装的玩具,可以提前演示给孩子看,耐心回答孩子提出的关于玩具的问题。如果孩子稍大一点儿,比如四五岁以上,可以给他准备一把小钳子、小螺丝刀等比较安全的小工具,让他们自己拆拆装装,亲手了解玩具的构造。前几次最好由家长示范,或者和孩子一起动手,毕竟这是孩子从没做过的事情。这样既促进了亲子关系,又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带动孩子主动探索的积极性。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个未来的发明家或工程师呢!
给家长的小提示:
也有的孩子,他喜欢的就抱着,不喜欢的就摔掉。因为孩子太小,还不懂事,需要慢慢地引导,让他逐步懂得破坏不是个好习惯,爱护玩具才是好孩子。
出于安全考虑,一般父母都会把电器放到比较高的地方,以防宝宝不小心触碰。即便如此,也难免有的孩子会爬高去破坏家里的小电器。可能宝宝是出干好奇,比如:喇叭为什么会出声?里面是不是有人?他会用小手指头捅捅看,人在哪里?还出声吗?这是孩子美好的好奇心。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耐心地告诉他:喇叭发出声音,不是有人在里面,捅坏了就再也不出声了,就像电视机,看着里面有人,实际上后面什么也没有。所以要爱护,不可以随便乱捅。
如果发现孩子有破坏行为出现,请家长先要分清是“有意破坏”还是“无意破坏”,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循循善诱,解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谜团,避免形成某些破坏习惯,成为缺点。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的破坏行为采取批评或责骂的办法,更不要打,否则不但会冷却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扑灭孩子的求知欲,还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