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是与文本对话的有效方式

2009-04-01 06:38孟凡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3期
关键词:评点文本文章

近几年,各地的教材改革纷纷突出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突出人与文本的对话。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变革,基于优化语文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一种人与文本的对话方式——评点法。

评点法是中国传统的阅读鉴赏法。古人云:“读文无批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已也。”如脂砚斋批注《红梦楼》,金圣叹批注《水浒传》,毛宗岗批注《三国演义》等,其中很多批注评点切中肯綮,见解独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古人的评点属于层次较高的文艺批评范畴,我们所谓的“评点”,则人人皆可为之,人人皆应为之。“评”是指对课文内容和写法作简明扼要的评议赏析;“点”是指圈点勾画;“评点”就是指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中的关键语句、精彩片断、语言特点、艺术手法、思想内容、层次结构等有独特的体验之处、佳妙之处进行圈点勾画,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解。其做法一般是在字、词、句间作点,在层次段落间作评,边读边点,逐段加评,品评文章思想内容或词句、篇章、写作方法的优缺点,点评、解释名物典故,简明扼要地指出文章思想和表达形式的要点和特色。评点法一般是要言不烦,一语中的;还可以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发表个人见解。

评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式,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三篇文章皆以样板的评点,作了示范:在阅读鉴赏过程中与文本、编者对话,思之所至,由感而发,信手拈来,把对文本言语形式之美的品评、揣摩等林林总总的阅读所得、所感、所疑用简明扼要的语句记录在(评点)在书眉页侧,与正文相映成趣。评点随文本生成,这种评点法,体现了“在只言片语中立论”的中国思想文化特色。

归纳起来,评点法有三点好处。

⑴评点法符合语文新课改的精神。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与文本之间的多重“平等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而“评点法”注重个性化阅读,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⑵评点法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也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依据,张扬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方法。评点法讲究的是过程体验、对话交流,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克服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被动收听的毛病。

⑶评点法有利于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掌握整体阅读规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语言能力,阅读经验,应用略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从整体阅读中,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从整体内容系统中去分析文章局部。

合理、有效地使用评点法,要注意五个问题。

1.评点要以文本的整体把握、理解为基础。这里的整体把握,既包括对选文的把握,也包括对本专题的整体性感知。评点要有一个笼罩全文甚至全专题的统领性思想,才能保证评点时不至于在某些枝节问题上旁逸斜出,偏离文旨。

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局部的理解是建立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的,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

比如《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评点时如果学生对课文定位不准,很可能对文中有关月亮的描写,大感兴趣,于是就把理解的重心转移到古今中外对月亮的诗文中去了。若就单篇来看,这样的引申和拓展也未尝不可,但是就文本的文旨和本专题的人文话题来看,“思乡”、“归乡”才是正题,月亮只不过是作者借助的一个抒情意象,就像《想北平》中老舍借助北平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那“温和的香片茶”、“带着霜的玉李”等等这些带着乡土味儿的旧物,来寄托自己的思家之情一样,如果学生把兴趣的重心移至老北京的民俗风土上,热热闹闹地评点起自己的家乡特产来,那自然是完全脱离了专题的人文话题了。

2.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评点,主要在一个“点”上,即宏观考虑,细处下手。评点常在细微处感受和发现,评点的对象常在于语句,甚至个别词语。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内涵,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如所谓“文眼”,就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在评点时就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评点局部。

如学习刘亮程的散文,他的散文中一向充斥对生命的关注,而这种生命意识在文中表现得很具体,具有日常生活化,作者对它们的书写是细致入微的,有着太多的细节。这样的散文在评点时就需要小处落笔,大处着眼。如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评点:许多事理总是要经过人生历练和心灵思考才会明白,等到明白时,时间的流水已经带走了许多的东西,所以人生常有遗憾。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评点: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对象来证明自己的。证明来自于他人,来自自己生活的地方,来自于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些都是人生命的痕迹。

3.评点的重点多在内容上,但表现内容的形式(技法,手法,修辞等语言的表现形式)也不应忽视。文章的美、文学的魅力与其表现内容的形式是密切相关的。恰当的表现内容的形式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从而使文章表情达意更为深刻,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评点这些表现内容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如从修辞手法入手。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双关等,这些修辞的使用为文章添色不少,因而可以通过作者所选用的修辞手法来理解文句用意。如:对吊灯作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韩少功《我心归去》)——评点:细节描写“见微知著”。运用夸张更形象表明作者在异乡的孤独无聊。无聊至极的举动,写出了作者无所事事的要发疯的感觉。

如从文章结构入手。有的文章开门见山,有的文章却曲径通幽;有的文章开头和结尾各具特色,有的文章结构严密、完整匀称,有的文章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有的文章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例如: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上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韩少功《我心归去》)——评点:描写物质环境的优裕,为下文做铺垫。

4.评点要能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不容否认,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调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感性经验和知识去感知、理解文本,经过思维加工,产生认识飞跃,最后组织成完整的文本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强调了学生感性经验的参与。但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些文本涉及的文旨或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学生的感性经验,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如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

很多教师反映“月是故乡明”这个专题不好教,因为很多学生根本没有长期生活在外地的经验,哪里来的“思乡之情”?哪有什么痛苦可言?但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解读选文的话,就会让学生明白:作者思念的这个“家”,不是“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具象的家(曹文轩《前方》),作者思念的这个“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韩少功《我心归去》),它不是让我们遮身避体的物质家园,而是我们所有人让心灵有所归宿的精神家园。

在家的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因为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和满足按捺不住的虚荣心;而离家的人呢,即使身在法国一幢雅静的别墅里,也还是要吟唱“我心归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在家的人还是出门的人,只要他的心不属于他身体的所在地,他就是精神上的“飘泊者”,而这些“漂泊者”的“收容所”,就是他们所要找寻的精神家园。

学生今天坐在课堂上,努力学习,不就为了有朝一日能找寻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方精神热土吗?他们真正挥洒热血和激情的地方,不是今天身在的教室,而是明日彼岸的那片精神家园啊。学生们的自身体验中肯定不乏身在此岸、心在彼岸的经历,所以,教师引导好了,学生还是很能够和作者产生“月是故乡明”的共鸣的。写下这样的共鸣,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评点吗?

5.评点应倡导反面质疑。北宋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质疑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途径。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究知识的生动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学生在积极思维、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就已突破了思维的惰性,发展了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为提高创造力奠定了基础。

如《记念刘和珍君》第七部分第一段:“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评点:三个“一是”不能统一到整个的一句中。前两个“一是”是一层意思,就是“当局者”与“流言家”坏到“出于我的意外”;第三个“一是”是对中国女性的赞扬。从结构上说,这段话承上启下,据前后内容,应写成:“……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然而使我欣慰的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这也出于我的意外。”

正如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强调: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而且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艺术是开放的,随着不同读者参与对话,同一部文本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评点法,一种与文本对话的有效阅读方式。

孟凡军,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邳州。本文编校:左晓光

猜你喜欢
评点文本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翻译擂台(116)评点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