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2009-04-01 04:32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

刘 让 陈 倩

摘要:高校的安保工作是高等学府中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是就目前来看,高校的安全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有来自学校外部的,也有来自学校内部的。文章对当前高校安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安全保卫;网络安全;校内治安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3-0243-02

高校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的场所,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同时,安全稳定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高校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目前,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已进入关键时期。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高等学府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保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园区快速兴起与管理模式不成熟的矛盾

高校办学方式、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等方面较之传统有很大的变革,其管理模式是全新的,与传统、单一的高校办学方式相比存在许多区别。如后勤服务全面实现社会化,教学、生活管理相对分离,易造成对学生管理的脱节;园区内不同类型的高校集中建设,综合布局,各高校学生集中居住,形成学生同进不同出,同室不同班,同楼不同校的复杂格局,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二)网络安全问题形势严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校园网的完善,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给学生带来大量信息和方便的同时,也为非主流意识和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一些不良思想、观念借助互联网侵袭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色情、暴力网站并存,学生在不良网络环境下易形成暴力、淫秽思想倾向,淡化了学生责任感和道德意识,这些都对高校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危害。

(三)校园周边环境复杂

一些当地的犯罪分子把高校作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场所,明目张胆地到校园寻衅闹事、调戏女生、敲诈勒索、偷盗抢劫财物;周边的餐饮、娱乐网点以学生为盈利对象布满校园周围,打架斗殴、敲诈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危害师生校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校园的安定。

(四)校内治安形势产峻

1.办学规模层次不断扩充。一些高校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办学规模和层次,生源复杂,有并轨生、自费生、函授生、夜大生、进修生等。学校规模和层次的扩充,无疑加重了保卫工作的负担。

2.校内“四工”人员大量增加。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方便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些部门聘请打工人员以至校园出现了大批的临时工、合同工、建筑工、季节工。这些人员流动性大最难管理。有些人员利用在校园做工机会,在校内作案。这使校内的保卫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3.教育对象条件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行李已由过去简单的被子铺盖增添进了收录机、自行车等贵重物品,少数学生还自带了高档的计算机、电视机和手机等消费品。这些物品相应地成为犯罪分子作案目标,增加了保卫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4.固定资产及科研、教学设备逐年增多。有些学校接受了国外贷款获得了一些高技术仪器设备。这就对高校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五)学生普遍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安全防范意识较差,自我防范能力较弱

大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育滞后;个性趋向定型,但可塑性大;智力接近高峰,但尚未完全开发;社交需求强烈,但经验不足。目前,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多在20岁左右,这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安全问题的多发期。新一代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于社会的复杂知之甚少。独立面对社会时,在安全问题上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留下种种影响安全的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往往又不知所措,处置不当,危害加重。

二、解决问题的管理对策

(一)建立规范、统一的制度

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提高对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组织制定好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校园的一般性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为:安全管理的目的、范围、管理内容、检查制度、评价标准、责任迫究等。对于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内容为:突发性事件后果的预测、辨识、评价;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应急处置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应急处置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

(二)建立健全信息工作网络

广泛收集内幕性、预警性情报信息,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的要求,超前工作、超前化解,掌握主动权各院部、处室要成立信息员小组,明确工作职责。一要根据大学生周期运转规律,信息员对象重点布建在大三、大二两个年级,大一的同学适量配置。二要收集社会敏感问题和国内外重大事件在校园和师生当中的反映。收集的信息情报要一情一报,力争准确可靠。对突发事件,要切实注意信息的时效性、快节奏。发现苗头,迅速上报保卫处。

(三)大力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秩序

公安机关要会同文化、工商、城建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的网吧、影视厅、游戏厅和歌舞厅等经营网点进行清理整治,对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要坚决予以取缔。

(四)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就是信息机制。学校应建立畅通的多样化的反映诉求渠道。除日常保卫处收集的信息外,主要依靠全校师生,依靠党团组织,把信息反馈工作渗透到学生的班级宿舍。把各种渠道反映上来的信息,定期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处理,立足及早发现,抓苗头,把各类矛盾和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

(五)做好师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咨询是高校抓好安全保卫的基础

高校保卫和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师生的法制观念、国家安全观念和治安保卫的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法制、安全观念教育,通过教育,使全体师生学法、知法、守法,养成遵纪守法的观念,对消除校园内安全隐患,有着积极作用。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医生、心理咨询专家,通过心理释压和心理疏导,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甚至是轻生和犯罪。

当今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高校的保卫事业不能被时代的步伐抛下,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分析保卫事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管理水平,勇于接受新事物,针对新情况、新形式、新特点,高校保卫工作必须领先一步,具有超前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校园的安全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团结、友好的高校氛围。

参考文献

[1]罗丽南.高校保卫工作及其激励机制现状的调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

[2]吴芳,张伟峰,吴凯.高教园区安全稳定工作初探[J].怀化学院学报,2007.

[3]徐弘,任性遂.构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

作者简介:刘让(1981- ),男,河北人,华北电力大学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陈倩(1981- ),女,河北人,华北电力大学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知多少?
新形势下的特种设备网络安全防护探讨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思考
设立网络安全专项基金 促进人才培养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