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倩
摘要:文章就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为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式;次贷危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3-0047-02
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611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发严峻。高校毕业生是新增劳动力中的优质资源,是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希望所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政府与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人数大幅度上升,创历史新纪录
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长52万。毕业生总量增加的原因有三点:首先是我国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增长;其次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周期相关;第三则是与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政策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就业的人数就逐年上升了。
(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始于2007年4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并最终到实体经济危机的蜕变。不仅如此,次贷危机从美国传染到全球,引发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导致全球就业萎缩,中国就业市场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国家统计局2008年年底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大大影响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增长空间。
(三)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人才培养工作的体系和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也不能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更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毕业生在就业环节的方向性选择。
(四)大学生就业业的基本素质的欠缺
大学生就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即将就业或求职过程中这一特殊的阶段和时期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有相关问卷调查显示,当今高校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就业前最欠缺的素质大致为四类:一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二是承受克服困难的能力薄弱;三是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是不敢肯定的;四是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二、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措施
(一)国家政策支持
为了应对严峻的2009年就业形势,拓宽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商讨推出四项2009年就业政策。
1.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规模。
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的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
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5.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及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
6.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7.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
(二)毕业生本身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扶助大学生就业的前提下,我们的毕业生也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就业。
1.先就业再择业,为职业发展积累人力资本。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获得就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就业环境不是很理想的条件下,大学生也可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中小企业就业,也可以从事灵活就业,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借此积累经验,为今后职业成功奠定基础。
2.提升就业能力增强竞争力。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树立明确的目标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两个部分。专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以及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而市场能力取决于他们向雇主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特别是所面临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3.继续深造度过就业困难时期。经历了金融危机,各地就业市场低迷,就业需求减少,工作岗位不理想,因此,大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一方面增加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一点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尤其重要,另一方面也能够避过劳动力市场不景气时期,期望在两三年之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我们应当抱着一颗热忱服务的心为广大学生做好职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双林,贾玉林,李现科.我国高级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
[2]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www.ejobmar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