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芸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现代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惯例”和传播媒体的双重影响,本文围绕中国现代艺术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弊端展开分析和讨论,并提出探索性解决思路。现代艺术家应重新树立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使现代艺术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现代艺术 审美救赎 发展趋向
我们知道,艺术的审美活动应该是主要表现心灵的创造性活动。但是,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普通的表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很多权利和利益的关系。这些关系有的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霸权关系,有的是经济因素,尤其是处于现代时期的艺术,艺术作品已不单纯是对人类审美性质的心理塑造,而往往成为服从于各类利益集团的专业化指导的社会化的结构需求。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给中国艺术活动和艺术现象带来的变化。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作用下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
世界各国在关注关系着人类共同利益的“全球化”进程中,实际上更关心本国、本地区和本民族的利益,大家各自从自身角度及利益去审视和参与。“全球化”的趋势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科技上,也体现在文化艺术上。由于以超级强国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在推出的“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所谓“文化全球化”、“艺术全球化”。其实都是以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在“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把他们的文化、观念、艺术,甚至社会制度推向全世界,他们认为只有西方的制度、观念、文化和价值才是先进的、正确的和至高无上的,并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信仰和行为。
从艺术的角度看所谓的“全球化”,表面上是打破各国各民族艺术之间的各自界限,加强了人类文明的交流,其实质是“全球化”和“国际惯例”给中国现代艺术进入国际化进行的全面限制,事实上由他们决定了中国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可以进入国际舞台,这往往造成以西方观念来审视和批判中国的现代艺术形态的现象,掩盖了“西方中心主义”,换句话说,就是加剧了艺术交流的不平等。不可否认,再加上国人的“崇洋”心理,所以不管是出于被动还是主动,我国的艺术审美取向往往步西方的后尘。
二、现代科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众媒体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影响
经典的、高水平的美术作品,是用有组织的、非语义性的视觉形式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生活的,欣赏作品时需要读者唤醒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艺术体验,在领悟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联想能力,带着丰富的情感和生活感受,一起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是把艺术作品的外在形象转变为欣赏者自身的审美活动,在审美中获得精神的充实和愉悦,从而实现精神的超越和升华。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中心论”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现代科技传媒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获得信息的机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已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由于接受的信息太多,导致信息不经消化思考就又面临很快的更新。由于惯性的作用,人们更加渴望更多、更快、更新的信息出现。同样的道理,艺术界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个大旋涡,再加上现代经济生活使人们形成了现实的功利的“唯物质论”观点,人们为了追求更高更多的物质享受形成了快节奏生活,人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慢慢的、仔细地品赏艺术的了,即使会参与一定的艺术活动,也是一些快餐式的艺术。
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我们的现代艺术呢?我们如何解决中国代现艺术存在的两大顽疾呢?现在,我们就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要,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是在面对“国际化”问题时应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全球化的艺术交流和艺术融合,于中国而言,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际艺术资源,发展好我们自己的艺术事业,这样才更有利于保持我们自己的独立性,从而增强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当代中国的审美应该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和品质,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创新,而不仅仅只是满足于追随西方的脚步,艺术家应该做到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及现代文化的责任感。在今天,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执着的艺术信仰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和宝贵,中国现代艺术家应在文化自主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文化反思和艺术创作,中国现代艺术的健康发展需要艺术家们完善的文化修养和人格的的独立和升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艺术创作充满朝气、正气和锐气。
其次,我们应该以发展社会文化为己任,不断提高自身审美修养,还要加强对社会舆论的规范和管理。艺术属于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讨论现代艺术,必然要弄清楚中国文化的特点,当代中国的文化系统中包含三种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性质所决定的,是政治经济在文化观念上的反映,又是对现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它和政治、经济相辅相成,它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精英文化是由知识分子阶层创造的,承担着社会教育的和价值规范的责任。大众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当中产生的,它与现代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民文化。大众文化体现了人民对社会生活感受和体验,它更多的是受传媒和文化制造商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它是属于一种受市场经济规则所左右的潮流文化或者叫作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不注重对人生的领悟和对审美的体验,它更像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它是人们工作之余的愉悦和感官体验,由于它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后现代艺术中曾经盛极一时时的“玩世现实主义”、“卡通一代”、艳俗艺术包括各种荒诞怪异的所谓“行为艺术”,这些拥有一定学识和技艺的现代艺术家其实是把本属于精英文化范畴的艺术降格为大众世俗艺术。
在科技高度发达,经济日见繁荣的今天,我们更需要重视和发展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审美导向和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艺术的审美,既是无功利的,又是功利的;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既是情感的,又是认识的;既是审美的,也是意识的;要使人们的需求不仅有物质的需求,更要有精神的追求;使人的需求由仅仅满足于自发的、本能的层次上升到文化的艺术的层次;使人的需求不应只停留在感性的、个人的层面,而应该上升到理智的、社会的层面上;使更多的人懂得不应只满足于一时的快乐和自我释放,而应向往丰富多采的高尚的情感……总之,审美是理性和感性,个体和社会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并逐渐一起走向更高层次的和谐过程。
参考文献:
[1]刘建伟.谁在伤害艺术.东方出版社,2004.
[2]尼吉尔•温特沃斯.绘画现象学.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3]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