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团 农 贵 丹慧芬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从多个视角对新农村建设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进行论述,旨在为各级行政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056-02
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弘扬传统文化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文化构筑为核心,具娱乐、健身、教育、文化传递等功能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在繁荣地方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地方知名度等方面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魅力。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促进区域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创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成为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问题之一。
白裤瑶是瑶族的支系之一,其自称为“瑙格劳”,白裤瑶男人穿白色紧膝五指裤,包白头巾,裹里白外黑绑带而得名。其文化的唯一性、独特性和稀有性,已经突破地域之限,打上了国际化背景的深深烙印,和非洲大陆的老虎族等部族文化一起,成为世界民俗学界普遍认同的古朴文化之一。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支系较多,民俗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热点,其中就有瑶族”。
据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至今保持着原汁原味的生态状况,其以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深厚的民族底蕴在地域文化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并以其独特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白裤瑶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本研究以具“洞天部落”美誉的白裤瑶和新农村建设为社会文化背景,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目前,课题组已经收集相关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文献76篇,新农村建设与体育文化发展相关论文20多篇,查阅关于白裤瑶文化著作10部。并与2008年2月至4月到广西南丹县里湖乡作田野调查,收集了关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第一手资料,并于2008年6月撰写了《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研究》6万字的研究报告)为研究依据,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进行研究。
1 新农村建设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性
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给人类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同文化经过碰撞和融洽而走向整合道路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这份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因此,以中央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为契机,新农村建设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互动发展定有迅猛的发展态势。
2 新农村建设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促进作用
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参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它能促进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从而把地域的演进为世界的,把民族的演进为全人类的。
2.1 有助于挖掘与重塑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
2008年2月19日,我们课题组进驻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次日,我们在赶圩日采访前来赶圩的陀螺王韦永祥。他说,我们这里有一些风俗:(1)在农闲时节,各村寨的瑶民经常三五成群在一起打陀螺、玩石子等。自己到山上去找青钢木回来做陀螺,然后拿到村寨或在赶圩日的时候来打陀螺玩;(2)女追男的风俗,即在赶圩日如女子上街看到中意的男子,随即跑上前去抢男子身上的挂饰或者腰带,如果被抢的男子如也中意改女子则追上前去,晚上女子便和男子一起去约会……但是,由于白裤瑶生活比较艰苦,生活条件恶劣,主要靠种田为生,碰上风调雨顺的年景才基本能解决温饱问题。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新生一代的白裤瑶青年由于受不了贫苦的生活,大都出去打工赚钱,维持生计。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曾一度中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到90年代以来,里湖乡瑶族同胞在党的政策正确指引下,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以前住的茅草房现在变成了砖瓦房,以前走的小土路,现在变成了宽大的石子路。当地人民政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白裤瑶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举办大型春节文体活动和陀螺节比赛。我们听后,感到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价值在于它将为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和白裤瑶胞的交融和整合提供一个巨大的舞台,这对于重塑与挖掘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2.2 有助于巩固与发展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
广西南丹县里湖乡是白裤瑶主要集聚地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交通不发达地区,经过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现在的里湖乡白裤瑶胞们生活比起改革开放前有了质的提高。每逢过节时,每家都能吃上腊肉,三五成群去赶圩。乡政府每逢春节,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同时,还举办白裤瑶传统文体活动,有白裤瑶民族服饰展演、打陀螺比赛、打铜鼓、射击、喇利、吹牛角、对歌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大大的丰富了白裤瑶胞的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娱乐和健身的目的,有助于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巩固与发展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
2.3 可以促进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创新性地使之转为现代型,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绵延。但长期以来,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大多都分散在各地区,不集中,无组织,这就影响了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新农村政策使白裤瑶胞开始思考本民族的发展,这就使得白裤瑶胞逐渐改变了固步不前、保守的观念,开始接受外界社会,开始融入了各民族的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只有融合了各民族不同的思想和理念,才能使白裤瑶更具现代民族性。在里湖乡白裤瑶村寨里,白裤瑶社会许多长期形成的思维观念已经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观念上的变化,正是实施新农村政策的实惠,使白裤瑶内部激发出来的动力,可以预见,它将推动白裤瑶乡村社会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使白裤瑶胞的思想理念得到更加普及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可以极大丰富白裤瑶文化建设,从而为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做出最好诠释。
3 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以白裤瑶文体节庆活动为平台,是加强政府与白裤瑶胞、白裤瑶胞之间的有效途径,可以使白裤瑶胞产生对体育参与的热情,改变白裤瑶胞生活中不良的习惯,可以加速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转型进程,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3.1 可以加速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转型进程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发展起来的。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白裤瑶社会的“活化石”,它在某种意义上反应了白裤瑶的传统习俗和民族历史发展线索,对研究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近年来里湖乡政府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型文体节庆活动,为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有力的注入了现代元素,从而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转型的进程。
3.2 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2002年起,党中央连续4年颁布一号文件,持续关注社会主义社会新时期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要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正月十五元宵节是白裤瑶胞在里湖乡举办的最热闹的节日。在元宵节当天,当地政府组织白裤瑶胞举办打陀螺比赛、对山歌、射击、斗鸟、民族服饰展演、吹牛角、吹喇利等比赛。集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刺激性于一体,活跃了白裤瑶胞的生活方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和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3 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在白裤瑶村寨的又好又快发展
我区有11个少数民族,是少数民族集聚地之一,主要集中在河池地区、百色地区和南宁地区等地。据资料显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仍是广西最贫困地区。因此,只有走体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道路才能摆脱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在广西自治区和当地乡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早在1998年在里湖乡建立了甘河白裤瑶民俗风情示范区。2003年2月成功举办了影响深远的首届白裤瑶陀螺节。2004年2月,成功举办了风情浓郁的首届白裤瑶民俗文化节。同年11月建立了广西南丹县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2006年,白裤瑶民族服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加强白裤瑶民族文化的宣传,开展民族特色体育活动表演、打陀螺大赛,带动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引进市场机制,吸引外来资金赞助,提升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打造品牌,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在白裤瑶村寨的又好又快发展。
4 结语
在世界经济多元化的今天,当地政府部门只有明确与重视新农村建设与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和二者间互动发展关系,以传统节庆文体活动为平台,通过结合地方优惠政策交流、融合与整合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才能产生二者各得其所、互利互惠的互动发展和双赢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谢明学.中国白裤瑶风情录[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
[2]@伍永田.原原本本白裤瑶[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3]@任保国,张宝荣. 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