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友,好马也吃回头草

2009-03-31 09:29肖中全段立军
当代党员 2009年3期
关键词:主城二郎养猪场

肖中全 段立军

10年前,他身揣2000元背井离乡,拼搏创业,攒下了令人艳羡的家产;10年后,他衣锦还乡,投资兴农,开启个人创业的“第二春”——

1月14日,52岁的李定友站在老家合川区二郎镇半月村一条新修的村道旁边,凝视着眼前1200平方米的养猪场,目光坚定。

这个猪场,是他离乡创业10年之后,返回家乡创业的首个项目。

认识李定友的人都看出他这10年的变化。跟10年前那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小伙子相比,现在的李定友真是判若两人——只见他身着一袭黑色风衣,脚穿黑色皮鞋,围着浅灰色围巾,俨然老板的装扮。

从进城创业到返乡创业,个中辛酸与荣耀,李定友娓娓道来。

■ “到城里养家糊口”

李定友从小家穷,16岁时母亲去世,与父亲相依为命。但他勤奋好学,读至高中。

1997年6月,重庆直辖。3个月后,李定友和妻子一起,带上全家仅有的积蓄2000元和到城里养家糊口的朴素梦想,毅然奔赴重庆主城区,打工创业。

那一年,大量农民工涌入主城,李定友只是其中一个渺小的个体。在“直辖”这个改变重庆历史的机遇面前,这个群体凭着简单的直觉意识到,只要勤奋努力,他们也可以从这块庞大的“政策蛋糕”中分得一杯羹。

来到主城后,李定友在菜园坝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水果市场旁,租下一间15平方米的小门面,在朋友的指点下开了一家日杂店,主要经营建材。

创业之初的辛酸令李定友至今感慨不已:“一家人吃喝拉撒、做生意全挤在一间小门面里,晚上睡觉就把两根大钢筋架在货架上,放上木板,盖上被子。白天再把木板放在门市外面,被子压在箩筐里。因为没钱,风扇都舍不得买大的,夏天窝在门市里热得汗水直流,比在蒸笼里还受罪。”

和所有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一样,李定友在创业之初遍尝艰辛,但他一直意志坚定,不肯向“苦”低头。他常说:“既然出来了,不‘苦出点名堂来谁都对不住。”

2004年,凭着吃苦耐劳和经营头脑,打拼了7年之后的李定友已经在城里站稳脚跟,生意也做得相当顺利。但他并未满足现状,而是将积蓄全部用来投资开店,在沙坪坝区的西物市场买下一间200平方米的门市,注册成立了重庆友林建材经营部。

苦尽甘来。如今,已把家安在江北区观音桥的李定友在城里有了两套住房,还购置了家用轿车,门市也经营得红红火火。当年那个身揣2000元奔赴主城打拼的农村小伙子,在家乡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样:“要像李定友那样,吃得苦,敢闯敢干,才有出息。”

■ “杀个回马枪”

其实李定友自己也不曾想到,有一天他还会返回老家,再次创业。

2008年春节,李定友回乡拜年,收到一份来自老家二郎镇政府的请帖,政府领导盛情邀请他参加“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和返乡创业人士新春座谈会”。

李定友欣然前往。在座谈会上,他了解到很多惠农政策,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外出务工人士返乡创业的种种利好消息,而从座谈会上一些先行者的发言中,李定友明显感受到,农村早已今非昔比,各种支农惠农的能量积蓄在一起,使农村已经成为创业的好舞台。他想:“杀个回马枪,或许能给自己开辟一块新天地。”

深思熟虑之后,李定友决定返乡创业。

然而自己的这一想法遭到家人尤其是妻子的强烈反对:好不容易离开农村,难道还回去瞎折腾?

“好马也可以吃回头草。”李定友这样给家人解释,“现在国家对农村不是一般的重视,优惠政策多,投资环境好,回去投资吃不了亏。再说回去又不是当农民,说好听一点,还是回去当老板。”

李定友的一番情理之言,让家人豁然开朗。

就在李定友拿定主意时,金融危机波及重庆,跟建材紧密关联的房地产业急剧降温。李定友的建材生意遇到诸多困难。这更加坚定了李定友返乡创业的决心。他把主城的生意交给26岁的独生儿子打理,自己只身返回老家二郎镇。

■ “二次创业”

2008年3月,李定友频频返回二郎镇考察投资项目,目光盯住农业产业。

多年的市场经验,使他具备了经营意识,他首先成立了注册资金为100万元的重庆市乐荣农业有限公司,通过这一公司来布局旗下的产业。

经过谨慎考察,李定友投资200万元,一下就启动实施了3个项目。

他在老家半月村租地1200平方米,投资80万元建起重庆市乐荣养猪场,目前已经养了50多头种猪,计划生猪年出栏量达到1200头。

通过土地流转,他把荒坡利用起来,在邻村宝珠村建立了一个占地518亩的经果园,目前几千株优质油桃全部栽植完毕。

为了响应“森林重庆”建设,他通过林地流转,在半月、宝珠、金台、松林四个村圈下荒坡1500亩,在去年10月份栽下成片的生态林。

而这些还不是李定友雄心的全部。目前,进入他规划视野并已经列入考察范围的还有3个项目:他计划在兴坝村流转土地200亩,修建鱼塘,发展水产养殖;在兴坝村兴建一个400平方米的农资超市;在二郎镇选择一个适宜之地建立花卉苗木基地。

衣锦还乡的李定友依旧保持了对乡亲们的朴素感情,他请的工人,全部是当地村民。据李定友保守估算,从养猪场开工建设到现在,他的用工量达到4000多个,而目前每天固定的用工至少有12人。在他已经投入的120多万元资金中,付给当地农民的工资就超过20万元。

“再过一两年,我所有项目的效益就会显现出来。”现在的李定友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底气,对二次创业的成功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主城二郎养猪场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K Pro-UHD是当下最适合家庭的技术 专访爱普生内藤惠二郎、服部大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老兵王二郎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
“十三五”时期重庆主城拟打通170条“断头路”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公租房空间布局适宜性评价——以重庆主城9区为例
2010年重庆主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