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作为一门通俗艺术,动漫以其形象、生动的特征,伴我们走过了那段声色缺乏的年代。动漫是一个万花筒,又如同多拉A梦万能的小口袋,装下了人类的整个梦想世界。其实动漫可以是一门艺术,也可以成为投资回报率很高的产业,甚至能借此强行推广自己的文化。纵观动漫发展史,有一支力量正是靠着这支笔几欲占领世界。
20世纪60年代,当美国的嬉皮士身着奇装异服,乐此不疲地推广他们的嬉皮文化时,偏居东方一隅的岛国日本偷偷地向海外寄出了第一部动漫影像资料,于是,此后的半个世纪,世界动漫业唯一能跟美国叫板的日式动漫正式启程。
日式动漫的随意、丰满、夸张或是充满诱惑的食色性,无一不渗透并影响着战后精神贫瘠的世界各国。当美国人反应过来时,不由惊呼:我们又被偷袭了“珍珠港”!
今天,全世界播放的动漫作品有60%以上来自日本。动漫已是日本第三大产业,年营业额达230万亿日元。二战结束后,日本和中国的动漫产值几乎没有区别,然而后来的短短几十年间,日本迅速成长为动漫大国,而我们的国产动漫业却停滞不前,特别是近几年在日本和欧美动漫业的冲击下,我国国产动漫发展举步维艰,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失调,让国内这样一个巨大的文化市场阵地濒临失守。
其实,国产动漫起步还是非常早的。1926年,美国动画片一传入中国,上海热爱美术的万氏兄弟便用手工制作了中国最早的动画电影《大闹画室》,随后又推出了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及《神笔马良》《哪吒闹海》等,确立了东西方动画电影的明显分野,也成为泽被后世的动画经典。
说起动画经典,首推上海美术电影厂拍摄的《小蝌蚪找妈妈》与《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于1961年7月摄制完成,1962年连获首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法国国际动画节特别奖,16年后又荣获南斯拉夫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影片《大闹天宫》甫一问世,便受到中外观众的广泛赞扬。1983年6月,《大闹天宫》在巴黎放映一个月,观众达10万人次。
但是,一蟹不如一蟹,经历了曾经的辉煌,国产动漫竟然在漫漫征途中败下阵来。从历史角度看,“文革”10年的文化低谷也许拖了动漫的后腿,可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济文化高速发展阵营里,也未曾看到动漫的身影,偶出个别作品,也很快付历史尘埃中。或许,国产动漫一开始就走了一条急功近利的路,以致动漫这条产业链先天不足。
中国人不乏浪漫主义天分,但动漫过分夸大的特征和天马行空的意象,本质上就是凌驾于衣食之上的,这让曾经执着于社会劳动、整日奔波的中国人无暇顾及,偶有涉及也是把动漫当作附加教育来抓,文化产业硬生生变成了公益事业。在这种体制影响下,动漫成了呆板的死物,成了成人眼中的“幼稚园教育”。一大批专供婴幼儿欣赏的“纯纯”作品堂而皇之地搬上电视荧幕,成了幼教佳品,而广义上的动漫因此一蹶不振。文化氛围造就文化形态,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逐步改变了人们的接受心理,更重要的是制约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我国动漫业产业链依然没有形成,当然,文化产业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研发、销售、衍生品、回报、再研发缺一不可。在我国居民收入稳步攀升的今天,人们拿出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去看一场舞台剧,欣赏一场音乐会,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这是精神需求的具体表现,也是文化产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其实,从日本动画《火影忍者》《死神》《死亡笔记》等作品的收视率上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动漫爱好者还是较多的。我们不是没有消费者,而是没有去挖掘,直到市场份额被日本瓜分后才追悔莫及,于是就着急了,急功近利了,这一点表现在研发上,便是国产动漫受日系风格影响较大。因为受众已经习惯了大眼睛大脑袋的日系动漫形象,而国产动漫作品形象苍白,毫无特点,唯一的终南捷径就是抄袭,比如2008年国产动画巨作《风云决》就严重缺乏自主风格。整体来看,国产动漫徒有日系形象,缺失了日系精髓,比照美国梦工厂、迪斯尼的巨资动画更是相距甚远,成了名副其实的“伪军”。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曾经说过:当我决定成为一个动画师时,我决心绝对不抄袭任何人。缺乏自主风格的文化创意是没有生命力的,要保住自己最后一块安身立命之地就要找到自我,创出符合国情的产业链。
而今,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形成“动漫生产—播出—衍生产品开发—收益—再生产”的完整产业循环链。日本于2003年成立了“知识财富战略本部”,正式把“新文化产业”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加强对这一产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扶持力。同时,作为创造力主体的日本民间也开始积极地兴办动漫学校,通过不定期举办动漫和游戏大赛等方式,下大力培养人才,壮大动漫和游戏的创作队伍。现在,仅在东京,就有几千家动漫和游戏软件公司,这些公司的职员一般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他们所制作的新产品源源不断地被输往国外。
相比之下,国产动漫作品多注重教育意义,动漫产品目标群体狭窄,忽视市场运作,动漫开发意识不强,缺乏赢利模式,产业链断裂。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足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动漫人才需求正处于严重紧缺状态。《动漫周刊》总经理钟路明更指出,国内动漫产业最缺乏的是“唯利是图”的商人,因而缺乏成功的商业运作。由投入到产出,各环节相扣不严,产业链自然无法坚不可摧,可见,强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是这一产业形成发展的催化剂。
催化剂的作用是促进与发现,发现商机,发现市场,针对动漫业来说就要找到合乎情理的目标受众。但目前国产动漫业目标受众不明朗,必须指出的是,国内动漫生产商在受众的选择上犯了一个极其宽泛的错误,他们没有一套合理的适应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群体的目标方案,而是采用一揽子解决方案来让所有群体适应,于是充斥在公众眼中的永远是那些幼稚粗糙的作品。而在日本,动画片分为了3个等级,分别面对3岁到12岁、12岁到18岁以及18岁以上的年龄层。美国更是把动画片做得老少咸宜,如《狮子王》在不经意中体现出的深意让人反思。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文化的多元性带来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是一股檀香冉冉的中国风。1998年迪斯尼改编《花木兰》,2008年梦工厂推出《功夫熊猫》,陌路徘徊的国产动漫需要直面一个基本问题:在举国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时候,我们的动漫业该如何秣马厉兵,锐意创新?如何在动漫文化上贴上真正的中国标签?
答案或许就在那方寸白纸和小小笔尖上,从彷徨走向独立,从模仿走向创新,文化也就开始显现活力和繁荣,从边缘走向了核心。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市场化以及文化以一种独立的方式去传导,才能解救在意识上自卑并矜持着的中国动漫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