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岩
摘 要:本文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并分析了该方法的要求和特点,详细阐述了任务驱动的实现过程及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模块任务驱动 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以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为代表)教学理论基础上,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计算机相关学科。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加以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能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特点
(1)任务驱动,不再用以前的“知识点”为线索,而改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目标具体,内容实用。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不求理论的系统性,只求内容的实用性。
(3)做学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法打破长期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4)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地给以点评,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实现的一般过程
1.教学内容模块化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是指根据学科教学内容要求,及其自身知识结构之特点,首先将其粗分成几个大的教学目标模块,对于每个大的目标模块,根据其内部关系可再分为若干个适合操作的小子模块。
2.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任务化
制定任务时在总体上保持知识体系结构的完整性,以此为纲,但不完全受其束缚,而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第一要素,使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新知识。
3.任务课堂展示
为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明确学习目标,达到学习效果。作品中除具有本节掌握的知识点之外,作品最好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4.任务分析
在任务提出后,为了让学生找到任务相对应的知识点,找到完成任务的突破口,教师要帮学生分析任务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必须在信息加工及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对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要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
5.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的过程要以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主。教师的引导主要进行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但不要固化步骤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不过这时老师并不是无事可做,根据经验,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总会出现许多教师意料不到的问题,需要及时的发现指导。
6.评价任务
评价可以穿插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以创意创新、主题突出、技术处理技巧等为主要标准,以学生的作品为主线进行评价,目的是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完善、提高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可以采取教师、学生互动的方法,如引导学生自评等等。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任务不宜过大、过难,应符合学生特点:“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特点,还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
(1)“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2)“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不同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
(3)“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2.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的知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立起来的,因此,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答疑者,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去研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再调动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进一步地完成任务。
3.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上机动手实践远比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有效得多。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理想的教学环境是在一人一机的电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上课。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使他们能尽快地明确自己的切入点,并逐步提出新问题。
5.进行及时的评价,为了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计算机有关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教学气氛明显活跃起来,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亢宗等.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孙玉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