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为本,创建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

2009-03-31 07:23郑文杰袁占生林超红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实践

郑文杰 袁占生 林超红

(1.集美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2.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文章介绍了从加强实验教学软、硬件建设,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到构建实验课程新体系,实现规范管理,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实践为本”的实验教学理念。浅谈了创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实践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 示范中心

一、引言

集美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面向全校理工科相关专业学生的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工程实践训练的基地;也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基地。实验室属于校级基础实验室,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实验室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福建省高校基础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改造工程”等项目立项建设。2006年12月,实验室以其规模化、现代化的实验教学环境和高效的运行管理体制,通过省教育厅评估,成为“福建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就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谈一些体会。

二、示范中心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示范中心的建设涉及实验教学、实验队伍、管理模式及设备与环境等诸多方面,牵动着示范中心所在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较大投入。除实验室教学人员、相关专业教师外,还成立了校级专家督导小组,负责对中心整个创建过程进行督促和指导,并对兄弟院校示范中心进行考察和分析,结合我校电子实验教学现况,扬长避短,有针对性提出我校电子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思路和改革方法,以保证创建的正确方向,实现创建的预期目标。

三、坚持以实践为本

以实践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示范中心建设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在创建伊始,中心将“以实践为本,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作为建设思路,始终如一、孜孜以求地坚持。加大力度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逐步有计划地加强实验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示范中心的创建工作。首先是以电子实验中心(基础电子实验部分)进行重点建设。中心通过立项建设,完成“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福建省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造工程自筹经费政府奖励项目”以及“校基础实验室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50万元。实验室面积近1200平方米,仪器设备台套数1400,总值500余万元,仪器设备更新率超过90%,利用率达95%。使学生实验条件和环境焕然一新。

中心利用改善实验教学队伍层次的过程,逐渐锤炼出一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教学与科研互通、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室现有专职实验人员7人,兼职实验教师18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60%,高级职称占36%,50岁以下年龄段超过90%。

四、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实验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实验教学改革是贯穿始终的。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中心,逐步优化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努力构建一套教学内容新颖且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合理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中,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自主设计与创新实验等诸多实验类别。按实验层次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综合、从知识的学习到能力的培养,逐级提高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也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压缩或淘汰相对陈旧的实验内容,提高综合设计性与自主创新实验的比例。

1.建设合理实验教学体系

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原有基础、自身能力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实验内容的安排就很重要,必须因材施教,根据人才能力培养的规律,适应学生的需要,开设了基础常规实验平台、综合应用实验平台、创新研究实验平台等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构成一个阶梯状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基础及能力一般的学生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基础好、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入高层次实验阶段继续提高;成绩优异、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较早的进入创新性实验层次,构筑起能力培养步步高的阶梯。

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实验中心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2003年获省级精品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分别在2005年、2006年、2006年获校级精品课程。中心共正式出版教材两部,自编大量的实验指导书,并每年都进行内容的更新。中心组织学生每年举行校级电子设计竞赛和培训,参加国家、省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等活动。迄今已参加八次国家或省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共获得国家二等奖3次,福建赛区一等奖17次,福建赛区二等奖16次,福建赛区三等奖25次。近年来,中心完成教改研究项目10项,已完成或在研的省市级科研项目20项。2004年11月,中心承办了华东区高校“电子线路”教学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来自华东区五十几所高校的近200多名教师在我校共同探讨“电子线路”课程体系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并到中心参观交流,中心的快速发展和建设水平受到同行专家的一致肯定。中心与美国ALTERA公司合作共建DSP联合实验室。

2.优化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要做到深化理论学习、不断更新内容,要反映新技术、新成果和前沿技术。实验教学大纲中,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有的实验仅给出题目和要求,全部设计和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自己完成,部分实验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做。自拟设计性实验,由学生本人提出实验内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配合理论教学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在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同时,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建设先进的、功能完善的教学环境。

五、结语

要建好示范中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我们始终贯彻“以实践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共同开创示范中心的新局面,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泰强.以高标准为示范,开展实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J].实验室科学,1999,16(6):113-114.

[2]温和瑞.面向21世纪高校实验室构成的探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1,18(2):43-46.

[3]王彦生.建设基础实验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4.

[4]刘介珍.示范实验室建设及浅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2):92-94.

[5]谢实.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建设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4 (6):109-111.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