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等
吃出来的血缘
易中天
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似乎只有通过请客吃饭才能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很看重人际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缘”。所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比如“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单位”等等。
血缘关系中,最亲的是母子。母子关系,说得白一点儿,也粗俗难听一点儿,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兄弟、乡亲,则是“同吃”的关系。“乡”这个字,繁体作“鄉”,甲骨文的字形是:当中一只饭桶(簋),一边一个跪坐的人。所以,乡,也就似乎为“同吃一锅饭”的意思。实际上,只要是“同吃一锅饭”的人,比如部队里的战友,单位上的同事,也都多多少少有些兄弟般的情分。
吃同一食物的人可以被看成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食物是生命之源。吃了同一种食物,就有了同一生命来源,岂能不是兄弟?所以,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你能和他们一起进餐,哪怕是只吃一口食物或只喝一口牛奶,便不必害怕被视为敌人。
当然,进餐的方式,也决不能是西方那种“分餐制”。尽管不少现代中国人也承认,分餐制科学、卫生、不浪费,但同时也认为,那种进餐方式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岂止没有人情味,简直就是怠慢客人,好像怀疑人家有传染病。所以,越是大家都懂科学卫生,反倒不好意思分餐。相反,为了表示大家是“铁哥们儿”,最好是连别人的病也一并传染过来。要知道,“食人之食”是要“死人之事”的,那么无妨先“病人之病”。作为主人,无妨看成酒菜之外的又一“投资”;作为客人,则无妨看成接受情谊的一种“表态”。总之,共餐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血缘的认同;共餐的目的,在于人情,在于血缘,而亲与疏、敌与友,竟在于“共食”与否。
甚至真正的兄弗,也不能长期不共食。所以,在中国,分出去的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总要寻找机会回“娘家”,回到母亲的身边共食。至少,年三十的“年夜饭”,是不可不吃的。这一回的家宴之所以尤为重要,在于它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前一年已然存在的血缘关系,是肯定和确认;对后一年将要延续的血缘关系,则是预约与重申。不难想象,在那万家灯火的岁除之夜,一家人团团围坐,举筷共食,母亲重温自己“食物和生命的提供者”角色,兄弟姐妹重申自己是“吃同一奶水长大的人”,那可真是其情也切切,其乐也融融!
摘自《名家论见》
时势造怨妇
都市放牛
古老相传,孟姜女把长城哭倒了,窦娥冤把大雪下早了,如今的怨妇,把男人吓跑了。
前天晚上我认识一个非著名女演员,看上去清纯秀气,吃饭伊始就对男人讨伐和埋怨。那天晚上她最成功的案例是,一股怨气化作一个媚眼,哄得酒吧里的服务生眉开眼笑,并且屁颠颠地自己掏钱为她送来了爆米花。最后,她留给这个服务生一个假的手机号码绝尘而去。按照她的怨气逻辑,那一晚她媚光潋滟,幸亏我功力深厚才免遭毒手,其余众男都或多或少身受轻伤。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怨妇万众慌。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每个时代都有不同成色的怨妇。最大方的怨妇要算汉代的陈阿娇小姐了。阿娇本是汉武帝的皇后,金屋藏娇的典故就是从她这儿来的。后来失宠被贬,怨气冲天,幸好腰缠万贯,便花了一百两黄金,请来当时著名的情色风月作家司马相如,写了一首《长门赋》:大概意思就是现在一日三泪,怨气干云。我对古文不大懂,但是我对古代的稿费真是羡慕的紧,一百两黄金啊,够我把一万个怨妇哄得破涕为笑了。
江山代有怨妇出,各领风骚一百年。宋代是历史上怨妇发展的盛世,其中有个叫聂胜琼的风尘女子,做过一首《鹧鸪天》: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怨闺体大概也是那时候诞生的,比都市放牛的菜刀门早了许多年。
煮豆燃豆萁,时势造怨妇。好男不跟女斗,好女却不放过好男,公司里要跟男的一争高下,小窝里还要跟特定的男人斗一个东风破。与男人斗,其乐无穷,斗不赢,就怨气渐生。旧怨妇用闺怨诗词泄怨,渠道未免单一,新怨妇却手段丰富,花样百出。报纸副刊、专栏,报刊倾诉热线,电台电视台真情节目,网络聊天室、论坛……无不是怨妇的领地天下。世上本无怨妇,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怨妇。
怨妇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幽怨,一种是抱怨。我们听那英唱《梦醒了》就是幽怨:梦醒了,我还是不是你的女人?王菲唱《棋子》就是抱怨:我像是一颗棋子,来去全不由自己,举手无悔你从不曾犹豫,我却受控在你手里。不管幽怨还是抱怨,反正都是怨妇要跟生活玩命儿地死嗑到底,男人一定要学会倾听。做个怨妇其实也挺不容易的,怨妇心里的笛子,不是一池残荷败柳,也不是遍地黄花,而是皎洁如雪的月光下,寻找一个陪她散步的影子,横着竖着,都希望奏出好听的声音。
女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不想做怨妇的,早倚门卖笑去了。真的勇士,敢于直面哭涕涕的怨妇,乐于排解她们胸中的郁闷。
摘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