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与毛泽东的早期交往

2009-03-30 06:51张国权桑亚平王金梁
湘潮 2009年3期
关键词:江华安源特委

张国权 桑亚平 王金梁

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1928年初,中共湘东特委决定成立萍乡县委,调江华去任县委秘书。江华还未正式开始工作,湘东特委又调江华到茶陵县任县委书记。对组织的这个决定,江华心里很矛盾:因为他在安源已经工作半年多了,不仅熟悉了那里的工作,而且跟工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说走就走,心里总有些依依不舍。然而听说是去茶陵,他又感到由衷高兴,因为茶陵西部与永新、宁冈、莲花三县交界的九陇山区,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而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一位他十分崇敬、又非常想见到的人物——八七会议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领导秋收起义并带领队伍在井冈山搞武装割据的毛泽东。江华要到茶陵工作,得先上井冈山找湘赣特委报到,而当时的湘赣特委书记正是毛泽东。

1928年5月,江华从安源出发。第一天到达宁冈,第二天便由接应的交通员带路走进了罗霄山脉。只见山峦一座接着一座,连绵延伸不见尽头,茂密的丛林遮天蔽日,弯弯的山道陡峭险峻。就算千军万马栖身其间,也难窥见它的真面目。交通员带着江华在大山里左弯右拐,攀爬了整整一天,直到傍晚时分,才到达茅坪。

此时,这里刚刚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湘赣边界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湘赣边区特委,特委书记是毛泽东。前来报到的江华如愿地见到了他想见的毛泽东。

毛泽东知道江华是从安源来的,特地找他谈话,询问安源、萍乡的情况。江华向毛泽东详细地汇报了当地农民暴动、安源恢复党组织和革命群众组织等情况。当江华讲到党领导工人群众通过罢工,增加了工资,改善了劳动条件时,毛泽东脸上露出了微笑。当讲到反动矿局采取阴谋手段破坏工运、镇压工运时,他的脸就阴郁了,并一口一口地抽烟。江华还讲了湘东醴陵、攸县,江西萍乡等地农村游击斗争很紧张,醴陵南区农民集体围攻湘江东岸渌口镇的几次战斗都失败了等情况。谈话中,毛泽东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江华都如实地作了回答。

江华原以为,像毛泽东这样有名气又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人,可能架子大,难接近,可见了面后,他发现毛泽东是那么谦虚、平易近人,拘谨的心态顿时消失了。

听完江华的汇报,毛泽东分析了全国的革命形势,介绍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情况。他谆谆告诫江华,我们党在总结经验教训,批判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同时,也应该防止“左”倾盲动情绪。

江华频频地点着头。自从离开衡阳三师投身革命以来,他还是第一次听人把形势分析得如此具体,把革命的道理讲得这么透彻,因而对毛泽东更加佩服。

谈话结束后,毛泽东要江华先到部队看看,再到茶陵县委去。

江华到茶陵县工作不久,1928年6月中旬,蒋介石派出湘赣两省驻军向井冈山发动了大规模的“联合会剿”。湘敌第八军吴尚部,由茶陵、酃县(今炎陵县)向宁冈推进;赣敌杨池生、杨如轩则率两个师由吉安向永新进犯。两支劲敌犹如两只饥饿的豺狼,直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毛泽东等红四军前委领导认真分析了敌我态势,决定对力量较强的湘敌取守势,对力量较弱的赣敌取攻势,相机打破两省敌人“会剿”的诡计。红四军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主力先主动从江西永新退出,而挥戈直指湖南酃县,待火速攻下酃县后又悄然回师井冈山门户——江西宁冈。赣敌“二杨”占领永新后,听说红军攻占了酃县,以为红军出走湖南,根据地必然空虚,于是从永新分兵两路直逼宁冈。

6月23日,一场保卫宁冈的战斗,在前沿阵地龙源口打响。

龙源口两侧拔地而起的新老七溪岭,像一把铁钳紧紧地扼住赣西进入宁冈的门户。

为了协助红军打赢这一仗,头一天晚上,江华就带领茶陵县游击大队挨家挨户做战前动员工作,很快就组织起了弹药搬运、伤员抢救、膳食服务3支群众支前队伍,并配合红军主力一部,埋伏在龙源口地区。

23日这天天气晴朗,从老七溪岭山腰往下看,龙源口一览无余。等了许久,埋伏的红军才见荷枪实弹的赣敌走过来,但队伍拉得很长,也分得很散,一小股一小股地向峡谷地带推进,显然敌军是觉察了龙源口的险要。

等敌人全部进入了伏击圈,红军主力部队从新老七溪岭冲杀下来,发起全面进攻,江华等率领的地方部队也在山上摇起红旗,杀声震天,向敌人包围过去。敌人腹背受敌,全线崩溃,大部缴枪被俘,部分残敌向永新逃窜。红军乘胜追击,再次占领了永新县城。

龙源口大捷歼灭敌人2个团,缴获1000多支枪,还击伤了赣敌前线指挥杨如轩。

为了巩固战斗成果,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6月底,毛泽东在永新禾川中学(今永新中学)主持召开了红军连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分兵前往边界各地帮助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江华奉命带领茶陵县游击大队到宁冈古城地区帮助农民分田地。

根据地的日益发展,红军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国民党反动势力越来越惶恐不安。1928年7月,蒋介石又指令湘军吴尚率部自酃县向根据地的宁冈进犯,赣军三、六两军则从吉安、安福向永新进军,疯狂地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联合会剿”。红军决定集中兵力先打退进犯宁冈的湘敌,再对付赣敌。于是红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朱德、陈毅率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从莲花直取湘敌巢穴酃县、茶陵,以迫使进犯根据地的湘敌回救;一路由毛泽东率红三十一团,去永新城附近,以麻雀战术打击干扰进逼永新之赣敌,切断湘赣两敌企图会合的通道。

12日,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一举攻克酃县。按原定计划,应是乘胜进军攻克茶陵,再回师永新与三十一团一道协力攻击逼近永新之赣敌,这样则不仅可粉碎敌人的第二次“联合会剿”,而且还可乘机扩大根据地。然而,事情却发生了变化:攻克酃县之后,随军行动的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机械地执行省委的命令,引导部队进军湘南,而二十九团大都是湘南暴动中的梭镖队员,本来思乡观念就浓烈,经人这么一鼓捣,便都嚷嚷着要“杀回湘南”。毛泽东知道这个消息后,异常着急,写好一封给二十八团、二十九团的规劝信后,立即通知出生大瑶山、腿杆子跑得快的江华来到他在永新城里的临时办公室。他告诉江华,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现在酃县,这封信你一定要面交朱德、陈毅,要他们按原计划打茶陵,湘南敌人强大,是去不得的。毛泽东还说,你是茶陵县委书记,送信劝他们攻打茶陵名正言顺。为了路上安全起见,你最好带上游击大队,最后又再三叮嘱:这信事关紧要,越快越好。

江华深知责任重大,拿着毛泽东的信,带着县游击大队,当即从永新出发。

从江西永新到湖南酃县有130多里,且小路崎岖,山高水险。出了永新县城往西走,是山区里的“平原”,虽是乡间小道,却还平坦好走,只是走着走着,太阳便渐渐升高,阳光愈来愈火辣。江华他们为了抢在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贸然移兵湘南之前把信送到,顾不上炎热,一边用衣袖擦着汗水,一边匆匆赶路。他们身上的衣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一会就结了一圈厚厚的汗渍。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这封信关系千百人的性命,一定要尽快送到!

太阳落山的时候,江华一行赶到了宁冈,要是往常,赶了70多里路的江华他们,一定会进城去填充饥肠住上一宿。然而,此去离酃县还有60里,能住一晚等明天再走么?不能!那会耽搁毛泽东的指示贻误战机的。于是,大家振作精神,啃了几口身上携带的干粮,绕过县城,又匆匆往前赶。

天渐渐黑了下来。为了赶时间,江华决定抄近路,脚下的路变得越来越窄,越来越弯,也越来越崎岖。有时根本就没有路,只能掰开茅草,跟在向导后面一步一步地攀爬。虽说这一带是红色区域,但少数躲进山里的土豪和敌对分子,经常暗杀农会干部和红军战士。因此,他们也不敢打火把,怕暴露目标。从大瑶山里出来的江华知道,夏夜里的蛇大都喜欢溜到路上乘凉,所以赶夜路最担心的就是蛇。为了防止意外,江华让大家用草绳把裤脚都扎紧扎牢。江华一行就这样摸黑前进,一刻也没有停留。

猜你喜欢
江华安源特委
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中共安源支部的创建和发展
中共湘西特委创建初期的三次会议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鸟”与“乌”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
安源党校
一个漂亮的铃铛
皖西北特委在巢县的隐蔽斗争
中共北江特委总交通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