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谜

2009-03-30 09:46
三月三 2009年3期
关键词:陈总借书图书馆

朱 湘

(一)

电话铃声响起来的时候,向飞正坐在窗前,读着从市图书馆借来的长篇悬疑小说《迷踪》。他随手将桌上的一张纸片夹在当页,就跑去接电话了。

电话是学校里的同事打来的,告诉他说,因为台风的影响,原来约好的旅游计划推迟。

可不是?此刻窗外的树已被吹得呼啦啦地响了,窗户未关,那部小说纸页翻飞,他用来夹作书签的纸片翩然落地。但没关系,他记得,自己正读到的那一页有个字的下方恰巧有个橙色的小圆点。

放下电话,向飞回到桌前,找到有标记的一页,但是定晴看时,却发现自己翻错了页。此刻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并列的两个点,上面是“计时”两个字。但向飞记得,他接电话前看到的是一个“倒”字,下方有个点。他迅速地浏览了一下前后的句子,果然不对。

他又往前翻了数十页,找到了那个有标记的“倒”字,他不禁想到:真巧,组起来就是“倒计时”这个词。

是什么进入了倒计时?

在向飞的印象中,此前也曾经看到过这样的圆点标记。他一时好奇,把这部小说从头翻起,把里面用圆点标记的文字全找了出来,结果,他意外地发现,这些文字依顺序排列整理出了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

“我将以此书倒计时,结束我的噩梦。”

向飞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些看似散乱标注的文字,竟然真的组成了句子。这是巧合吗?

据向飞所知,《迷踪》这部小说其实来自网络。很多网络小说动不动就洋洋洒洒上百万字,《迷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出版成书竟然整整九部。也许正是由于篇幅太长,所以两年前陆续出版的这部小说,和图书馆里其他同期小说相比起来,还是比较新,显然借阅者不算踊跃,除非像向飞这样特别喜爱悬念小说的,才有决心和耐心去读吧?

向飞借了两部,现在看的是第二部。读第一部的时候,其实向飞也看到过那些文字下的圆点,它们毫无规则地偶然出现在书页当中,因此被他不经意地错过了。

向飞从书桌边一摞书中抽出了《迷踪》第一部,如法炮制地挑出了那些标记文字,排列组合起来:

“我是最不幸的女孩,也是最不孝的女孩。”

向飞瞪着自己写下的这两行字,心里开始感到不安。

那些圆点,看起来是用彩笔点上去的,决不是印刷的结果,而是有人故意做的标记。可怕的是,这两句话隐隐有厌世自尽的意思。是谁在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真的绝笔,还是开的玩笑?如果是真的,这个女孩如今是生是死?

(二)

向飞决定追查这件事,反正现在学校放暑假,他有的是时间。

第二天,向飞就来到图书馆寻找线索。

前一晚下了一夜的暴雨,到今早已变成淅淅沥沥的小雨。借阅室里很冷清,读者寥寥无几。

向飞在书架上只找到了第四部。然而,翻遍了这本书,他也没有发现一个标记,难道这只不过是一场玩笑?

要是能够再看到其他的书册就好了。他通过馆内的电脑查了一下,《迷踪》的其他册都被借走了,而第五部恰好是刚被借走,那么就意味着可能十五天后才能回到馆中。而且,馆内的《迷踪》库存也仅有一套。可谁知道十五天能发生多少事?也许,一个年轻女孩的生命之花就此凋谢了!最后,他犹豫不决地走到门口的借阅台前,问管理员《迷踪》是否仅有一套。

当班的管理员很年轻,胸牌上写着“李芷梦”三个字,向飞记住了她的名字,想也许以后会需要她的协助。

李芷梦告诉他因为《迷踪》篇幅比较长,图书馆只买了一套。

向飞便提出办理预约借书。

李芷梦看着向飞手里的借书卡,摇摇头告诉他,图书馆规定,只有A类借书卡才有资格预约借书。

向飞走出借阅室,心想只好采取守株待兔的方法,以后每天都来图书馆看看,尽早查清其他几部《迷踪》是否有标记文字。

在电梯前,一个穿着米白色职业套装的女子怀抱一本书正在等待。向飞好奇地多看了她两眼,这女子准是上班当中溜了来借书的。他发现,她怀里那本书的套色有点像《迷踪》。

到了一楼大厅,向飞有意地落后一步,跟在女子的身后。在出口处,会有保安根据电脑打印单核对每个读者所借的书册。

当保安将那女子借的书摊开在桌上核对时,向飞的心一阵狂跳。果然是《迷踪》,第五部!

出了大楼,向飞赶上那女子,说道:“对不起小姐,您借的这本书对我非常重要,我能不能冒昧地请您,把它先借给我?相信我,我明天就还给您。我可以把手机号码留给您,或者把身份证押在您这儿。”

女子惊讶地看看他,为难地说:“真是很抱歉,这书并不是我要看的,我只是替别人借的而已……嗯,实际上是我们公司的老总要我来借的,你知道,我才到公司两个月,如果我不能按时复命,那……”

向飞想了想,道:“那么给我二十分钟,我只要翻一翻就还给您。”

雨还在下,向飞取得了女子的同意,将她请到图书馆边的一个小茶馆,要了一壶八宝茶,为她倒了一杯,自己却顾不上喝茶,立刻翻开《迷踪》,将加了标记的文字记录在纸上,于是他得到了这样一句话:

“四年来我一直在黑暗中,伴随无止境的噩梦。”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向飞感觉到了女孩的深切悲哀和绝望,他开始相信:这不是一场玩笑。那个留下标记遗书的女孩不知曾遭到怎样的厄运,并且一直不能摆脱可怕的记忆,也不敢告诉任何人,无奈只有选择自尽。

女子好奇地一直在看他工作,这时忍不住道:“你在做什么?是拼字游戏吗?”

向飞凝重地摇摇头,便把自己在《迷踪》这部小说中发现的秘密和盘托出。女子听着,神情严肃起来,思索道:“嗯,不管这是不是一场恶作剧,毕竟人命关天,如果这些话都是真的,那这女孩太可怜了,需要关心和帮助!”

真是个善良热心的女孩!向飞点了点头,女子接着分析道:“既然说‘此书倒计时,那么她应当是打算标记完《迷踪》后自杀的。第四本也许只是她还没有机会标记,那么多人借书,她不一定能按顺序做标记吧。我想,这至少是一个好的信息,标记没做完,也许就说明她还活着。我们就一定要找到她,帮助她!”

向飞愣了一下,喜道:“你是说,你愿意和我一起查这件事?”

女孩脸上微微一红,说:“陈总让我办的恰好是A级借书卡,反正我也要替他预约借《迷踪》的。”

两人互换了手机号码,向飞这才知道,女孩有个好听的名字:夏婧。

夏婧说她还帮老总借过第三部,可惜那时不知道书中藏着秘密,不然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资料。

向飞说:“是啊,要是早点认识你就好了。”

夏婧抿嘴一笑,问他是怎么发现《迷踪》里的秘密的,又问他这部小说是否真的很好看,因为她的公司老总也很爱读它。

向飞轻轻摇头,说:“我读这部小说,更多的是因为我的母亲。”迎着夏婧关切的目光,他不由地说出了往昔的回忆。

曾经,向飞也是不幸的。他的父母在很多人的眼里并不相配,他的母亲年轻漂亮、开朗活泼,与他父亲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许这造成了向飞父亲的多疑,向飞在学生时代就常常听到他们吵架,他看得出来,母亲过得不快乐。后来读大学时,母亲忽然失踪,查不出任何原因,后来成了悬案。父亲认定,她与人私奔了。从此,父亲变得脾气更为暴戾,成天酗酒,终于在一次醉后再没能醒来。幸好,向飞一次次坚强地挺了过来。时至今日,他仍常常幻想,母亲有朝一日会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也是他被《迷踪》吸引的一个原因。小说讲述的是一户有钱人家美丽年轻的女主人忽然离奇失踪,围绕着这一失踪案,发生了许多错综复杂的悬疑神秘事件。向飞期望,小说的最后女主人能够平安回来。夏婧一直安静地倾听。当他讲完这一切,她温柔地说道:“我想会是这样的。”

(三)

第三天,向飞将《迷踪》第一、二部还了回去。

这次向飞在图书馆里找到了第四部和第六部。向飞在第六部书中发现有标记,而第四部,又再仔细地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终于在一个字的下方看出了异样:那个地方的颜色比周围要白,并且微微地起毛,就像被抹擦的样子。向飞心里一动,将这两部借回家认真研究。

果然,这本书是作过标记的,如果将书页对着灯光细看,能看出作过标记的地方略微透薄一些,有些还残留有淡淡的墨迹,若是不特别留意根本不会注意到。显然,书中的圆点标记被处理过了,有人似乎想要掩盖什么。这也证明了:《迷踪》中的标记文字,和那些组合成的句子,绝不是一场玩笑。

向飞带着这两部书,找到夏婧,将他的新发现告诉她,并给她看了他整理出的两句话:

“我不能说,不敢说。”

“妈妈死了,我也不想活了。”

夏婧也很惊讶:“如果是这样,那个女孩就更危险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特别盯紧后面的书册,发现哪一部没有标记过,我们就往前排查。”

两人商量后,决定分两头,同时从第一部和第九部分别以正反的方向追查。顺向地查,是为理出标记文字的句子,以从中寻找线索,第一第二部已经知道,现在必须寻找第三部;反向地查,则是为了尽快找到那个绝望的女孩,阻止她。

向飞将夏婧送回家后才返回自己的宿舍,刚走进偏僻的小巷,忽然身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没等他回过头来,头上已经挨了重重一击,向飞顿时软倒在地。在失去知觉前,他还被踢了几脚,一个声音骂道:“妈的!让你多管闲事!”。

一个路过的大爷拍醒了他,问他是不是病了,要不要去医院。向飞摸着还在疼痛的后脑勺,摇摇头说没事。他坐起来,摸摸口袋,钱包还在,手机还在,然而,揣在怀里的两部《迷踪》却不见了!

向飞明白,那人不是一般的劫匪,他是冲着《迷踪》来的,也许就是冲着书中的秘密来的,这说明那个女孩的确很危险,而自己和夏婧的调查都已经被对方掌握了。自己被袭,却不致命,这说明对方旨在抢夺《迷踪》和警告自己。但这更激起了向飞的好胜心。

第二天向飞去了医院检查疗伤,夏婧闻讯赶来,心疼得眼圈都红了,叮嘱他今后一定要小心。向飞问她怕不怕,夏婧说:“怕。但这事咱们管定了!”向飞感动地拉住了她的手。

夏婧同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今天一早她在图书馆看到了最后一部,并且确认,这本书还没有作过标记,最大的可能是那个不幸的女孩还活着。向飞想,那现在该找第七、八部了。这两部会不会就在那个女孩的手中?如果是这样,目标就可以锁定然后展开救援工作了。

下午,向飞到了图书馆,他找到李芷梦,请她帮忙在内部电脑系统中查找第七、八部《迷踪》借阅者的资料,为了争取她的援助,向飞将《迷踪》里的秘密告诉了她。李芷梦吓得脸色都变了,半天才回过神来道:“但我这里没有读者的资料。”

向飞急道:“别的部门,比如办公室,馆内肯定有持卡人的资料,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每个读者当初办借书卡时都填过表的!”

李芷梦低着头为难道:“这些资料是绝对不允许查阅的。”

向飞看她都快要掉眼泪了,没好意思再逼她,他想应该借出《迷踪》最后一部,因为,既然不能直接找到前面两部小说的借阅者,那么就索性抢占最后一部终结篇,也许不失为阻止女孩自杀的一个好办法。可是最后一部不见了,上午夏婧才翻过的,现在他在书架上搜了两遍也没找到,也许被谁塞在了哪个角落。

(四)

连续几天,向飞天天往图书馆跑,总算看到了第三、第七和第八部。由于原来手上的两部书已经被抢走,向飞的借书卡已经不能再办理外借。他就在借阅室里拼出了第七部的标记句子:“八月九日是我生命的被劫日。”

向飞盯着“八月九日”几个字,全身的肌肉一下子都绷紧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女孩将要在这一天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今天已经是八月九日了啊!

但奇怪的是,电脑明明显示《迷踪》最后一部还在库存当中。他拿了第三部和第八部去到管理台前询问:“李小姐,我想看《迷踪》第九部,可是在书架上找不到。”

李芷梦坐在工作台的后面,两眼正望着门外的什么地方发呆,乍一听到向飞的问话,吓了一大跳,腿磕到桌脚,引起靠墙的花瓶一阵摇晃,里面的水被晃了一些出来,有两朵菊花迅速地收缩起来。她答道:“什么?你是说《迷踪》第九部?有可能啊,有些读者翻阅以后,随手把它放到了别的地方,我们也没办法。”不过,她答应,一旦发现第九部,她一定帮忙留下并立刻通知他。

向飞有点着急:“可是不能再等了!你知道的,我上次和你说过这事关一个女孩的——”忽然有人在身后轻轻捅了一下他的腰。

向飞回头看时,却是夏婧。

夏婧说道:“算了,不如我们先一起看看这两部。”说着将借书卡递给李芷梦,请她办理借阅手续。

离开借阅室,夏婧就把向飞带到了大厅角落的休息处,低声道:“刚才你们说的我都听到了,这个李芷梦有问题。你在问话中并没提到,而她也没查电脑,就肯定书没有外借,她一定隐瞒了什么。”

向飞道:“也许她只是对《迷踪》高度地关注,所以记得。毕竟她听过我们讲这部小说中的秘密。”

夏婧摇了摇头:“我总觉得不是那么简单。”

向飞指指她手中的书道:“好了,还是打起精神研究这两本书说些什么再说吧。”

夏婧把其中一本交给他,匆忙道:“得快点,咱们各查一本。今天是陈总让我来借第七、八部的,他还等着呢。”向飞手上拿的是第三部,他翻了一下,里面没有标记,看来也是被处理过的。

刚刚查了十几页,夏婧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是陈总打来的,催她快点。夏婧支吾道:“嗯,借书的人有点多,得排队。”

还好,夏婧的第八部整理得还算顺利,她很快将一张字条交给向飞。

向飞低头,只见上面用清秀的字体写了一个句子:

“我是唯一目击者,我看到了凶手。”

陈总让夏婧借的是第七、第八部,可是向飞手上的第三部无法一下子参看出句子来,所以他必须要带回家去,夏婧只能马上退掉第七部,借出第八部来带去给陈总。不过,夏婧说没关系,陈总人很好,很通情达理的。

(五)

下午,向飞花了两个小时,研究出了第三部的标记文字:

“十六岁,我亲眼目睹了一件命案。”

晚上他去找夏婧,夏婧看了句子喟叹不已。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那个女孩还活着,但生命时刻处于危险中,除了她自己决心求死,还有一个神秘人物也关注到了那些标记遗书,在想方设法地抹擦标记文字,似乎不怀好意。现在,他们应该抢在这个神秘人的前面找到那个女孩。

向飞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第七、八部《迷踪》中留了标记,那接下去就会是他们与女孩,可能还有那个神秘人三者之间对于第九部书的争夺,但麻烦的是:这最后一部却找不到了。如果真像李芷梦说的那样,被某些读者乱放了位置,然后又一时不能被工作人员发现,那么就难了,几十万册的藏书,岂非大海捞针?

夏婧道:“我们好像已经看过了所有的标记文字,也许应该列出来研究一下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向飞点头道:“有道理。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看。”他拿起笔,将所收集到的标记遗言按顺序列在了纸上:

第一部:“我是最不幸的女孩,也是最不孝的女孩。”

第二部:“我将以此书倒计时,结束我的噩梦。”

第三部:“十六岁,我亲眼目睹了一件命案。”

第四部:“我不能说,不敢说。”

第五部:“四年来我一直在黑暗中,伴随无止境的噩梦。”

第六部:“妈妈死了,我也不想活了。”

第七部:“八月九日是我生命的被劫日。”

第八部:“我是唯一目击者,我看到了凶手。”

第九部:

夏婧怔怔看着这些句子,出神地想着什么。直到向飞叫她,才猛醒过来,用笔在第六部那句话的下面划了一道横线,道:“是的,她的母亲去世了。李芷梦的桌上有一瓶白色的菊花,你觉不觉得奇怪?”

向飞点头道:“菊花?怎么了?”

夏婧急道:“你想,现在是八月,怎么会有菊花了?……其实,那些是纸花啊!”

向飞恍然明白过来:“是了!所以昨天被水一湿,有两朵花竟然收缩起来,那当然是纸花的缘故。你怀疑芷梦就是留写标记遗书的女孩?”

夏婧扬着眉毛:“你不觉得她有最好的机会吗?而且,她很年轻。”

向飞想起什么,说了声“跟我来”,拉着夏婧,拦了一辆出租车回到图书馆。他一直跑到一楼大厅的公示栏前。那上面贴着馆内所有工作人员的照片,并印着简介。向飞找到了李芷梦的照片,看到简介的第一行写着:1988年出生。也就是说,今年她二十岁。没错,是她!作标记的应该是她!而且,第九部肯定在她手里!

(六)

李芷梦已经与夜班的工作人员交接完工作回了宿舍。

向飞和夏婧赶到图书馆的职工宿舍区,在门卫处打听到李芷梦住在最里面那栋一楼。

走近李芷梦宿舍时,他们看到路边停了一辆小汽车。走近门边,他们听到了争吵的声音,两人惊疑地对望一眼。向飞一推门,门竟然开了,只见客厅一片狼藉,李芷梦披散着长发,仇恨地盯着面前的中年男子。那男子脸色阴沉,左手拿着一部《迷踪》,右手却握着一把水果刀。

夏婧惊叫了一声:“陈总!你怎么在这儿?”

陈总狠狠瞪了李芷梦一眼,道:“好啊,原来你们早串通一气了!”

向飞忽然明白过来:“原来抹擦了芷梦留写的标记的神秘人就是你!”

陈总道:“只可惜我还是慢了一步,终究让你们发现了那些标记。都是你这追根刨底、不知死活的小子!”

向飞问道:“在我回家的路上埋伏打我,也是你指使人干的吧?”

芷梦惊道:“你、你还找人打他?你太让我失望了!”

陈总恼羞成怒,指着李芷梦道:“你少在这儿教训我!我早就发觉你不对,对我像对仇人似的,特别是你妈死后,你就硬是搬出来要自己住,还连姓都改了。每次我来找你,你又总是不冷不热地对我。上次我来,你更是借口出去买东西躲着不理我,要不是我偷看了你的日记,我还不知道你居然在出卖我!这么多年,你吃我的穿我的,没考上大学我又帮你找了工作,你、你却恩将仇报。哼!在这最后一部书中,想必你终于彻底地出卖我了。”他很快地将手中的书翻了一遍,结果却一脸地诧异:“咦,什么都没有?”

李芷梦这时已经泣不成声:“是……我还是不忍心。有时我甚至祈祷……没有人发现书中的秘密……”

向飞和夏婧面面相觑,他们听出这两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没敢轻举妄动,静观事态发展。

芷梦继续倾诉,似乎要把积累了几年的怨恨全部发泄出来:“我恨你!四年前的那个雨夜,我从同学家回来的路上,在那个工地边看到你的车,我想搭你的车回家,就进去找你,没想到……我全都看到了,全都听到了……我怕妈妈伤心,不敢告诉她,也不敢告诉任何人……从那以后,噩梦就缠住了我,常常在睡梦中看到那个女人垂死挣扎的样子,梦见自己也被深深地埋进地下……”

陈总脸色灰暗,道:“我,我不是有意的。大家都是有家庭的人,本来说好了,好合好散、互不干扰,她偏死缠着要我离婚娶她,还威胁说要告诉你妈妈。揭红秀她根本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我!”

猛然听到自己母亲的名字,向飞像被子弹击中似地震了一下。一瞬间,许多事情都明白过来。原来,所谓母亲的失踪,实际上是被眼前这个男人残忍地杀害了!

向飞热血上涌,一下捏紧了拳头冲上几步。陈总警觉地把水果刀架在了芷梦的脖子上,另一只手把那本《迷踪》砸在向飞身上,歇斯底里地嚷道:“别过来!”

芷梦闭着眼睛,泪水滚滚而下,嘴里说道:“你杀了我吧,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向飞看着闪烁在她颈下的刀锋,不得不停下脚步,无奈地眼看陈总挟持着芷梦出了屋子,上了门口的小车,疾驰而去。

向飞和夏婧冲出屋子,在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吩咐司机紧追前面的白色本田,一边拨打了110报警。向飞在心里发誓:无论如何不能放过这个杀母仇人,一定要将他绳之以法。

白色本田发疯似地狂奔,避开了交通要道,转了几个弯以后,忽然开上了凤岭的山道。向飞和夏婧紧追不舍,警车的笛声也已远远地响起。

两辆车越爬越高,左侧是绝壁,右侧是高大的山体,黄昏中的山崖显得格外险峻。蓦地路边闪现一个红色路牌,上面闪电般的急转图标触目惊心。是“魔鬼弯道”!

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段连续三个急转的弯道,即使是有丰富经验的司机通过这里都会小心翼翼地放慢速度。尽管如此,这个地方仍是每年都有事故发生,很多司机谈之色变,称之为“魔鬼弯道”。

出租车的司机早早地开始减速,而白色本田只是略略犹豫了一下,仍旧直冲弯道而去,完全没有要刹车的意图。向飞等人的脸全都白了,夏婧惊恐地闭了双眼。

(七)

这时,白色本田副驾驶座上的门突然开了,一个人影猛地被推出了车外。

“是芷梦!”向飞一眼认了出来,出租车停了,他跳下车,眼见白色本田飞一般地冲出弯道,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直向崖下坠落。

“爸——”嘶声裂肺的叫喊在身后响起,芷梦满脸泪痕地向崖边冲去,却被夏婧死死地抱住了。

崖下升起一股浓烟,在空中弥散开来,就像《迷踪》事件的真相,终于被揭开,无处藏匿。

四年前,16岁的芷梦无意中目睹了父亲的罪恶行径而深受刺激,从此对父亲又怕又恨,却又不敢告诉母亲,只能独自在良心的拷问和血缘的感情矛盾中痛苦挣扎,终至患上抑郁症,停学接受治疗,结果高中没能读完。出院以后休息了一段时间,芷梦父亲托人将她安排到图书馆工作。但芷梦内心深处仍然痛苦不堪,今年三月由于母亲去世,她更深地陷入了绝望,终于不堪沉重的心理压力,决定将四年前的秘密以隐晦的方式说出来,然后自尽,而书中的秘密是否能被人发现,只好听天由命。但实际上,当她知道向飞发现了书中的秘密,她又感到后悔和害怕,拒绝给予配合。

在芷梦标记《迷踪》期间,向飞和芷梦的父亲几乎同时发现了书中的秘密,于是各自展开了追查。向飞和夏婧是为了挽救一个少女的生命,芷梦的父亲是为了抹去女儿的控告,阻止自己罪行被暴露。他不敢让芷梦知道,于是让夏婧办了借书卡,替他借回《迷踪》。

当他看到芷梦在标记中暗示自己看到了他四年前的谋杀,就开始做手脚掩盖书中的标记,后来听夏婧提起书中的秘密,于是派人暗中跟踪夏婧和向飞。后来打探到向飞识破掩盖,还是找出了标记文字,立刻派人抢走了向飞的书,同时警告他莫多管闲事。但向飞两人没有听从警告,继续追查,他又在刚借到的书中看到“我是唯一目击者,我看到了凶手”这样的句子,他开始慌了阵脚,害怕接下去女儿将在最后一部《迷踪》里说出他的名字,于是急忙赶到芷梦的住处,恰见到芷梦准备割腕自杀,身边放着《迷踪》第九部,于是夺下刀子……父女间四年来第一次发生了正面的交锋,并被随后赶来的向飞和夏婧看到。

真相令人喟叹。杀母仇人已经自绝。芷梦父亲本是因畏罪而打算毁灭一切的,却在最后的时刻,亲情终究战胜疯狂,放过了自己的女儿。而逝者已矣,不管自己的母亲做过什么错事,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就好比只是一场恶梦。

向飞回头看看芷梦。她已经安静了一些,虚弱地在夏婧的怀里抽泣。他想:她还年轻,希望友谊能帮助她尽早摆脱噩梦。

向飞掏出口袋里的《迷踪》第九部,翻到末页,目光落到了最后一行句子上。那是对失踪女主人的最后交代:“唯愿她泉下安享平静,永不再受凡世纷扰。”

一只温软的手伸进了他的手心。向飞抬眼,迎面看到夏婧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说道:“伯母也一定会是这样的。”向飞没有说话,只是握紧了她的手。

猜你喜欢
陈总借书图书馆
图图借书
借书
图书馆
图图借书
铁砂掌
肥水不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