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才
说起质量管理,首先想到了前WTO总干事穆尔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质量管理水平,相当于30年前的日本,100年前的英国。”初听这句话,总觉得有夸大的成分。不过,就算给它打个八折,那也有80年的差距。这个数字难免让人触目惊心。
现代质量管理的理论最早产生于美国。它是研究和采用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这一理论的产生,使美国产品质量在一段时间内迅速提高,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质量管理的理论进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相比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我们的质量管理确实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一点,从频频发生的质量事故可以看出,肯德基里的苏丹红,药品里的欣弗,至今还人心有余悸!今天各地又纷纷爆出桥梁、隧道等建筑无故坍塌事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相对于食品、药品等行业,我们石油企业的产品质量好坏不会象它们一样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我们的产品质量好坏也是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的炼油厂有不合格的油流入市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造成汽车抛锚,那这辆车要是坏到城里或者其他有人的地方还好些,大不了找人修理,可要是正好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坏掉了,那司机就免不了要指天骂地,把所有的人都骂上一通吧,倒时恐泊我们这些搞石油的也免不了要多打儿个喷嚏啊。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损失。首先要了解质量和质量管理这两个概念,质量这个词在物理学上的含义是表示物质的量,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质量,是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语,其实简单的说,质量就是代表人们对某种物品的满意程度,而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说的再通俗一点,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为人来服务。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而对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每一位员工,企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由员工掌握,员工驾驭工作的能力,将直接影响最终的质量好坏,所以说要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就必须首先从人来抓起,以人为本,全面的提升质量管理。古人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为天下贵也。”人作为万物之灵,具有其它物种所不可能具备的内在德性和人格魅力,所以有“天人并重,人为主宰”之说。人是从事任何事项的主体,是所从事项的主持者、执行者,是任何事情成功的根本所在。
从国际近代质量管理发展史来看,日本的产品质量,从低劣的“东洋货”到超过欧美、风靡世界的产品质量,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日本十分重视并造就了一支优秀的质量人才队伍。同样,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产的汽车竟占领了国际汽车市场的80%以上,就是因为当时的美国出现了一批以休哈特、费根堡姆等为代表的优秀的质量管理人才。由此可见,人的确是质量管理中的第一要素。
人的培训与教育是贯穿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培训是提高质量管理最为有效可靠的手段。通过各种系统的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不仅能使人的工作能力迅速提高,还能使人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通过知识的传递,能使人的视野开阔,对于出现的事情能及时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
充分激励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提高质量管理的关键。人的良好素质,固然是发挥人的作用的重要前提。然而,人的因素能否产生巨大作用,还有赖于是否能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存在一个激励的问题。人们从事质量活动时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但他的行为始终要受到环境条件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说,人的思想与行为要受到环境条件的严重影响。又说:“身居闹市,一尘不染,”这又是说在同样的环境中,由于个人的内在心理素质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因此,既要通过质量培训与教育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和水平,也充分重视质量文化建设,造就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没有明确的“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用户第一”的质量精神和职业道德观念,没有先进的质量标准、严明的质量纪律和奖优罚劣的质量制度,就决不可能产生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也无法生产出一流的产品。
从长远来讲,质量管理并不可能像拧开水龙头那样一蹴而就。质量管理更是一种文化,需要以人为本,不断的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提高人的质量,才能不断的提高过程质量、产品质量、组织质量、体系质量并最终提高整个的质量管理水平。
由此可见,质量管理在一个企业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延长石油历经百年而不衰,如今更跻身于中国百强企业的行列,就是因为我们的企业始终把质量和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现在,重组后的延长石油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新一代的延长石油人己经不满足中国百强企业的称号,他们决心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不断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让延长石油这艘巨轮向着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目标乘风破浪,直达胜利的彼岸。
(作者单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永坪炼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