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经济大势展望

2009-03-30 01:19高远至
现代企业 2009年2期
关键词:消费经济

高远至 颜 彦

快速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加上国内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使不少专家感到,“今年将是近年来最困难的一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2009年,中国经济将交出怎样的一份答卷?

长期趋势不变,今年前低后高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影响了我国外需;国内经济步入调整期,影响了我国内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广指出,在内外需求都急剧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已受到强烈冲击。

面对这种形势,中央政策及时作出了反应,2008年11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决定扩大投资以弥补外需下滑,此外,出口和房地产行业也得到了重点鼓励。当然,政策的作用不会立竿见影,专家们普遍预计,去年四季度,今年一二季度,经济增长仍然乏力,直到今年下半年才会逐渐恢复。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并没有改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物质基础丰厚,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非农产业转移等等,这些因素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仍会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长。”

不过,祝宝良预计,2008年四季度经济增长率还将下滑,可能掉到6%左右,“许多企业正在消化库存,这需要一段时间,之后,企业才能重新投入生产。加上2009年的政策作用,经济增长将逐渐提速,达到8%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同今年经济将逐渐升温,他说:“预计到今年二、三季度,在全球经济不再发生大的变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局面将有所扭转。”

调控有余地,信心有保证

如果全球经济发生大的变化呢?在目睹了2008年的太多意外之后,没有人敢保证今年不会出更多更大的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并要求,“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

专家们认为,即使更坏的情况出现,中央也有“招数”应对,那就是“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祝宝良对此作了详细解释。他说,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尚有盈余,今年加大投资会有一点赤字,但不算多,还可以继续扩大;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都还有下调的空间。

此外,中央还提出,“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现在,为解决长期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在浙江,全国首个小企业集合债前不久成功发行;在重庆,2008年9月以来已批准成立小额贷款公司52家,其中已有10家正式开业营运。最近国务院就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提出了30条意见,明确要“创新融资方式”,金融领域更多的改革突破正在加快步伐。

改革将释放活力,增强动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其意义更为深远。祝宝良指出,除金融领域外,财税改革也已启动,增值税转型将在全国推行,如何保证县一级财政也在考虑中,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将加快速度,电信、铁路等领域打破垄断也是大势所趋。

“有机”的增长,保民生促就业

“之所以要保增长,主要是要保民生。”王小广对记者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提出了明年促进就业、完善社保、加强职业培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工作重点。

此前,国务院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中,改善民生也是重中之重。比如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等,都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

不仅如此,在祝宝良看来,加大投资直接带动的是就业,而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祝宝良说:“企业倒闭失业的主要是农民工,像盖保障性住房、修公路铁路、修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教育医疗设施、灾后重建等等,正可以吸纳大创农民工就业。”

除了投资直接带动的就业之外,王小广认为,应该对自主创业提供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王小广说:“之前,国家决定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样的政策应该再多一些,力度再大一些”。他建议营业额在50万元以下的服务业企业都可以考虑免征营业税,“这些税收数额小,除去征收成本,所剩不多,还容易滋生腐败”。

促消费,给增长一个稳定的支点

过度依赖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隐患,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隐患彻底暴露。解决的办法很明确:启动国内消费。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国际市场繁荣的时期,很少有人认真对待。然而这次不一样,美欧等地消费需求锐减,经济恢复尚待时日,而且他们开始检讨过度消费的习惯,以后花钱可能不会像以前一样“慷慨”。

因此,为缓解当前的困难,为经济发展长远计,启动国内消费必须动真格的。

中央一系列政策正在朝这个目标努力。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宣布从2008年12月1日起启动第二批“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并从今年2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广“家电下乡”。农民购买规定品种和价位的电器,将享受13%的财政补贴。

此前,国务院扩大内需的十条措施中已明确要求,“提高今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祝宝良测算,这些促进消费的政策实施后,今年将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

“从拉动经济增长角度看,虽然消费启动慢,但一旦启动,其对经济增长有持续稳定的支撑作用。”张立群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意义重大。“如果终端消费能力得不到扩大,未来必然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那么消费的增长点又在哪里呢?最近,国务院研究部署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住房消费。除此之外,王小广还建议,对汽车消费应该给予更多鼓励,“对小排量的汽车,应该降低购置税和消费税”。

王小广的建议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的呼应。李毅中不久前透露,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调查研究,鼓励低排量车的生产和销售。如购买1.6升以下排量的轿车,将适当减免一些购置费。

调结构“进行时”,储备增长的动力

经济发展有波峰也有波谷,市场繁荣的时候,难免泥沙俱下,企业发展良莠不齐。经济一旦调整,一批企业必然遭到淘汰,这其中主要是发展不好的企业。祝宝良说,金融支持经济,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支持优质企业进行兼并,这对优质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壮大的机会,而对整个经济来讲,则是调整升级的机会。

中央一再强调,保增长的同时要调结构。国务院十条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国际上原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大幅度下跌,经济低迷的时候,可以在技术改造上加大投入,迎接下一个景气周期。这样可以很快收回投资,这是我们多年来的经验。”李毅中说企业应集中在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装备更新、安全生产等“瓶颈”方面加大投入,以增强竞争力。

王小广还建议,在经济发展的区域结构上,也应该有所调整,需要寻找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中部地区可以加速发展,应鼓励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这里转移,东部地区则可以适度放慢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王小广认为,经济调整为区域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总之,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半月谈》杂志社)

猜你喜欢
消费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国内消费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
拥抱新经济
消费数读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