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环节

2009-03-27 04:33马玉洁
管理观察 2009年7期
关键词:重点部位动态控制工程师

王 中 马玉洁 李 军

摘要: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书面为根据,做好提前预控,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

关键词:施工阶段 质量监理

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以数据说话,以书面为根据,做好提前预控,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

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

一、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对进场的每批材料做到“双控”(即要有质检单、合格证),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理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合格后才可使用。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进行管理。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方检查。监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二、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是现场监理与质监部门的重要不同之处。对工程监理工作认识不多的同志往往认为监理工程师只是在现场转一转、看一看,验收时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这往往使一些质量问题已经出现,甚至还要返工。我们在质量控制中是改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控制。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

1.加强管理力度,全过程旁监。

对于每一位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记,处理问题要有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嘴勤,对于检查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准”(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要以数据为说话依据)、“细”(工作中细心)、“实”(做到一件事要实实在在,亲自去做,去检查,遇到质量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要为建设单位(业主)、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

2.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监理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等时,监理工程师要到现场去检查。对于工程重点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3.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

监理工程师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如钢筋绑扎少了几根,规格绑错多少,砼浇筑完后蜂窝、孔洞各多少,在什么部位等等。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三、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1.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

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根据施工工艺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标明施工顺序,便于验收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进行原因分析。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监理工程师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监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监理工程师忽视的地方,与监理方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猜你喜欢
重点部位动态控制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基于全过程动态控制下的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研究
探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方法与策略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建筑工程造价特点及动态控制实施方法探讨
高校重点部位廉政风险防控实效性研究
青年工程师
内燃机车维护与保养措施分析
探索医疗建筑人性化室内设计
工程施工阶段造价动态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