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摘要:关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自1978年起,由于研究对象确定、数据选取等种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目前学术界仍未达成共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涉及确保经济增长前提下节能降耗政策是否有效,依旧是长期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成为能源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自1978年Kraft, J和Kraft, A首次发现美国GN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1以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虽然研究方法集中在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协整分析,研究目的在于鉴别二者有无协整或因果关系,但结论千差万别,迄今无定论。
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关系的争论
协整也称协积,若两变量具有长期或均衡关系,则二者可能协积。英国学者Masih AMM,和Masih R于96、97、98年连续发表三篇文章,他们用Johansen多变量协整检验方法对能源消费总量、实际收入和价格水平三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对象分别为六个亚洲经济体,两个能源高度依赖新型工业化国家和两个亚洲最不发达国家,结论不拒绝变量间协整关系;而国内韩智勇等对1978-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关系研究的结论为,二者不具有长期协整关系;2马超群等研究中国1954-2003年GDP与能源消费总量以及能源消费构成部分间关系的结论为,GDP分别与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存在协整关系,与石油,天然气和水电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3研究方法基本相同,但是选取国家不同,选取时间段不同,研究结论迥异。
2.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分歧
对因果关系的分歧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否存在因果,有无中性关系;其次若存在因果,双向因果还是单向因果;再次,若存在单向因果,因果方向如何。Kraft, J和Kraft, A利用Sins的检验方法由美国1947-1974年的数据首次发现存在GN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后,很快Yu等同样应用Sins的检验技术进行研究,只是选取了美国1947-1979年的数据,结论完全不同,不存在GNP到能源消费的因果关系,但存在就业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4台湾学者Lee CC的结论为,不支持能源消费与收入存在中性关系,除已发现的英国、德国和瑞典;5而Chen, CF等应用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论却是,证据支持美国、泰国和韩国存在中性关系6。关于因果方向,Asafu-Adjaye J应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在印度和印尼存在从能源到经济的单向因果,而在泰国和菲律宾却存在从能源到经济的双向因果7,国内王宇新等的结论则是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
3.相关因素对结论产生影响
种种不确定因素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正如Akarca, A.T.等早在1980年的研究所说明的,Kraft和Kraft, Sims以及其他学者关于总能源消耗(GEC)和总国民收入(GNP)的理论遇到挑战,由于所选数据的不同以及因果的时滞,还没有足够先进的模型可用于检验。8此外,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自然人文环境等存在差异,各国学者的研究自然能得到迥异的结论。即便同一国家,存在影响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多种因素,如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而模型对影响因素的考虑具有局限性,相反的结论也以解释。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方向涉及保证经济增长前提下节能降耗政策是否有效,依旧是长期研究重点。
4.小结
虽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理论无法明确的相互关系,但从可持续发展来看,能源储量有限,节能降耗势在必行。各国发展实践证明,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可在能源节约前提下确保经济增长,同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与重工业发展阶段不可回避的高能耗也说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存在依赖,若无法彻底避开高能耗,则只能寄希望提高能源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智勇,魏一鸣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12:17-21
2 马超群,楚慧斌等.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2004,10: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