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青
摘要:正确的纤维含量标识是各类纺织服装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的前提和基本要求。FZ/T 01053-1998《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发布以来,为规范各类纺织服装产品的纤维含量标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各类产品的不断出现,越来越显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纤维含量标签的规范与否成为困扰企业和商家的主要问题。FZ/T 01053-2007《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于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解决了旧标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提高广大商家及生产企业的可操作性,及各级检验机构实际检验的灵活性。
关键词:新标准 纺织品 纤维 标识
1. 新标准与旧标准之间的比较
FZ/T01053-2007《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是对FZ/T 01053—1998《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的修订。与FZ/T 01053—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不属于本标准范围的纺织产品,列入附录A。
——增加了引用文件ISO 2076:1999《纺织品——人造纤维——属名》,将其译文列入附录B。
——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
——由原来的标注要求、标注原则和含量允差三章调整为四章:纤维含量、纤维含量和纤维名称、纤维含量表示方法和纤维含量允差。
——增加了标签的附着方式、成套产品的标签数量、标签材料及标签上文字等要求。
——明确了含量百分率的质量是公定质量。
——增加了“新型纤维”和可对纤维形态特点进行描述的规定。
——细化了不同产品的纤维含量表示方法,并增加了示例。
——简化并统一含量偏差为5%(填充物为10%),增加了低含量的偏差。
——增加了“纤维含量标识符合性的判定”一章。
——增加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通过对新、旧标准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新标准就是对98版旧标准的一个扩展,是将旧标准中的部分潜在的规则,具体化,明确化。新标准执行后,其部分条款,对服装产品的生产厂家来说,是变得更为宽松了。如有些以往像绣花、拼接等这些备受质检部门关注而生产厂家又易于忽略的地方,现在有了明确的条款规定,可以不进行标注或可以简化标注。而且新标准对不同产品的纤维含量的标示方法进行了细化,并增加了标注示例。这些都更明确的为服装生产厂家指明了纤维含量标注的规范,更易于厂家接受并易与国际接轨。
另一方面,新标准的执行对广大检验机构来说是变得更为严格了,是对检验机构的一个新的技术性的挑战。因为,新标准简化并统一了纤维含量的偏差为5%,填充物为10%,并增加了低含量的偏差不低于其含量的30%的规定。对含量偏差的简化和统一,看似是更为宽松了,因为在旧标准中某些纤维的偏差为1.5或3等,但细看其本质,我们会发现新标准是在考核每一种纤维的偏差,而不再是旧标准中只考核性能好的纤维的负偏差和性能差的纤维的正偏差了。这样对检验机构来说,每块面料的每一次化学溶解过程都需要更为严格,需要保证每组分纤维的偏差都在规定内。这样大大加大了检验部门的检验风险,所以说这是对检验部门的一个挑战。
2. 目前市场上服装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对市场上销售的服装产品进行纤维含量项目的质量抽查,不合格产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纤维名称标注的不规范、不准确
此类错误主要集中分布在一些小品牌产品、超市销售的产品及中低档商场促销的产品中。此类产品大多是用一些“新”、”奇”、”特”的纤维名称代替普通的纤维,如用超细旦、细旦丝、涤弹丝来代替普通的涤纶纤维,抗起球纤维代替腈纶等;还有的产品在其填充物中大做文章,如用仿丝棉、天丝棉、太空棉等名称代替涤纶填充物;还有的产品借用一些名贵纤维的名称来提高自己的档次,如用绵羊绒代替羊毛,以此蒙蔽消费者的眼睛。分析此类错误,主要是这类产品无论是在款式还是品质上都没有十分突出的地方,但生产厂家为了能够多销售,为了自己的利润,只能在纤维名称上做文章,用一些新奇、独特而又能代表其性能的名称来代替实际的普通纤维,来吸引消费者。例如在羊绒市场上,好多厂家就是用“绵羊绒”这一名词提高自己产品的档次。其实,羊绒只是山羊的产物,绵羊身上根本不产绒,但生产厂家却利用普通消费者不是很明白这一道理的机会,大肆宣传自己的产品。而在普通消费者眼中,不管是山羊绒还是绵羊绒,都是羊绒的,都是具有保暖作用的,而标明绵羊绒的产品的价钱往往要比正宗山羊绒的产品便宜的多,这就给这样的产品留出了很大的销售空间。又如每年冬天的保暖内衣市场,其也是在利用一些新奇、独特而又能代表其性能的名称来代替实际的普通纤维,如用一些看似保暖性很强的名称代替涤纶、腈纶纤维等等。新标准增加了“新型**纤维”和可对纤维形态特点进行描述的规定,这样就可以方便标注一些目前还没有完全规范名称的纤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上纤维名称胡乱标注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检验部门应该对生产厂家进行督导,对消费者进行宣传,把一些不规范的“新、奇、特”的纤维名称及时的公示给大家,以达到监管的作用。
2.2 纤维名称标注错误
此类产品分布面比较广泛,无论是高档商场的高端品牌产品,还是低档卖场的杂牌商品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此类产品往往是标注A类纤维的名称,而实际含有的却是B类纤维。分析这类错误,主要是由如下几个方面造成的:①部分生产厂家的内部管理不是很正规,对纤维含量的标注不是很重视,有的以一概全,把一块面料的纤维含量运用到全部产品中去;有的厂家对纤维含量根本不做检测,只是凭着多年的从业经验来标注含量;还有的厂家把进口来的服装标识只是直接的翻译一下,误将许多化学名词打到标签上,而造成损失,部分韩国代理品牌此类问题表现的尤为严重。但随着各地质检机构对新标准的不断宣贯,各服装产品的生产厂家对此问题重视程度也是在不断的提升。②部分生产厂家特别是高端品牌自身对产品质量很重视,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标注的很准确,但其在本地的代理商为了自己的利润特别是在店庆、年节促销的时候在别处购买其他低档产品而挂用该品牌的商标。此类产品往往没有经过正规的检验,就被挂到卖场,也就非常容易的成为了不合格产品。③服装生产厂家本身对质量检测很重视,但在检验环节出现漏洞,但这类问题比较少见。
3. 总结
纤维含量作为一项国家强制执行的检验项目备受各级质检机构和生产厂家的重视。随着新标准的发布及各地质检机构对新标准的不断宣贯,各服装生产企业对纤维含量的重视程度和理解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目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是需要质检机构和生产厂家共同克服、解决的。只要生产厂家更为重视,检验机构更为认真严谨,各类产品的标注将更为完善,消费者的利益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FZ/T01053-2007,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S].
[2] FZ/T01053-1998,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S].
[3] ISO 2076:1999, 纺织品——人造纤维——属名[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