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分析

2009-03-27 04:33赵书华
对外经贸实务 2009年2期
关键词:出口北京软件

赵书华 韩 菲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软件外包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一个新亮点、新趋势。所谓软件外包就是一些发达国家的IT公司为了专注其核心业务,将他们的一些非核心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的公司开发,以达到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目的。在软件行业中,大约75%的成本来源于人力成本,软件外包产业的出现可以大大降低发包企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成本,更致力于增值性强的业务环节。

据IDC统计,2003年全球IT服务外包市场规模约为4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到2008年将增长到6800多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1%,IT服务外包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6年中国己成为世界第三大信息产业市场,《全球软件外包报告》认为2015年中国会超过印度跃居全球软件外包的首位。另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将以48.4%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处于市场快速扩张阶段。到200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94.3亿美元,低消耗、低污染,人力资本密集、高附加值的国际软件外包正在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新的增长点。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北京不仅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更在高新技术及其相关服务方面成为了全国的先锋。尤其是在软件信息技术方面,在以中关村为首的科技园区的带领下,北京的软件行业一直领跑全国。据chinalabs整理的数据来看,北京目前从事软件行业的人数占全国的20%,居于首位;我国164家重点软件企业中有近40家位于北京。在北京有40%的软件企业参与外包项目,软件行业60%-70%的营业额来自外包。北京凭借其诸多优势,如巨大的市场需求、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和长期积累的行业专业知识等,将成为全球知识型服务业,尤其是软件外包行业的又一个中心城市。因此,在软件外包服务的地位日趋提升的经济背景下,北京市如何进一步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如何推动软件外包产业的新发展?对于全国的软件外包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借鉴的意义。

二、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的市场规模

2001年-2005年,北京通过实施对日人才“双千”计划、Linux出口计划、对日出口加速器计划、现地外包促进计划、出口扶助计划等软件国际化新举措,软件出口增长迅速,居全国海关出口首位。

图1表明2001年-2005年,北京软件出口每年以约46.6%的速度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北京市软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出口总量突破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33.3%,是2000年的6倍。2005年出口总量规模占全国海关出口总额的37%。2006年1-9月的统计数据表明,北京通过海关的软件出口总量为2.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和商务部共同决定自2004年1月起在上海、大连、深圳、天津、西安、北京六城市建设国家软件出口基地。2006年12月25日,北京、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济南六个城市被认定为第二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可见北京在全国服务外包领域,尤其是软件外包产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2.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的市场结构

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的市场结构以日本为主,欧美市场是近期新的增长点。日本是北京软件与服务出口的主要市场,2000-2005年北京对日软件出口年均增幅为43%。2005年,面向日本的软件出口达到1.7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7%,比2004年增长41.8%,出口规模继续得到巩固。据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JISA)发布的信息:2005年,日本企业外包给中国企业的业务总规模达到332亿日元。而同年北京对日软件出口为207.11亿日元,可见日本企业发包给中国企业的业务60%以上在北京。2006年1-9月,北京对日出口实现1.3亿美元,同比增长为13.8%。目前北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对日接包城市。与此同时,2000-2005年北京对欧美的软件外包年均增幅约为50%,2005年对美外包额达到0.5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7.5%。2002年,对日外包占北京软件海关出口的比例为70%,2003年,这个比例降为69%,直至2005年降到49.8%。虽然对日外包的市场规模增长迅猛,但对日业务在总体市场结构的比例有明显下降,这说明欧美业务增长要快得多,对欧美地区的软件外包正在加速发展。

根据《2005年度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研究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在目前的软件外包业务类型中,软件开发类项目在业务总额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39.95%,企业所接到的软件开发外包项目明显增加。这说明随着业务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从利润较低系统维护、数据录入等低端业务向中高端的软件开发、咨询项目等业务转移,整个软件外包产业正逐步向产业链的中高端上移。但同时也可以发现,在软件外包产业中仍有30.37%的业务属于低端的测试业务,可见北京的软件外包向增值性较强的中高端业务的转移才刚刚起步,但这种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4.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的人才状况

当前北京软件外包产业人才流动率较高,而且缺口很大,未来一段时期内,这种状况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人才问题还将延续。由于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加之缺少稳定的业务来源,企业的报酬机制不够合理等因素,很多员工感觉目前从事的工作对个人发展不利或是对薪酬不满意,因此北京软件外包企业的人才平均流动率达18.28%。这种人才的频繁流动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非常不利,这会耗费企业大量的精力招聘新的员工,同时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培训这些新员工。

另外,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的人才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即软件高端人才,包括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复合型人才以及低端人才,如基层的程序操作人员和软件编码程序员等都严重短缺,而中端的软件工程师过剩。这就导致了企业很难找到适合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甚至不惜重金找到猎头公司替他们寻觅人才;另一方面,由于蓝领技术工人的短缺,致使很多本科学历的员工承担了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这不仅造成人才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此外,外包对于语言的要求很高,但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缺乏精通外语的人才。据统计,北京市现有各类软件人才约20万,但

同时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并且能够进行无障碍国际沟通的人才不足10%,而分布在外包企业中的这类人才不足千人。此外,熟悉西方文化背景、国际商业规则,并且与国际发包组织具有一定联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众所周知,印度曾长期为英国的殖民地,在语言方面占有优势,因此在软件外包产业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而北京的外包人才中,外语水平,尤其是英语和日语水平却不尽如人意。这大大影响了软件外包的发展,特别是本地化的业务。所以提高软件外包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是发展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的一个重点。

5.北京软件外包产业取得项目的方式

北京的软件外包企业从国际发包商取得项目主要有三种方式: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子公司,或位于中国国内的离岸开发中心接包,项目数量比例占33.17%;直接和国外发包商或国外上游接包商发包、分包或转包,占49.96%;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取得项目,仅有2.11%。虽然直接发包、分包或转包的项目数量比例较大,但因为这类项目大多是一些比较低端的业务类型,业务额远远少于ODC接包方式。因此软件外包产业要想得到全面发展,就需要拓展国际市场。但因为在国外开设分公司,进行项目投标的成本高、风险大,导致国际拓展的步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还需要政府、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努力。

三、北京软件外包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第一,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的人才结构不合理。北京的软件外包人才结构是典型的橄榄型,即从事底层基础操作的蓝领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才都非常短缺,而中级水平的人才相对过剩。这样的人才结构必然会导致企业不惜花费重金和耗费大量的精力寻求适合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另外,由于底层人才的短缺,大量的中级水平人才(大部分是指那些具有本科或专科学历的软件开发人员)只能从事低端的工作,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同时,这些中级水平的人才会因为感到自身价值没有得到重视或从事的工作不利于个人发展而频繁的更换工作,致使软件外包行业的人才流动性一直持续偏高。

第二,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竞争力。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所以追求短期利益的趋势非常明显。当面对具有明显的市场利益的项目时会一拥而上,而对于具有开发难度或者市场开拓难度的项目就没有积极性。这导致了大量企业在一个很窄的业务范围内激烈的竞争,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另外,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运作大多为“手工作坊式”的,没有一个很好的管理模式,缺少相关的资格认证(如ISO质量体系认证、CMM认证)。来自《2005年度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的大中型软件外包企业中只有21.62%通过了CMM3/CMMI3,而通过CMM/CMMI五级认证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北京的软件外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很难拿到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外包订单。

第三,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缺乏开拓市场的能力。长期以来,北京的软件外包一直以日本为主,对欧美市场的开拓不足。即使是对日外包市场,也大都是从日本集成商手中得到订单,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些低层次的利润不高的代码工作。北京软件外包产业缺乏那些具有市场开拓经验的人才,没有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开拓更为广阔和更有发展潜力的市场。

第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软件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软件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北京软件外包企业规模较小,在项目管理上存在很多疏漏之处,尤其是在一些大型项目上,由于软件开发的过程控制不利,很容易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因为代码的重用或者商业机密的泄漏等等造成知识产权的问题。另外,整个软件行业知识产权环境也不容乐观,盗版的现象非常猖獗,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这对处于这个大环境下的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也非常不利。

四、北京软件外包发展的政策建议

1.重视软件外包行业的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的再培养

针对北京市软件外包行业“橄榄型”的人才结构,政府应采取措施,极力改善目前的人才结构,使之向比较稳定的“金字塔型”发展。主要的措施有两方面:第一,重视计算机教育的调整。政府应该进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领域的教育改革大力推广基础教育,主要是普及偏重应用方面计算机教育,着力培养一批从事软件外包的技术蓝领,解决北京市目前软件外包行业基层的程序操作人员和软件编码程序员严重短缺的问题。第二,重视软件外包人才的再培养,这一建议是针对北京目前在软件外包行业缺乏高级管理人才而提出的。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加强对从事软件外包人员的再教育,对目前的一些中级水平的人才进行管理知识的普及,使之成为能够承担开发和管理双重业务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从而降低企业长期发展的成本,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

2.形成产业规模,扩大知名度

为了摆脱北京市目前软件外包企业“小而散”的劣势,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并购或战略合并形成外包联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业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从而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虽然企业并购或战略合并并非提高竞争力的唯一方法,但是很多欧美的发包商十分重视外包企业的规模,它们只把业务交给1000人以上的大型软件外包公司。因此为了拓展欧美市场,吸引更多的海外客户,软件外包企业就必须要把规模做大。因此,战略合并或者并购可以实现企业资本力量迅速提升,减少欧美客户的疑虑,增强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与监督机制。企业在接包的同时要与发包方签署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机密保密合同,要求参与项目的员工严格遵守该合同,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另外,从事软件外包的企业还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及商业机密保护体系,对一些重要的信息或技术实施授权使用,并记录工作人员对它们的使用情况。建立严格的计算机使用制度和网络监管制度,防止内部人员将开发项目的保密信息传播到企业外部,或者外部人员恶意的盗取企业内部开发项目的信息。同时要加强员工的知识产权教育,在开始一个项目之前与参与的员工签订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协议。此外,企业最好可以定期向发包方提供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保护和管理情况,以树立企业良好的诚信形象,有利于与发包方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

4.积极推进企业通过资格认证

当今,世界软件的发包方都非常重视外包企业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应当积极推行质量体系认证,使企业的业务水准得到一个世界范围的认可。目前世界上比较认可的是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认证,只有通过CMM3以上的企业才有大型外包业务市场的准入机会,而目前北京的大中型软件外包企业中通过CMM3/CMMI3认证的企业所占的比例很低,通过五级认证的更是寥寥无几。这大大降低了北京市软件外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它们一直不能充分的拓展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积极的推进企业通过该项认证,使企业拿到进入海外大型外包业务市场的通行证。

5.寻求国外优秀的合作伙伴

北京的软件外包企业可以和印度优秀的软件外包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因为从市场结构来看北京的主要外包市场为日、韩,而印度各个外包企业的主要外包市场为欧美,双方的目标市场具有互补性;从产品结构来看,北京市软件外包企业的业务主要还是集中在中低端产品,而印度的企业已经开始向高端发展。所以在软件外包这个市场,北京的企业和印度的优秀企业可以通过竞争合作,各自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北京的企业也可以在同印度的合作中,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多进行技术上的交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猜你喜欢
出口北京软件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禅宗软件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软件对对碰
北京,北京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