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再度回归

2009-03-27 04:33陈培一
雕塑 2009年1期
关键词:雕塑家金属雕塑

陈培一

2008年9月6日,“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开幕。大会期间,举办了“安东尼·司顿斯专题展”“意象中国——中国雕塑院特邀当代雕塑家作品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美术院校师生雕塑作品展”“韩国雕刻家协会雕塑作品邀请展”“罗丹图片展”和“小型金属焊接展”等数个不同主题的雕塑展览。

9月7日下午,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长春市规划局、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小型金属焊接展”在东北师范大学拉开了帷幕,以鲜明的特色闪亮登场。当前,在全国城市国际化、乡村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的状态下,给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雕塑家们(专业的、职业的、非专业的、非职业的)几乎都在以各种方式参与了这次“大跃进”运动,而架上雕塑的创作却日渐被人所忽视。所以,我们提出了“向架上回归”的学术主张,提倡重视创作、认真地对待创作、强调雕塑家时刻处在创作状态的学术态度。为此,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举办了许多大型的、综合性的学术展览和研讨会以推进我们的理念之深化。

雕塑的创作,是在艺术思想的支配下,充分展现了雕塑家驾驭材料的能力。所以,材料对于当代雕塑的创作来说格外重要。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雕塑材料这个具体的物质元素是如何塑造形而下的“器”,并在这个塑造过程中谋求形而上的“道”的提升,同时也极力促使将材料语言发挥到一种最佳、最完善的状态。材料的使用靠的是“技”,而“技”运用到了一种高妙的境界就转化成了“道”。近百年来,两方的现代工业文明舶进了中国,对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审美习惯。中国从一个数千年的农业大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下子转变成了工人,固有的农民意识与现代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则是个中的最主要的矛盾。我们过去一直在用金属铸造、锻打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而焊接金属这个工艺对我们来说则是一种新技术。使用这个新技术来搞艺术创作,对中国的艺术家来说则也是一个新课题。早在2005年,我们就在山东蓬莱进行了一次国际性的大型焊接艺术的创作实验,并谋求与当地的文脉吻合,积极地介入当地公共艺术的建设。为了重申回归架上的学术主张,所以在这次雕塑大会期间我们和相关单位联合举办了这个《小型雕塑焊接展》。

之所以举办《小型雕塑焊接展》,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体现了我们对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的重视,体现了我们“向架上回归”的主张。其二,东北是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在这里举行金属焊接展有一种地域文脉上的契合,与地域文化存在着某种呼应。其三,相对于同时举行的其他大型展览来说,这个展览的雕塑造型手段、材料语言和形式都更单纯一些,特色更鲜明一些,也基本上没有运作成本。展览共展出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家的33件金属焊接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都是金属焊接体量不大的架上雕塑,造型手段各不相同,内容和题材也是有很大的区别,但是都表达了作者各自对金属材料的驾驭能力,对金属焊接技术的摸索,对雕塑艺术当代性的追求,展示了作者不同的文化素养,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趣味。这个具有探索实验意义的金属焊接展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作品的展览方式发生变化。虽然是架上雕塑的作品展览,但是事实上有些作品已经脱离了展台,直接以大地为展示平台,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如朱成的作品《蝠》、乔迁的作品《地动的瞬间》。

作品的构成方式呈现多样化。悬挂型,作品悬挂吊装,在飘荡摇摆之间增加了表现力,如殷小烽的作品《悬挂·幽灵》;简约型,作品造型语言单纯,手法简洁,形式凝炼,如范伟民的作品《翔》、朱尚熹的作品《线的主题》等;剪影叠置型,作品从民间剪纸艺术中吸取营养,并进行了重组,如张雯迪的作品《灵蛇之珠》、王小蕙的作品《行走的男人》等;铸造型,作品形体滓圆,结体严谨,如王中的作品《当代文物》、景育民的作品《远古的回声》等。

创作思想值得关注。这个展览中出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或者是颠覆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尝试了新的材料与技法,丰富了焊接艺术的语言和形式。如韩璐的作品《蜂蜜和四叶草》、刘宇航的作品《学生餐》。或者是从新的角度解读、新的手段和方式阐述传统的观念与文化,如于小平的作品《传家宝》、朱成的作品《蝠》等等。

这个《小型金属焊接展》是我们“向架上回归”的又一次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我们将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推出相关的专题展览,请大家关注。

猜你喜欢
雕塑家金属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雕塑家
工业金属Ⅱ个股表现
金属美甲
金属部落
让金属变成艺术
自然雕塑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