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义
改革开放30年来,一个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村1000多户人家,4000多人口齐奔小康,把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且变为实际行动,形成家家忙致富,户户无闲人。人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里请看……
西斛村农民喜奔小康路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西斛村,地处十里长山的脚下,这里山清水秀,天然氧吧,人间仙境。山间的杜鹃花常把游人的笑脸映红,环山河畔的杨柳倒悬于平静的水面,林中百鸟飞翔,不时传来悦耳的鸟鸣,水中的鱼儿成群结队,时隐时现自由游荡……
一个村新开5家休闲山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斛村的农民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新形农民,他们中相当以一分,告别了传统的种田模式,不再是每年中稻,种麦,而是各自在面对市场,寻觅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项目。所以,他们把大门口的优山美地的自然资源,变成商业资源,村里5位有胆识的土生土长的农民在西斛村党支部的帮助支持下,先后开办了“队长农庄”,“长乐山庄”,“战友山庄”等5家休闲山庄,总投资300多万元,解决农民就业100多人,由于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引来镇江,句容,扬州,上海,苏州等地的游客,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游人就更多了。他们中间有教师,学生,商人,工人,军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时一天接待游客逾千人次,游客在树林间漫步,在环山河畔合影留念,在歇凉亭里聊天……游客们从这里带走满意,微笑和欢乐。
农民从粮改菜中得到实惠
近年来,西斛村大胆放手让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众多农民从中得到实惠。
这个村的石头岗,新甸组的农民利用243省道穿村而过的优势,有的人家把良田改种葡萄,从中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近年来,下新甸的农民有几十户人家把100多亩良田改种了蔬菜,如青菜,萝卜,旱芹,大白菜,香菜等约有100多个品种。
这里离镇江市区很近,亦有驻地部队,农民们只管种植,管理,天天都有客户到田边收菜,而且现金交易,农民们天天有钱赚,陈金江高兴地说:他有黄金万两,不如我日进分文。所以,他们尝到了粮改菜的甜头,尽管农民们大天在田里忙碌七八个小时,但他们忙的很开心,因为他们忙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科学种田中喜获丰收。
2008年,西斛村带领官大农民坚持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特别是在精种水稻时,始终教育农民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只能用低毒农药虽然防治的次数多了几次,但却保住了粮食的质量安全,对人体很健康。
从时间中农民体会到,村里采取的这一举措是正确的,是可行的,是健康的。这样既保住了粮食的优质品味。也得到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唐岗村的李阿福亲自告诉记者:今年坚持了科学种田,家中2亩多田收获了健康水稻3000余斤,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高产。坚持科学种田,真是我们农民的必由之路,实惠之路,幸福之路。
汪万洪书记说致富
汪万洪同志,是西斛村党支部书记。他向记者高兴地介绍说:我们村里的农民在奔小康支付的道路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他们为了发家致富,面对市场抓住机遇,大胆投资,我们近年来发展较快,村里有开商店的,搞运输的,还有开办重钙粉厂的,石子厂,鞋厂的……约有几十家,农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和诚实劳动,他们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用上了太阳能,煤气灶,电磁炉,液晶电视……还有不少农民花几十万进城买了房,尽享都市生活。如今的农民啊,真有福气。
中华蟾驯养研究生产基地落户浙江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养蟾大王”蒋张林,在海宁建成中华蟾驯养研究与生产基地,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和医药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经他发明的“蟾衣采集器”就有7项获国家专利,另外与其配套的“蟾衣整理具”“防蛇网”也分别获得了专利;该所的研究与基地的建立,填补了国内规模化驯养中华蟾的缺口。
浙江省海宁市888号信箱李丙海
手机13952215309邮编3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