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艳
(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关键词】直视法;新生儿;股静脉;斜刺采血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2-0155-01
笔者从2001年采用直视法行新生儿股静脉斜刺采血90例,发现此方法较简便,取得满意效果,成功率达94.4%,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儿150例,男90例,女60例,日龄1~15 d,体重2.3~5 kg,采血量2~4 ml,平均3 ml,用直视法采血90次,常规法采血60次。两种采血法新生儿性别、出生日龄、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
1.2方法
1.2.1采血方法①直视法。将新生儿平卧,双腿分开呈蛙状,垫高穿刺侧臀部,使股三角充分暴露,操作者站在患儿足端穿刺侧,左手捏住穿刺侧的大腿,根据股动脉起自腹股沟韧带中点后面、由脐轮向腹股沟作垂线其交点处[1]。目测由脐轮向腹股沟作垂线其交点处,同时辨认腹股沟下缘隆起的区域,右手用消毒液在穿刺部位常规消毒2遍,范围超过5 cm。在隆起的中心位置用5 ml注射器于腹股沟韧带下2~3 cm 45°进针4~6 cm,边退针边抽吸,见回血即停止退针并固定抽吸,根据需要抽取血标本量。进针处用干棉球按压3~5 min,并观察出血情况。此方法命中率高易固定。②常规法。按常规操作进行。在腹股沟摸到股动脉后在搏动点内侧0.3~0.5 cm处进针[1]。
1.2.2评价指标计算采血时间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1.2.3统计学方法所得评价数据采用χ2、t检验。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①直视法行新生儿股静脉斜刺采血由于定位准确,易固定,抽血不费力,很容易抽到所需血液,且溶血机会少。有效地缩短了穿刺时间。患儿痛苦少,家长易接受。无需用手摸搏动点,可省去消毒手指的环节及触摸搏动点的时间,且不受新生儿哭闹的影响。②常规采用摸股动脉来定穿刺点,大多数患儿因哭闹摸不清,而且操作时间长,易造成家长心理紧张,不合作,成功率低。③腹股沟下缘有一长约3~4 cm,呈漏斗形隆起的股鞘,鞘内2条纵形的纤维隔将鞘分为3个腔,外侧容纳股动脉,中间容纳股静脉,内侧形成股管[2]。故在隆起的中心位置进针则可达到抽股静脉血的目的。④进针角度与患儿有关,胖者穿刺角度要大,瘦者则小。
参考文献
1程风芹.应用头皮针行婴幼儿股静脉采血[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2):47
2席焕之,曾志成.人体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8
(收稿日期:20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