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海涛(中国外包网CEO)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过的金融危机》
这本书是郎咸平演讲的整理,也是经济危机下应景的一本书。但是看完之后,对我的震撼是比较大的,因为对经营企业的人来说,需要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把握经济现象。郎咸平对中国经济经历30年发展后何去何从的思考,对经济政策的分析,尤其是两三年前对紧缩政策的批判,还有国际产业链阴谋论,都是对企业家有价值的启发。
《三国曹操争霸经营史》
因为我非常喜欢看史书,而自己又在做企业,以历史讲经营的书对我来说,不见得要从中学多少战略战术的东西,而是看中史书里面寓言性的内容,即使看很多遍都会引起思考。
吴巍(盛景网联培训集团市场总监)
《巴菲特传》
我是喜欢看传记而非理论书的。理论书籍能不能给人指导很难说,还是卓有成就的人回过头考察他过往一生的书更有价值。里面沉淀的不仅是商业思想,还有他的思考,对人生百态的理解,看着很过瘾。
我在去年雷曼兄弟倒下的时候买的这本书,想从举世公认的理财高手身上学习理财经验。但是越来越感到巴菲特的价值发现理论,不仅是商业的法则,实际上也是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任何事情都会回归到他的本位。用巴菲特的话讲:“任何投机都是一场泡沫。”对于个人来说,是不是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定位?而且,看各种事情都一定要看到本质,并且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做。
《理查德•布兰森自传》
这本书最为打动我的就是奋斗不止的精神。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在人生起步阶段奋斗、冒险,但是布兰森最可贵的是他已经成为一代富豪,成了商业帝国领袖之后,还是敢于进行热气球的环球旅行,几度险中求生。
永無止境的进取心,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这对我的启发主要在于: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相当的好奇心,保持对未知领域的求索状态。躺在功劳薄上,止步于安逸,都不能获得真知。
肖明超(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
《引爆点》
这本书实际上把一些流行现象背后的法则给梳理出来了。根据这些法则,如果要推动一些事情的流行,你应该怎么去做?会得到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比如里面提到的“个别人物法则”,强调流行的引爆,往往和几个关键人物有关系,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企业品牌传播要切入这些个别人物,影响他们。
《22条商规》
这本书的第一版到现在其实有一些年头了,但是里面讲的商业规则是难以改变的。比如:书里讲到你如果成不了市场上的第一品牌,那么就用和领导品牌对着干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且从长期来看,市场竞争到最后往往会出现两个品牌争霸的局面。这里,很多规则都是值得牢记的。
《iPod,不同凡“想”》
讲苹果公司的书很多,但是这本书对苹果公司创新的关键点解读得很好。比如,苹果做产品创新时的要求:任何功能的使用,消费者不能超过三次按键。这些特别具体的创新追求,使苹果有很好的用户基础。另外,这本书分析:Mp3虽然并不是苹果的发明,但iPod模式是做一个平台,围绕它构建了繁荣的iPod经济圈。管理
责任编辑:李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