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奇志
奈何苏理去匆匆,沈水辽天未了情。
许国一身无愧作,中原辽晋有丰功。
冰寒大地人悲悼,十里轻车我送行。
遗像尚在人已逝,悠悠往事忆戴公。
此系原辽宁省顾委秘书长王显堂同志于2000年1月28日写的一首《悼念苏理同志》。该诗道出了对苏理同志的无限思念之情。
2000年1月22日戴苏理同志在沈阳病逝。弥留之际,已经失去语言能力的他,用颤抖的手歪歪斜斜地写下了《临终遗言》,其中一句就是“我是农民的儿子”。
“农民是我们的根”
苏理同志出生在山西农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他与农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不管走到哪里,他都会结交一批农民朋友,都会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而他自己也不讲究衣着,朴素得象个农民。他常说:“农民是我们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才能结出硕果。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亏待农民。”
对于“农民是我们的根”,苏理同志有着切身的体会。在抗日战争最残酷的岁月里,有一次苏理的脚被草鞋磨破,后来红肿得不能随军打仗,只好暂时隐蔽起来休养。听说他是“八路”,老乡们热心地把他掩藏在一个农户家中。这户农家是兄弟俩,老大略懂中医。他们家院里有两株香椿树。老大摘下树上的老叶子放进水盆,让苏理泡脚消肿;将嫩一点的香椿叶拌些盐给苏理当菜就饭吃。
时值山西大旱,粮食歉收,再加上日寇扫荡,群众缺粮少菜。老乡家的娃儿们眼巴巴地看着香椿芽却吃不着。见此情景,苏理心如刀绞,泪如雨下。他后来感慨地说:“群众豁出命来保护我们,(我)深深地感到革命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没有革命群众的支持将一事无成。”“没有老百姓这样支持革命,革命哪能取得成功?哪能有今天的幸福?”所以他才常常说:“农民是我们的根。”
农民朋友史来贺
全国劳动模范史来贺是苏理同志的一个农民朋友,两人亲如兄弟。苏理同志任河南省委书记期间,史来贺每次到省委向他汇报工作,他都是迎出门外,亲切地喊着:“来贺!来贺!”他对史来贺从本村实际出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十分赞赏,说:“这是方向,符合党中央的精神,我支持你们。”
1981年的正月初五一大早,苏理同志风尘仆仆来到新乡县七里营乡刘庄村,他对村里的干部群众说:“今天,我给刘庄的乡亲们拜年来了,祝大家新年好!”一位村民高兴地喊道:“省委书记来给俺农民拜年,真是把农民看到天上啦!”苏理对乡亲们说:“刘庄人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根本的一条是你们有个好带头人啊!是史来贺把你们大家带富的。看到全村人过上幸福年,我高兴的得很哪!今后,全村在史来贺的带领下,日子一定会过得更好!”在场群众热烈鼓掌。
苏理同志离开河南到辽宁工作后,心里仍始终牵挂着刘庄的发展。1987年4月,已是辽宁省顾委主任的他又一次来到刘庄考察访问。村总支书记史来贺热情地欢迎他的到来,并向他详细介绍了刘庄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陪他参观了村办企业。苏理同志这次来刘庄是来“取经”的,既“富帮穷”的经。刘庄不仅自己富了,同时还把周围的乡村也帮富了。苏理是想让刘庄“富帮穷”的经验在辽宁开花结果。他说:“如何引导富裕起来的乡村象刘庄那样主动攀‘穷亲,带动左邻右舍共同走致富的道路,这确实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
回到辽宁后,苏理同志每到富裕乡镇,就积极宣传和推广刘庄的“富帮穷”经验,让农民兄弟共同富裕起来。
农民书画研究会
1996年11月26日,辽宁成立了农民书画研究会。对这个书画研究会的成立,苏理同志从一开始就积极倡导和支持。他不仅为研究会会长推荐了“合适”的人选——曾任省农委主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李军同志,而且为研究会成立题词:“发展农民书画活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他在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了农民书画研究会的指导思想:“搞农民书画,它就是对着农村、农业,就是写农村、画农村、画农民,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也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成立农民书画研究会,是盛世的呼唤,是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辽宁农民书画研究会成立十多年来,多次举办书画展览,其中的优秀作品还结集出版了两本农民书画集,对开展全省农民书画活动,培养农民书画家,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在这一切背后,又凝结了多少苏理同志知农、爱农、帮农的心血呀!
苏理同志离开我们已经9个年头了,但“我是农民的儿子”“农民是我们的根”“永远不要亏待农民”这些掷地有声的铿锵话语,却会永远回荡在我们的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