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几个“≠”

2009-03-25 04:09马春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语文

马春江

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某些语文课堂进行深入的反思,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却丢失了一件宝贵的东西——有效。

【教例一】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篇充满想象、洋溢童趣的优美诗歌。一位教师在执教时,引导学生对“清凌凌的小河”中的“清凌凌”进行换词训练,一学生竟把“清凌凌”换成了“黑乎乎”。教师随即抓住“黑乎乎”一词,向学生发问:“能说说为什么小河在你的眼里是黑乎乎的吗?”这位学生说,他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每天都有居民将垃圾、杂物往河里扔,岸边的浴室、工厂更是肆无忌惮地将废水排进小河。这时,老师又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讨论交流:① 如果鱼儿在这样的小河里生活会怎样呢?② 生活在受污染的小河里的小鱼会说些什么呢?③ 如果你们听到小鱼的呼救,打算怎么做呢?这一讨论,花去了十分钟时间。这位教师在“教后记”中这样写道:课堂上我抓住了学生的动态生成,对他们进行“保护水资源”的环保教育,让语文回归生活。

动态生成≠偏离目标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对建构课堂教学新形态,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课堂教学呈现了不少“无法预约的精彩”。但并非所有的生成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课堂中的生成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必须考虑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不能让教师和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信马由缰地展开课堂教学,不能为生成而生成。如上面教例中,教者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里,竟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由“黑乎乎”一词所引出的关于“保护水资源”的环保问题,显然是偏离文本内容,有悖教学目标的。

因此,作为教师对来自学生的生成性内容,必须作出明确的判断和引导:能够为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服务的问题,我们应当恰当地给时间、给机会去丰富或解答;但对偏离教学目标、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内容,我们应当理智地处置或课余研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理想状态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教例二】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织女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甲说,国有国法,家有家法,天庭有天法,织女不守规矩,随意下凡,最后吞食苦果,这是自作自受。学生乙说,织女对牛郎还没深入了解,就和他结为夫妻,太不自重……对学生上述种种游离文本主旨的分析回答,教师不但不加以组织引导,拨乱反正,反而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充分肯定了他们独特的思维,认为这就叫“多元解读”文本。

多元解读≠游离文本

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语文教材理解的多元性上出现了新景观:对课文的理解不再定于一尊,而允许有多种答案,课堂教学由“群言堂”取代了“一言堂”,给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一堂课给学生大量时间自读讨论,结论是:甲也对,乙也不错,丙很好,丁值得肯定,学生实实在在地放了回“野马”。这些教师以为只要引发学生多元解读、课堂上听到学生“别样的声音”就行了,而如果站出来给予引导,会有悖于平等对话的理念,会有不尊重学生多元解读之嫌。

其实,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限度。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像上面的教例中,文本的主旨是表现织女勇于冲破封建势力,敢于追求美好生活。而被少数学生那么一“多元解读”,他们对织女是好是坏,是正义的代表还是丑恶的化身,竟莫衷一是,让人一头雾水,最终是无果而终,课堂教学滑向了失控的边缘。

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主流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教师的存在,当然不是为了只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但也绝不是无原则地“和稀泥”,而是在学生打乱仗、曲解、误读时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适时的、正确的引导。

【教例三】一位教师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他组织学生学习了生字新词后,便布置学生读通篇文章,提出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你能否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同学们感受到你已被感动了?于是,学生开始大声朗读课文,教师则作壁上观。随后,教师让学生站起来朗读。一堂课上,时而齐读,时而个别读,时而小组读,时而轻声读……学生谈感动的地方时,也是读一段话,再泛泛而谈几句,缺乏对文本“咬文嚼字”后的深刻感悟。下课后交谈,这位教师理直气壮地辩解:分析讲解过时了吧?新课程不是强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吗?

重视感悟≠拒绝讲授

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语文教学更是一种“悟”之学,应该重视学生的感悟。但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读,尤其是诵读,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的方式,但除了读,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更不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或讲解分析。方式适当的语言训练或分析,无疑有益于学生对文本深入的感悟。但像上述教例中,这位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读书,以为强调了感悟,就只要读课文,花样翻新地把课文一遍一遍反复读就行了,唯恐和讲授分析沾边。其实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教师的点拨和引领,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难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好多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学生如何去阅读、去体悟文章的外秀内慧,就得靠教师的讲授与指导!

【教例四】一位教师教《赠汪伦》这首古诗,他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先让学生读一读古诗,读完后再让学生看有关课文情境的多媒体课件,接着让学生想象并分组表演各种赠别的场景,然后画一幅赠别的画,最后读一读两首赠别诗,唱一唱《朋友啊朋友》这首歌。这位教师对自己的设计颇为得意,认为自己对语文课程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课程整合≠课程组合

课程的整合是当今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今天的语文教材已告别与其他学科的割裂而走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然而,在教师对教材整合加工中,却出现了问题甚至谬误。像上例中,教师在时间本就少得可怜的语文课上,花大量的时间一会儿多媒体演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作画,一会儿歌唱,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但是每一项教学内容是否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有没有从文字本身感悟到李白与汪伦之间那真挚的友情?有没有真正欣赏到诗人用词炼字的精妙?我想,这一课教学的最终结果是:歌唱了,舞跳了,画画了,唯独语文没有了。

因此,我们要说,课程整合绝不只是教学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一种简单化的课程组合,而是要实现课程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凸现语文的特色和神韵。

(作者单位:常州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