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冷落了文化软实力

2009-03-25 10:34沈开艳
检察风云 2009年4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建设文化

沈开艳

目前,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全球性经济危机,并继而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使本已多灾多难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国的出口、消费和投资都开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自2004年以来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的GDP增长速度也在2008年出现了回落。

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再度重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扩大内需和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在未来两年多时间内投入4万亿元政策,毋庸置疑,对克服中国经济发展的近忧远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令人隐隐感到遗憾和失落的是,政府出台的绝大多数政策都太集中于硬件建设,偏偏冷落了非常重要的文化建设。我们发现,虽然也有占总投资的1%的资金即400亿元将注入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方面的发展,但对于文化建设而言,无论是投入的力度,还是投入的广度(文化事业仅是400亿元份额中的一部分)都很小,似乎无法与我国的文化大国地位相匹配,也无法充分体现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后劲和实力。

文化发展多少被冷落了

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发展表明,一国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由最初的军事实力转变为后来的经济实力,再转变为现在的文化实力。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世界经济到90年代之后已经演变为以服务业和信息产业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更显示出其特有的发展厚势,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西方发达国家文化输出和思想入侵正在替代商品输出和经济入侵,进入到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强势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强势。

因此,由文化、道德、价值观等所构成的文化软实力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风起云涌、愈演愈烈。各经济大国都争相通过对文化发展的投入将本国塑造成世界文化大国、文化强国,以此影响别国,同化别国,使本国在新一轮的综合实力竞赛中独领风骚。

显然,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建设文化大国和振兴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共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说是这样说了,可是在真正做的时候,我们却总是感到,相比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文化发展多少被冷落了。

去年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和委员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表示出了忡忡忧心。有人指出,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

近年来,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18%-25光,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位居第4。

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1998年伦敦的旅游收入已高达80亿英镑,比其赫赫有名的金融业收入还高。

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也约占其GDP的20%左右。

而2006年,我国文化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仅为2.43%,文化投入也非常不足。在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方面,我们有的时候思想观念仍然比较陈旧,文化发展意识比较淡薄;文化管理体制相对落后,文化改革深度远远不够;文化产业规划欠缺,资金扶持力度不够;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充分,没有形成文化事业发展的氛围,等等。

文化事业发展,定位决定地位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在文化事业发展方面我们还有许多事情是亟须要做的,是迫在眉睫的,比如,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问题,“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中央和地方政府首先要对文化发展有战略认识,把文化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中去,形成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文化发展规划体系。

再比如,针对基层文化事业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在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政府需在确定了项目后鼓励银行积极开展对地方和基层文化企业的贷款融资,使真正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

在文化建设项目管理方面,各级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本地区的各类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综合协调,改变过去那种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管办不分的状况,克服行业混乱,确定对文化事业项目和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

还比如文化事业的法律保障制度建设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够。文化产业学者金元浦教授曾研究指出,在我国目前实施的300多项文化法规中,部门规章占到80%,行政法规占到8%左右,而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法令仅占2%左右。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要重视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

因此,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需要的是增加文化建设投入,解决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地文化馆数量逐年减少,基层群众文化经费拮据、文化事业发展艰难、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式微、文化创作队伍锐减等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当然,在整体性增加投入的同时,更需要关心文化投资的合理使用问题,关心文化发展的内涵问题。并不是要各地争相兴建豪华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这类地方政府和官员所追求的“政绩工程”。

一些网友甚至在网上呼吁,“不要还是一味注重搞什么形象工程类的经济建设了,也关心一下中国的文化建设问题吧!如果我们还不重视文化建设,恐怕在不远的将来,对中国人而言文化建设一词就将等同于打麻将和开赌场了!”

还有一些有识之士也疾声呼吁:不管如何讲文化,如果我们的文化产品仍然处于一种落后的局面,就可以说我们的文化建设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如果在世界上没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那所谓的文化繁荣实际上只是文化失败!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必须面对这个现实的时刻了!我们应该加大对文化的投入!中国拥有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基础建设项目,却没有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文化产品,我们对不起中华民族的称号!我们对不起自己的老祖宗啊!

文化建设始终是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没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不可能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就不可能有高素质的国民,就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华核心价值观。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如果我们不重视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不能创造出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就会引发本国文化资源的缺失,进而必将遭遇严重的文化独立性危机,这是比经济或政治依附更为严重的国家和民族的生存问题。

编辑:靳伟华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