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兮
在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申报》、《新闻报》是全国齐名的两大民营报纸。两报均属商业报,也经历了相似的历史发展轨迹:都是在外报垄断中国报坛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之后两报先后收归国人所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两报都被迫沦为汉奸报。抗战结束,两报又均为国民党接收。1949年5月,两报相继停办。二者都曾经历了各自的鼎盛时期。《新闻报》在美国人福开森主持期间(1899~1929年)进入全盛阶段,《申报》在史量才主持期间(1912~1934年)步入辉煌。本文主要从两报鼎盛时期的差异化办报策略着眼,来探讨它们各自取得成功的不同办报模式。
办报理念: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
《申报》和《新闻报》是旧中国上海的两份著名商业报纸,它们在如何处理“义利”关系即“商品性”与“社会公器性”之间的矛盾关系时态度明显不同。笔者发现,虽然《申报》和《新闻报》初创时期都表现为“重利轻义”,但两报在进入各自的全盛时期后出现不同的走向,《申报》趋向“重义轻利”、《新闻报》继续“重利轻义”的思路,甚至走得更远。这与《申报》属于文人办报,而《新闻报》属于商人、政客办报有着很大的关系。
鼎盛时期的《申报》由史量才主持。史量才是秀才出身,作为文人,史量才最初的理想是教育救国,但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办学见效缓慢,报纸则是当时最迅速最广泛反映国情民意的强有力的救国工具。史量才怀抱“实业救国”和“新闻救国”的梦想,《申报》成了他实现救国梦的重要依托。《申报》在史量才眼里不仅是实业机构,更是文人论政的机构。他常说:“‘申报这两个字,印在报纸上,在别人的眼中看上去是黑的,在我的眼中看上去却是红的。”①其呕心沥血、百折不挠、苦心经营可见一斑。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史量才的抗日倾向日益明显,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也日益不满。加上受到黄炎培、陶行知等一批爱国人士的影响,史量才的政治态度由保守转向激进,对《申报》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抨击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主张国民党改变军事“剿共”政策;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要求“停止训政,实行宪政”。《申报》后来更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舆论主阵地。
史量才除办报之外,还兼办其他实业,先后创办了中南银行、民生纱厂等。但他办实业并非只为盈利,而是“循义求利”。从1932年起,他还创办了图书馆、补习学校、新闻函授学校、申报服务部等一系列与《申报》一脉相承的文化事业。这些都可看作是史量才作为文人办报“重义轻利”的体现。史量才曾自剖心迹:“我惨淡经营《申报》多年,非为私,而是为社会国家树一较有权威之历史言论机关,孳孳为社会谋福利,尽国民之天职。”②
《新闻报》的鼎盛时期是福开森主持时期。1899年福开森买下《新闻报》并自任董事长兼监督。福开森虽是《新闻报》的老板,但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企业界的真实情况,毕竟有些隔膜,因而很少过问报务,而是委托总经理汪汉溪全权管理,自己更多时候是以政客、教育家、慈善家的身份出现。福开森自始至终并未把办报当成一种事业,《新闻报》可以说是他在中国牟取巨额利润、抬高自身政治地位的筹码。1928年北洋政府彻底垮台,福开森失去了靠山,鉴于中国反帝反封建运动日益高涨,国民政府对上海新闻界的控制加强,福开森误以为私营报业再无前途,遂于1929年作出股权转让的举动。而《新闻报》的实际主持者汪汉溪是个买办,曾任南洋公学庶务,因“调度得宜,勤勉不苟”、“诚正可靠”③,深得福开森信任,后被任命为《新闻报》总经理。为报答福开森的知遇之恩,汪汉溪秉承福开森意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一个纯粹的商人,汪汉溪在办报上讲的是地道的生意经,“商人专从经济上打算……只把报纸当商业来做”④。“以营利为中心”是汪汉溪办报的第一目的,所以在办报过程中更大程度上体现为“重利轻义”。
报道内容:偏重时政与侧重经济
在报道内容方面,《申报》偏重时政,而《新闻报》则侧重经济。两报在报道内容方面的差异,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内容同质化竞争,使它们各自有了巨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申报》是综合性大报,主要侧重于时事政治性新闻。史量才把时政新闻报道视为激烈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之一。为此,他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新闻网,聘请当时的一流记者常驻各大城市或重要商埠,甚至在国外如伦敦、巴黎、纽约、柏林、东京等大都市也聘请了专职或兼职通讯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信息网络,大量采用电讯。《申报》为与各报竞争政治新闻,1914年聘请著名记者“报界之奇才”黄远生为驻北京特派员,在《申报》上开辟北京通讯,深受读者欢迎。1916年又聘全国知名记者邵飘萍为驻北京特派员,《申报》为了突出政治新闻,特将邵氏的“北京来电”登在报纸的显著位置,并称它为“北京特别通讯”,表示与众不同。邵氏的“北京来电”不仅内容丰富、文字生动,而且大半是揭露北洋军阀的丑行,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兴趣,每天早晨《申报》一出,即万人争购,以先睹邵氏通讯为快。
而《新闻报》的编采业务明显体现为轻“政”重“商”。《新闻报》也曾重视政治新闻报道,但竞争力不敌《申报》。针对当时上海报纸多侧重于时事政治性新闻情况,汪汉溪决定另辟蹊径,以经济新闻为主,突出报道经济金融界的消息。因为当时上海的经济发展虽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在这个经济繁华的大都市里,却没有一份以刊登经济新闻为主的报纸。为此,汪汉溪提出了“在商言商”的著名办报口号。汪汉溪曾说:“上海人口以从事工商者为最多,我们办报,首先应当适应工商界的需要。”⑤
在以经济新闻为中心的理念支配下,《新闻报》的经济新闻报道信息量大,涵盖面广,种类齐全。1921年,《新闻报》最早开辟《经济新闻》专栏,逐日介绍商场动态,发表商业行情,经济信息十分灵通,逐步为工商界读者所重视。1922年又增辟《经济新闻》专版,用重金(月薪接近总编辑)聘请著名经济学专家徐沧水、朱羲龙等主持其事。《新闻报》对专版刻意经营,开辟了《评论》、《市况提要》、《金融市场》、《汇兑市场》、《证券市场》、《纱花市场》、《上海商情》、《经济事情》、《统计图表》等专栏。此外,每天都有《市价一览》,详细提供物价信息。报社不惜费用、不遗余力地把各处商货行情详细登载,经济新闻和市场行情占报纸两版以上。这个专版,不仅介绍上海市场信息,还介绍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动态。有时还请经济学专家对商情和市场变化进行分析,并从理论上加以阐发,这对从事实际商业经营的人特别有帮助。由于《新闻报》报道经济新闻及商业行情准确、迅速,在工商界及市民中拥有了广大的读者。上海的许多商店都订阅《新闻报》,把《新闻报》摆放在柜台上,所以该报又有“柜台报”之称。正是“经济新闻”这张“王牌”才使《新闻报》不仅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而且后来居上,力压群雄,与老牌大报《申报》并驾齐驱。所以,有学者评价:“以商为主,兼顾其他,是《新闻报》成功的办法之一。”⑥“《新闻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经济新闻立下了汗马功劳。”⑦
品格趣味:高雅与低俗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数一数二的民营大报,《新闻报》和《申报》在品格趣味上,体现出高下之分。《申报》格调高雅,《新闻报》却略显低俗。
《申报》将知识分子与教育界作为主要传播对象,定位“高端”读者,走的是“小众化”路线。史量才认为: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非国。可以说,《申报》贯穿了史量才“新闻救国”的梦想,报纸内容进步、革命,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21年世界报界泰斗北岩爵士来到申报馆参观访问,曾称赞《申报》是中国的《泰晤士报》。北岩将《申报》比作英国著名的高级报纸《泰晤士报》,这无疑是对《申报》报格的最高评价。
而《新闻报》定位中下层工商界人士,走的是“大众化”路线。为取悦读者,趣味并不高雅、品位较低的内容充斥报端。《新闻报》多有这样一些标题,如《挖耳惨剧,一挖三寸》、《白坐汽车法》、《借打电话务要当心》等。
二者在刊登广告方面也体现了明显的品位差异。虽然《新闻报》、《申报》都将广告视为“养命之源”,但相比而言,《申报》的广告更健康、正当。《申报》曾设立广告审核部门,防止虚假广告坑害读者。广告经营中还体现出尊重社会道义与关怀平民的深厚意识,比如在收费较高的“紧要告白”广告版面中,为一些丢失幼童的贫民家庭免费做广告:“凡有贫苦之人来登寻孩广告,概免取费;如有不识字之人,不能自拟告白,本馆亦可代拟。”因此,“广告不仅为工商业推销出品之一种手段,实负有宣传文化与教育群众之使命也。”⑧
而《新闻报》不仅广告与新闻报道比例不均衡,而且内容媚俗、浅薄。《新闻报》广告数量较任何报纸都要多,广告的位置总是优于新闻的位置,广告的面积亦大于新闻的面积。“根据汪氏父子的经验,该报广告与新闻必须保持六与四的对比,即广告占六成,新闻占四成。”⑨该报每日所出张数的多少,不取决于新闻,而取决于广告。曾专门设立负责编辑报纸广告的准备科。“准备科的任务就在于每日晚齐稿时统计当天收入广告有多少,以决定次日所出的张数。所以,准备科事实上就是‘广告编辑部,而其重要性则在新闻编辑部之上。”有时准备科还可以“商请编辑部抽去某些可登可不登的新闻,腾出版面来多登广告”。⑩《新闻报》由于其广告版面的比例大,广告信息量大,而新闻倒成了边角余料的点缀。由于《新闻报》广告与新闻报道比例严重失衡,因此有人戏称《新闻报》为“广告报”。同时,《新闻报》的广告内容也多不堪入目。虽然《新闻报》广告简章规定:“本报收登广告,其措辞与体裁,以宗旨正当不越法律范围者为限;其有关风化及损害他人名誉,或迹近欺骗者,一概不登。”11但这只是障眼法。事实上,只要法律不明令禁止,不会给报社带来麻烦,《新闻报》对广告无所不登,如性病药物广告、上身裸露的美女、按摩、裸体跳舞等淫秽广告充斥报端。这些黄色广告虽有助于广告效应,却明显地降低了报纸的品位。“然而,正像黄色新闻是一般读者所最欢迎的新闻一样,《新闻报》式的黄色广告也是读者找寻刺激的主要媒介。”12据统计资料显示:1937年抗战爆发前,《新闻报》是上海市民最爱读的报纸,上海读者有29%订阅该报,而订阅《申报》的只有19%。由于《新闻报》以趣味性作为争取读者的主要手段,难免格调不高,流于庸俗,出现保守媚俗倾向,大大影响了其对中国文化事业的贡献。
总之,鼎盛时期的《申报》和《大公报》虽然办报模式各异,却并不影响它们各自在新闻史上的成就,也给我们现代办报带来了某种启示。
注 释:
①②庞荣棣、史量才:《现代报业巨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福开森:《追念汪君汉溪文》,转引自《汪汉溪先生哀挽录》。
④吴廷俊:《论中国文人办报的历史演变》,《新闻春秋》总第六辑。
⑤⑨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2页、217页。
⑥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⑦12姚福申:《解放前〈新闻报〉经营策略研究》,《新闻大学》,1994(春)。
⑧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180页。
⑩汪仲韦:《又竞争又联合的“新”、“申”两报》,《新闻研究资料》总第15辑。
11转引自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广告”一节的“附件二”。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中文与新闻传播系)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