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多了起来。“媒介融合”(也称“媒体融合”“多媒体融合”)甚至成为一个时髦名词,广泛出现在各类新闻学术文章中。但这一热度目前更多体现在学界。新闻实业界的滞后,既有认识问题,也有技术障碍,更有传统阻力。目前在中国,媒介融合还处于理论先行的局面,能否形成气候,取决于各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动力与决心。
“媒介融合”从“做”开始
2001年8月,笔者造访《芝加哥论坛报》。此行最大发现之一,是该报编辑部大厅内侧竟有一个电视演播“厅”,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定期在这里出现,画面瞬间传播至千家万户。有趣的是,新闻节目的播放现场虽然有其相对独立区域,但与报纸编辑部采编人员办公区并无任何遮挡。一大片相对黑暗的报纸工作区,成为电视新闻主播现场背景,明暗之间,仍可见到远处人影晃动,报纸与电视的制作现场呈现无缝连接的态势。
这一前所未见的现象很快得到解释。笔者拜访了米切尔·洛辛(Mitchell Locin)先生,当时他正在办公室电脑上查看电视新闻。他旁边还有一个电视节目控制室,里面几十部小型监视器正闪烁着不同的画面。洛辛的名片上写着“Senior Electronic News Editor”(高级电子新闻主编)。他实际上是电视新闻制片人,却归属《芝加哥论坛报》,而他本人过去正是该报记者。论坛公司在芝加哥地区设有两个电视台和一个广播电台。这两个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节目是和《芝加哥论坛报》合作的,其中新闻节目主要由该报负责,也就是由他负责。这一创意产生于1990年,当时论坛公司高层提议《芝加哥论坛报》与论坛广播公司建立非正式合作关系,创建一个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新闻有线电视台,让电视新闻节目充分利用《芝加哥论坛报》正在制作的新闻,让该报记者成为电视新闻记者的组成部分。
洛辛说:“电视新闻节目与报纸新闻结合起来运作,有很多优势。例如,对许多电视新闻,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完全可以合作采访,电视只要将拟见报的新闻稿稍加编辑就可播出。电视的弱点是对大量社区新闻难以覆盖,这也是电视台与报纸竞争的一个弱项。但在我们这里可以弥补这个弱点,电视没抓到的东西,根据报纸记者的新闻稿去补拍一些镜头就可以。同样,有时报纸记者不一定非要到现场,可以根据电视新闻记者拍的场景写出新闻。这样两方面的弥补,可以节省很多人力,提高报道效率,较大程度防止漏稿。”他又领我来到电视演播厅。他扭亮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很多专业照明器材,现场细节顿时清晰可见。这个与外界并不隔绝的所谓演播厅,只是用半截矮柜围成一个大约40平方米的圆形场地,里面有一个播音台,天花板上吊满了各种照明电灯,“厅”内还有反射灯光用的伞状板,周围摆放着一些播音和摄像器材,另外有一些座椅。两位女编辑正在工作。
见我好奇,洛辛笑着说,“这里几乎每天都在播出节目,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就坐在那里。”他指指那个背向编辑部深处的播音合,“我们邀请的嘉宾或被采访的对象也常在这里完成节目录制。这里就以编辑部日常的工作状况作为背景……其实观众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他们会有一种参与感。”
这就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早期尝试可追述到1994年。这一年,《圣荷塞水星报》与美国在线共同推出《水星中心新闻》(Mercury Center News)的电子报服务,《纽约时报》在报道这一新生事物时,曾使用过“媒介融合”一词。但这只是短暂的两种媒体的结合,并未成为编辑部的常规流程。2001年前后,佛州第四大报《坦帕论坛报》的母公司媒体综合公司(Media General Inc,)在该报建了一个“新闻中心”,将旗下在坦帕市的报纸、网站、电视台的编辑部门统统搬进去,由一个人统一指挥各媒体新闻采访。此人头衔是“多媒体总编辑”。与论坛公司不同的是,此人来自电视台而非报纸。
显然,论坛公司和媒体综合公司的实践在“媒介融合”方面具有典型意义。论坛公司的实践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有机结合,既发挥了各自长处,又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媒体综合公司在三者之上又加入了互联网,真正实现了“四位一体”。但即便到坦帕新闻中心建成使用的2001年,学界仍极少使用“媒介融合”这个词,也没有关于这种现象的明确定义,更别说普遍研究。这也再次表明,媒介融合是实践的产物,是电子媒体和新媒体对纸质媒体形成包围态势后触发的新变化,理论研究是随后才出现的。
来自英国的实践与研究
就在坦帕新闻中心投入使用后不久,英国主流媒体也开始探索融合之路。
2009年1月9日下午3点,英国首相布朗在大批警察的护卫下造访威尔士媒体公司(Media Wales)的多媒体编辑部大楼。这是他在各地巡访过程中出人意料的一站。布朗参观的这个大楼,正是英国媒介融合的最新例证。威尔士媒体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小型地方报业集团,隶属于英国最大报业集团三一镜报集团(TriniW Mirror),后者旗下拥有240家报纸,其旗舰级报纸为伦敦老牌报纸《每日镜报》。三一镜报集团早在2007年便公开宣布,打算将其威尔士地区的三家报纸和一个网站合署办公,组成多媒体编辑部,实施媒介融合。融合工作由三一集团威尔士分部的编辑部主任艾伦·爱德蒙负责。根据计划,每家报纸必须保留一位主编专门负责本报和所有电子媒体的内容供给。副主编们则必须每时每刻穿插于各媒体之间,监控编辑部的工作。三一镜报集团为实现该融合计划,在威尔士的卡迪夫港投资建造一座大楼。大楼同时作为威尔士媒体公司总部,于2008年10月投入使用。2008年11月8日,威廉王子来到威尔士,在为一名已故著名卡通画家雕像揭幕之前,为这座多媒体大楼的开张剪彩。同月,三一镜报集团在威尔士的icWales网站更名为WalesOnline。
英国主流媒体的“融合”行动起步于2002年。这一年,英国最大几家媒体公司如《金融时报》《卫报》英国广播公司、天空新闻电视(sky News,欧洲最大的24小时新闻时事电视公司),均开始探索媒介融合之路。尽管多数媒体还是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寻求编辑部的功能合并方法,仍有一些较激进的公司像上述三一镜报集团那样,采取断然措施,将各类媒体采编工作完全合在一起办公。BBC就是一例。2007年11月12日,新的多媒体编辑部办公楼正式启用,BBC新闻网站、所有广播新闻开始在此运作。半年后,BBC国际新闻频道及所有为BBC撰写文字新闻的记者也陆续搬入新编辑部。新任命的多媒体编辑部主任彼得·赫鲁克斯(Peter Horrocks)当天在博客中写道:
“今天起,BBC广播新闻、网络新闻和电视新闻这三大部门将不复存在,而代
之以一个新的编辑系统……我们已经将三大部门的功能重组为两个部门:一是多媒体新闻部,它负责BBC新闻网、广播新闻(Radiol除外)、BBC国际新闻服务、BBC新闻24小时、BBC国际等内容二是多媒体节目部,它包含第五实况(FiveLive)、今日、全球一体化、新闻时分、晚间新闻等内容……新的编辑部结构,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在改善BBC新闻方面节约投资。我们将开发更多的新闻需求,例如将内容制作的平台延伸到手机及移动电视方面,开创个人定向服务,为网络提供声音和视频支持。”
就在BBC新编辑部还在适应和磨合之时(很多员工暂时仍按传统方法工作,突发新闻部在近年内也将按传统方式运作,以保持应有的机动性)《卫报》新大楼也开始启用。2008年12月15日,卫报全体员工搬入位于伦敦闹市Kings Cross的新大楼。该报总编辑艾伦·拉斯布列杰(Alan Rusbridger)在讲到报社搬家的四大理由时,特别强调了印刷媒体与数字化新媒体的融合。他说:“纸媒与数字传媒过去是分开运作的,如今在这里实现了大面积的融合。新的办公场地充分考虑了未来的工作环境。编辑大厅横跨报纸和网站两大领域,其中包括7个录音室和24个编辑小组。”
窄义解读更有指导作用
媒介融合(convergence)目前并无完美定义。从欧美新闻界的实际做法看,它应该专指跨媒体运作,特别是多媒体采编工作的合并兼容。但近年来学界对此的研究似有泛化趋势,将媒体兼并、重组、联合等都归入媒介融合定义中。
最典型的是对李奇-戈登(Rich Gordon)理论的引入。戈登是美国西北大学梅迪尔新闻学院从事数字传媒教学的副教授。他于2003年出版《数字新闻:显现的媒体与变化的新闻视野》一书,其中一个章节专门探讨媒介融合的定义。他认为媒介融合实际上包含了很多内容,含义十分丰富,因此很难给它一个确切定义,于是他干脆将其分解为以下六大类:1、媒体科技融合;2、媒体组织融合;3、媒体所有权融合;4、媒体战术融合;5、媒体结构融合;6、采访技能融合;7、叙事形式融合。
尽管翻译有所不同,戈登上述定义还是被国内学界广泛引用。从学术上说,这个分类和定义是全面的,也是迄今笔者所见最完整的表述。但业界需要的是边际更加清晰、针对性更强的解读。
笔者认为,解读应紧扣以下三个关键词:
1多媒体。这种融合必然发生在两种以上媒体之间,单个媒体技术改造或同类媒体相互兼并不在探讨范围。对报业公司来说,是报纸业务与网络业务的融合,而一些报纸网站也包含音频和视频内容。对广播公司来说,是广播、电视、网络三者业务的融合。这是目前“媒介融合”最鲜明的外在形象。欧美目前较为典型的媒介融合结果,被称为“多媒体编辑部”,是最好例证。
2资源共享。融合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这个资源,主要是指人力资源。一方面,处于新闻现场的记者,可以同时完成两种以上媒介形式的稿件,从而可能带来“叙事形式”变化:另一方面,编辑部可以将前方记者发回的稿件进行综合或分发,供两种以上媒介采用。现在需要记者同时带着笔记本电脑甚至摄像机,以方便向网络和电视台供稿。一个偶发事件能同时被多种媒体记者捕捉到的概率很低,届时有幸到达现场的记者必须担负起更大责任。资源共享的好处之一是节省人力。英国三一镜报集团在威尔士实施的媒介融合工程,迄今已裁减17名编辑部员工,包括旗下《南威尔士回声报》的总编辑(单一的独立编辑部使得原来三家报纸总编辑似乎成为多余)。很多媒体报道该集团媒介融合工程时,将其与裁员决定联系起来。同一时期,该集团也为威尔士媒体公司招聘了6名网络记者。
3组织整合。新闻要讲究时效。资源共享不能以牺牲效率和时间为代价。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资源共享,必须以组织的相应变化为保障。组织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将不同媒体编辑机构归并合拢,形成一个能同时指挥各路媒介记者协调工作的统一体。这样的变化,当然也需要进行技术方面的改造。
(作者是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日报》(英文)总编辑)
国内“媒介融合”现状
国内较常见的是短时间临时“融合”。这在一些媒体集团大型活动或“战役报道”中常有发生。最突出的是2008年奥运会。对于这一由中国“做东”的百年盛会,各地媒体厉兵秣马欲派兵前往,以获取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奥运新闻”。然而,受名额限制或考虑到成本因素,各地派出的人数有限,于是一些报业集团或广电集团便将为数不多的记者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尽量互相配合,同时为集团内多种媒体供稿。
据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顾涧清介绍,在奥运会期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组建了“8报2网及手机等媒介的联合舰队,实现了跨区域、跨媒体和跨部门的资源整合,在媒体的融合报道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主要做法是“‘编辑部和直播室前移,即从新闻策划、采写、编辑、美编、评论、检校到传版等各个环节,在这里均可一站式进行全流程运作。”最终“真正实现了‘做一份24小时不间断出版的报纸的理念。
在“媒介融合”潮流中,新媒体无疑更有积极性。中国全国性和地区性门户网站,大都实现了文字、视频和音频内容一体化。由于这些网络媒体本身就建立在数字平台上,同属于电子媒介的多种媒体就很容易相互整合。笔者所服务的深圳报业集团,旗下深圳新闻网去年新配备的采访车,已经可以像电视台的实况转播车那样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每逢大事,这样的现场直播加上各专栏文字内容配合以及与受众互动,均可同时完成,后台编辑部的处理便有了“融合”的意思。
说到国内媒介融合的个案,可能最值得一说的是成都传媒集团和佛山传媒集团。成都传媒集团是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与成都广播电视台于2006年11月合并组建的媒体集团。成立之初,该集团就计划建立一个新的媒体融合平台,将《成都商报》、CDTV—2电视频道、FM96.5电台频道、“成都全搜索”网站、《明日快一周》杂志、《汽车时尚报》、出租车流媒体等七种媒体形式。这“七合一”的构想非常前卫,集团在体制创新上也进行大胆尝试,但目前进展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
2003年,我从《佛山日报》时任总编辑戴晓军(现为集团管委会副主{SE-~《佛山日报》社长)那里得知佛山已将报纸、广播、电视合并组成一个媒体集团,并打算建造一座大楼(后来命名为“佛山新闻中心”),将不同媒体放在一起。两年前,笔者应邀去泛珠江三角洲14城市地市报纸研讨会演讲,地点就在佛山。我欣喜地发现漂亮别致的佛山新闻中心总部大楼已然落成,当地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也将搬进这同一座楼里。不过后来的事实是,三大媒体(包括若干子报子刊)搬进去届,仍是“分区独立办公”。尽管如此,该集团对媒介融合的探索并未停止。据戴晓军社长日前介绍,该集团2008年10月曾派6名记者赴美采访美国总统大选。这些记者分别来自旗下佛山广播电台、佛山电视台、《佛山日报》《珠江时报》和一家期刊。所不同的是,这次联合采访并不像以往那样各打各的,而是互相合作,将“采购”的稿件、视频、音频内容放在一个平台上,供后方媒体各取所需。最近,该集团正将驻广州记者站改造成一个多媒体新闻中心,用以采集符合集团各类媒体需要的广东重要新闻。至于佛山大楼里的各媒体能否组成一个统一编辑部,戴晓军认为将各媒体现有成熟模式打破重建,会有很大风险,因此暂不敢“妄动”。现有体制下,虽然“集团”化了,但下属媒体间的人员流动、干部调整乃至下岗减员等都涉及复杂人事问题。彻底融合的确令人举棋难定。
中国新闻教育界在顺应媒介融合着手培养新型记者方面也有缺憾。美国早在2002年媒介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且颇有争议时,就开始培养“多媒体记者”。戈登也提到,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建立一个多媒体新闻工作站。该站给前来培训的记者装备了一个背囊,里面装有相关设备。戈登说当他把此类显得笨拙不堪的“新记者”整装待发的照片出示给传统媒体记者看时,总是引来笑声。现在,“背囊记者”已渐渐多起来。(辜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