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晚霞
当今,加强文化建设,唱文化大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头工作,挖掘文化资源,出台文化优惠政策,大办文化节会。文化的繁荣给媒体文化报道带来新的机遇,对地方报而言,找准文化报道的最佳视角,构建报业整体文化思维,至为重要。
节会文化报道浓墨重彩
文化繁荣的最直观体现是各种内容与风格各异的文化节会。从几年前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本身唱主角,文化从经济发展的附属地位走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前台。各种各样的文化节会,给地方报纸的文化报道提供了一显身手的大好机会。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节会文化新闻报道也成了地方报纸每年的亮点新闻。以笔者所在的《天水日报》为例,这些年就在地方节会的新闻报道中做了不少有益探索并取得有效的报道效果。
《天水日报》是一家地处西北的市级党委机关报,天水因其丰厚的历史人文文化资源与温润可人的气候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最佳旅游城市称号,以伏羲文化为主导的大地湾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天水三国古战场文化、天水秦文化等五大文化近年来已成为地方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热点与焦点。伏羲旅游文化节举办已近二十年,以五大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文化节与文化研讨会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地方节会如火如荼,围绕着节会的文化报道即时跟进,既把节会报道搞得隆重热烈,同时让节会报道体现文化味,在不断求新求变的新闻报道中使《天水日报》真正成为一份承载与传播地方丰厚历史文化并让读者对其文化新闻不断认可的报纸。近年来报纸将文化节会新闻报道作为重头工作重抓,拓宽新闻视野,开放报道视角,探索尝试文化报道新的方式方法。从与节会程序及时跟进节会动态消息报道到相关的权威访谈等重型策划,从对当地经济建设的全方位视角体现到“我为节会献一言”等既以培养市民文明意识为旨,同时引起读者关注节会并参与节会的言论互动,浓墨重彩与具体细节结合,逐渐形成节会文化报道的自身特色。
在节会文化新闻的报道中,报社还尤其注重日报与专刊在内容上的分工与相互映衬,将日报的节会动态、即时性报道与文化专刊内容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深度解读相结合,让专刊报在节会报道中充分发挥专刊报的特殊作用。《天水日报》周末版是创刊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份生活文化类专刊,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全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与升温,报纸进行重新定位,将原来的《天水日报》周末版更名为《天水日报》《陇右周末》,将目标定在具有汉唐文化深厚底蕴的陇右这一广大西部区域。新定位的《陇右周末》更注重媒体承载的文化功能与自身的文化价值,以传播文化为己任,着力于对天水以及广大陇右地区的文化宣传与文化开发与挖掘,近年尤其是结合节会,相继策划了《伏羲伏羲》《诗意天水》《舞秦风——民俗文化看天水》等弘扬地方历史文化、展示地方风物人情为内容的专版专题,对当地的人文文化进行多元解读,彰显地方文化资源与特色,与日报共同构成节会文化报道的丰富景观。
平常性报道润物无声
节会文化报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文化的澈情张扬,是文化的高、大、全与深、广、厚,更多体现出一种文化的炫彩特色。作为读者对象为本土市民百姓的地方报纸,能从节会文化的喧哗与激情里走出来,让文化报道理性回归至长久与平实贴近,以报纸作为文化承载,起到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提高民族文明素质的纽带传播作用,坚持平常性报道中的文化思维,更多需要的是润物无声式的文化报道渗透与坚持。近年来,《天水日报》在坚持报纸新闻文化取向上也做了不少努力。《天水日报》在上世纪80年代即办了以弘扬地方历史文化为内容的“天水历史文化”版,该版在为挖掘、保存和整理地方历史文化以及普及传播地方历史文化知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前几年在报纸普遍对文化副刊版趋向写实风格的改版中,该版也几经沉浮,但最终坚持下来。事实证明,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来说,这样一个文化版面的坚持是必要的。
强调报纸文化报道对于提高青少年文化素质的媒体文化传承与责任意识也是《天水日报》近年文化报道的一个文化视角体现。《天水日报》《教育周刊》作为一份面向全市80万学生的教育专刊报,在做好教育主导新闻的前提下,力求教育专刊的文化传承意义,并在将传统文化报道与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时尚文化相融合方面不断拓展报道内容与空间。报纸将原来局限性较大的“副刊”版改成了内容相对广博的“博雅”版,在刊发师生散文、诗歌等文艺性稿件的同时,相继推出诗、文、画形式的“天水百位历史名人”连载,由教师写、学生配图的“数理生化中的成语故事”连载,以及以天水历史文化为内容的“百联巧对”互动活动、宣传地方风物名胜的“老树风骨”写生画等连载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贯穿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深受师生喜爱。
构建报纸文化思维的人文精神家园
对于地方报纸而言,做好文化报道必须重视打造新闻从业者的文化思维,加强对编采人员的文化思维培养,以建设新闻工作者自身文化精神家园,促进并完成对地方报新闻文化思维的整体构建,从而达到提高地方报文化竞争力的目的。
报社内部对文化报道优秀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编采人员积极主动修炼自身文化学养精神,对于地方报文化思维整体培植,二者缺一不可。作为西部市级报,《天水日报》近年注重媒体自身文化建设,在提升报纸文化软实力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报社制定了培养提高职工文化素质的相关政策,出台对职工文化成就的激励措施,激发了职工的文化创造力,有效促进报纸的整体文化报道能力。
采编人员自身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修养培养,少不了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要让自己对文化在情感上有兴趣,工作中有热情,良好的文化思维来自于新闻记者和编辑对于文化的与实践与思考,文化新闻的报道需要有沉淀,更需要热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关注当地文化历史,熟悉并熟知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脉络,同时把握时代对于文化需求的脉搏,对地方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与文化精神培养也很重要,因为只有熟知自己所处地方的文化,才能把当地的文化新闻做到位,做出品位,只有把握住时代文化的脉动,才能把文化新闻做出新意,做成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