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报道的常见问题与防范

2009-03-24 05:30胡沈明
中国记者 2009年2期
关键词:受众农业信息

胡沈明 熊 茵

2009年节日多,假期长。随着内需的启动与消费市场的红火,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逐渐走进市民生活,有关农产品的报道也成为报纸重要的报道领域。

然而,回顾以往相关报道,农产品报道一有不慎,就可能形成重大食品安全恐慌性事件,而事件一旦爆发,其破坏力甚至能到达整个产业。涉农报道必须深思慎行。

不同人眼中的同一事件

以2008年“柑蛆事件”为例,这一事件之所以给桔农带来极大损失,其中重要原因是媒体报道的方式有误。

“客观”报道实情

“柑蛆事件”发生后,一些记者并未注意到这一事件与普通社会新闻的区别,以社会新闻的操作方法对待这一农业疫情,违背了相关的信息发布操作流程。

专家眼中的科学知识

当“传言”大规模发生之时,部分专家迅速行动起来,抓紧澄清事实。然而他们澄清的却是:“蛆柑食之对身体无害”,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句话也没错。因为它抓住了要点:“有害还是无害”。但是民众依然对此无所反应,柑桔滞销依旧。为什么?因为专家关注的是有毒无毒,而未注意民众的文化心理。

受众眼中的禁忌

仔细翻看“柑蛆事件”以及更早的“蕉癌事件”的报道方式,我们发现,两者都对学术名称进行了通俗化处理:“柑橘大实蝇俗称柑蛆”“巴拿马病俗称蕉癌”。而“蛆”和“癌”在普通读者心目中则引起完全不同于字面意思的想像。读者按照自己的逻辑观念,既不随着政府、专家走,也不随着记者走。他会对原始材料按自己的逻辑进行加工。可以说,专家、记者和读者各自之间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出现了极大的不一致。

语言学中有个名词——死线抽绎,即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意见理解语言中某个层次的内容,并且会沿着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推理论证以指导自己的行为。生活中相当多的矛盾和交往失败就是由于“死线抽绎”造成的。

回到上述事例中,我们看到政府部门、专家和记者各自沿着自己的语言逻辑行事,但信息的接受方是一个个普通读者。他们会从相关信息中找到与已具有最大相关度的信息。信息是他们加强社会联系,建立良好社会关系,构建信息优势的工具,“传言”甚至于“谣言”就此产生。

必须注意的问题

注意“俗称”各层面的意义。

有相当多的“俗称”在我们的社会中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禁忌,如“瘟疫”“癌”“蛆”等等。在用与此相关的词语时不仅要考虑其本义还要考虑其社会含义、关系含义等等。尽量避免在新闻报道中涉及到有关社会禁忌的“俗称”,尽量少用比喻,如“香蕉中的癌症”等等。在“柑蛆”事件中,有些媒体如央视等在报道时便刻意避免使用“蛆”这一词语。

注意图片或画面的影响。

在2008年10月4日某报报道中,被各媒体广泛引用的不仅是文字还有彩色照片:这几幅照片相当清楚,在大幅放大的桔瓣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蠕动着的“蛆”,再加上黄色的底色,整个照片即让人恶心不已。也有些媒体在处理图片时更多地采取“意像”性的图片:如落地的柑桔,落在桔子上的“大实蝇”,对照片进行黑白化处理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受众的恐惧感。

应以人为本。以农为主。

在都市类报纸中刊出的涉农报道大多数与市民密切相关,因此多多少少会出现负面效应。而农业又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农民在很大情况下也是这些“柑蛆”“蕉癌”“病猪”以及“禽流感”等的受害者,因此其报道基调应以灾难报道为主,不应过分强调事件本身,应该关注到经历灾难并受到冲击的人。因此涉农报道应以农民为主,而非以冲击力、奇异为主。

警惕将农业新闻社会化处理。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农村是个有新闻可挖的地方。但是在农村挖的不能仅仅是一般的社会新闻,而应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新闻,是事关农村发展前途的新闻。为此必须要求记者具有相当的农村、农业知识,具有全局观念,并了解农民的生活,而不能让一般的社会新闻记者去客串“三农”报道,尤其不要使得农业报道社会化、娱乐化。

不能随意将涉农报道进行本地化处理。

由于竞争的需要,大量媒体将转载其它媒体的重要新闻作为自己的新闻来源。有些媒体为使自己的新闻更具特色,往往将其它省市的新闻进行“本地化”操作,从而带着有色眼镜“找”问题,导致大量似是而非或者根本不值一提的事件全都放在“柑蛆”这一大背景上报道,如某媒体报道一位妇女在一超市购买到长了“蛆虫”的柚子,从而无端地让普通受众恐慌,甚至造成“蛆猛于虎”的结果。

不要事事都做成系列报道。

在目前的新闻竞争之下,记者为将报道做得最有冲击力、加大影响面和完成任务量,往往会将一个报道做成系列报道,以形成数量上的冲击。殊不知,在这一系列报道的过程中,大量变形的信息已经经过受众的人际传播和各类媒体传到千家万户,从而给后期工作带来相当大的不便。

深刻研究信息告知与恐慌预防。

由于报纸是可以进行非线性阅读的媒体,受众可以选择自己的阅读范围,因此要注意知识与新闻之间的排列顺序。由于大多数人在看到负面新闻时往往会先入为主,即先得出观点,然后再根据观点进行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并进行选择性传播。如果刺激性过强的信息过早进入受众视野,他们便会失去对其它信息获取的动力,从而使其它信息的传播失去意义。通过对接触过“柑桔事件”的受众进行深度访谈,这一信息接收特性相当明显。

在接触到重要主题后,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寻找证明材料以将相关信息进行简便而有冲击力地传给他人。

失误的处理方式

建立步调一致的信息发布体系:用信息冗余战胜流言传播

涉农重大事件应将其纳入《突发事件应对法》管理范畴,对相关信息要实行定期报告和跟踪制度,将信息公开给民众,从而赢得民众支持。在信息传递日益发达的今天,对涉及普遍民众切身利益的事件要做到信息公开及时、准确,避免信息传递漏洞,同时有针对性地对网络、手机短信及QQ等传言进行及时沟通,从而使信息公开透明,避免小道信息的传播。同时利用信息冗余来战胜流言传递。重大事件传递的时滞证明,对一个重大事件的关注,在没有其它新的重要信息传递之时,它的生命周期大约只有一周左右时间,最多不过一个月,如有新的其它重大事件出现,这类信息便会很快淹没在信息流之中。

建立农业灾难报道的操作模式

农业灾难涉及到的往往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它会波及到农业中的某个产业。以往的报道中我们往往未能充分意识到这类新闻信息的灾难性本质,从而未能确立良好的报道路径。自2007年的“蕉癌”事件后,媒体越来越注意到它的灾难性本质:在报道时一方面体现农民的损失与处境,另一方面号召其它人进行支援;在报道中传递知识;在报道中减少社会对立。

让更多的普通公众现身媒体,发挥民众的支持力量:用互动打破对立

在以往的报道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农业专家、政府官员等相关人员忙得焦头烂额,结果普通受众还是不了解,不接受,从而导致后期信息传递失败。在今年的报道中,我们发现不少媒体、社会团体、网民等自发地组织起来,同农民们一起共渡难关,从而打破了受众与农业产品的对立,间接地用互动打破坚冰。对此媒体应利用其充实的新闻报道策划力量,改变人们语言上的“死线抽绎”,探讨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促进共同理解,营造社会和谐。(作者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受众农业信息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