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基斯坦的艰苦时刻

2009-03-24 05:30孟祥麟
中国记者 2009年2期
关键词:白沙瓦案发现场清真寺

巴基斯坦的恐怖袭击浪潮开始于2007年,也是巴安全形势最为恶劣的一年。在当年巴全国共发生恐怖袭击事件57起,共造成76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巴人民党主席、前总理贝·布托就在年末死于恐怖袭击。我是2006年12月1日到巴基斯坦工作的,当时很多事情尚未找到头绪,就被巴国内一桩接一桩的事件拖着向前走。

养成整装待发的好习惯

那年7月是我最紧张的一个月,现在回想起来还很后怕。找了一个多月的房子后,7月2日记者站终于搬进新地址。当时,记者站刚刚搬完家,除办公和睡觉的地方稍作整理外,其他东西根本就来不及弄,电话、传真、有线电视和互联网都还没有迁移过来。就在这时,“红色清真寺”事件已经开始升温,3日,大约150名伊斯兰武装分子袭击红色清真寺的一个警察检查站后,巴基斯坦军方同武装分子爆发冲突。

国际舆论的焦点逐渐转移到“红色清真寺”上来,大家都在关注着事件的最后发展。4日,巴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勒令武装学生在当天上午缴械投降。从3日到10日军警发动强攻期间,军警同宗教学校学生和武装人员时有交火。每天深夜,躺在床上都能听到不远处轰隆隆的炮声、爆炸声和清脆的枪声。起初几天,听到枪炮声还多少有些心悸,但是慢慢也就习惯了。就这样,白天写稿、给电视台和网站连线、拍摄新闻图片,忙得脚打后脑勺,晚上则伴着枪炮声入眠。在那段日子里,我吃饭完全是对付,吃光家里存的各种食品就挤出时间再买一批。

作者简介

孟祥麟,《人民日报》驻巴基斯坦记者,2005年进入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工作,当年9月至次年9月在《环球时报》编辑部工作,作过深度报道、记者调查和经济版编辑,也当过一段时间记者。2006年12月起派驻巴基斯坦。

从此以后,我养成一个“好”习惯,家里总是备着一大批食品,各种器材装包整装待发,这样可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随时出发,并且保持连续作业。这个好习惯最后得到了回报,同年12月27日前总理贝·布托在拉瓦尔品第遇刺身亡,我忙着发稿、连线,一直忙到9点多终于可以喘口气。本来想赶快到外面吃口饭,出来才发现,所有商家店铺都停止了营业,包括24小时营业的加油站也关门了,这是我在巴基斯坦遇到的唯一一次,即使巴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也没有这么严重。接下来3天,巴基斯坦进入全国哀悼期,所有商业活动一律停止。好在我26日刚刚给汽车加了油,吃喝也都不成问题。有些同胞则因没有地方加油不得不在家待了好几天。

找到熟悉情况的可靠向导

“红色清真寺”事件还没完,8日晚又发生了中国同胞被害事件。3名中国人在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遭不明身份武装分子袭击身亡,另一名中国人伤势严重。使馆当天夜里派出政务参赞、商务参赞和警务官员赶往白沙瓦,沿途巴警方高度戒备护送。本来这边“红色清真寺”事件如火如荼,我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到现场。但是,《环球时报》编辑部9日上午致电希望我能亲自赴现场采访。在征得报社国际部同意后,我立即租了一辆私人汽车赶往白沙瓦,赶到白沙瓦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司机立即带着我赶到唯一幸存者所在的医院,巴基斯坦人看到中国记者来采访很热情,没几分钟就安排我见到了幸存者。

随后,我又赶住当地警察局,在那里见到了使馆的外交官,他们看到我单枪匹马闯过来很是惊讶,我也成为真正采访此次事件的唯一中国记者。在警察局,我进一步了解到案件的经过和案发现场的位置,并且吃到了一个多星期来最好的一顿饭菜。考虑到安全原因,使馆领导邀请我和他们一起返回伊斯兰堡。但为了到案发现场进行实地采访,我不得不再次一人独行。案发现场位于这几名中国人的住处,当地居住的多是普什图人和阿富汗难民,在伊斯兰堡学的几句乌尔都语到这里根本不好使,司机伊斯玛伊勒会讲普什图语就成了我的翻译。

通过这次采访我认识到一点,到外地采访时一定要找一个熟悉当地情况可靠的向导,由于经费有限,我们没有聘请当地雇员。所以到外地出差的时候,一般都要依靠司机兼当翻译。所以,以后的多次采访中我都租用伊斯玛伊勒的车,在采访过程中也方便许多。

回想起两年多来的采访经历,许多次冒险都让人胆战心惊,颇为后怕。凭着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的热情和友好,凭着许多巴基斯坦朋友的真心帮助,总算是平安度过。有朋友问我在巴基斯坦这样国家最大的心得是什么,我送了他八个字“老老实实,平平安安”。

猜你喜欢
白沙瓦案发现场清真寺
现场的疑点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基于无人机技术对案发现场重建研究
光从哪里来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