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宏
2008年9月26日,一则“有奖征集改革开放30年见证者”的启事刊发在《北京晚报》新闻版上。“请将您或您周围的人与改革开放30年密切相关的大事小事告诉我们,和我们共同分享30年巨变”的倡议,立即得到读者的热烈响应,近百封电子邮件第二天一早就挤在征集信箱里,读者纷纷提笔深情记录30年亲历的那些人那些事。《北京晚报》纪念改革开放30年特别策划“我的30年”系列报道也由此拉开帷幕。
1978年至2008年,30年沧桑巨变渗透于人民生活的点滴,用百姓语言市民亲历“原生态”讲述变革中的故事,寻找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交集,以小切口成就大深度,成为系列报道的基调,并贯穿于选题策划、采访写作及编辑呈现的全部流程。
原生态选题:那些经过的事
说到“原生态”报道,顾名思义,《北京晚报·我的30年》系列报道,就是翔实可靠地记录改革开放30年来普通群众的感受、印象、语言、故事等,它最大的特点是现场感强、生动活泼,且采访对象的所感所言都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可以说是一种再现场景、白描式的报道方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0月13日,“我的30年”刊出第一篇“那年我在中南海边卖股票——中国股民的成长记忆”。再现20年前国家体改委协助金杯公司在中南海边发行股票的生动故事:“趁开饭的时间,我帮金杯公司的人把招股章程贴到了机关食堂门口,下午2点,就在机关办公楼的过道大厅摆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开始卖股票。那时很多人根本搞不清什么是股票,大部分经过的人连脚都不停就离开了。一个小时过去没有卖出一股。场面实在太尴尬了,最后经管司的一名处长救了驾,掏钱买了1股。现在这位处长已成为中国证监会的高层领导……”
专栏随后刊发的几个题目:“局长家成了宿舍楼传达室——通信生活从梦想到现实”“第一次摸奖中了两块肥皂——亿万彩民20年贡献3000多亿元”“结婚一下收到20多个脸盆——从借房办喜事到数字化婚礼的时代变迁”和“每晚六点半家家Follow Me——英语热席卷全国1000万收视人群,与当时的电视机持有量基本持平”等,都是发生在市民身边的事儿,甚至是市民亲身经历的事儿,却又都准确概括了一个行业或一个领域的变化,原生态选题生动贴合,给了读者一个愉快重温过去知觉的机会。
原生态采访:三个普通的见证人
为什么要进行“原生态”报道?
改革开放30年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可以说人人都是见证者。究竟该选哪个年代选什么人来展现30年的变迁和进步呢?制作团队经过为期一周一轮的采访和摸底,确定以10年为一个时间段,在上世纪80、90和新世纪三个年代里分别选取一个典型事件或现象,找寻当时的亲历人重温再现彼情彼景。这种结构安排使30年纪念报道不仅仅只是一篇怀旧性文章,而是沿着时代发展脉络呈现出社会变迁和今日风貌。
同时,把目光瞄准普通市民,也符合《北京晚报》的报纸定位和特性。
“像街头小商贩一样”在中南海摆摊卖股票的李幛喆当时是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的一名职员;看不懂儿子数字化婚礼的曾建兴是一名退休教师,谈起自己当年的婚礼,不无幽默地说:“那个年代,我也算是大操大办了,十多张大小不一的桌子沿着胡同排了一长溜儿,真是够排场”;当了30年地铁司机的张晓雨亲历了北京地铁日新月异的变化:那时候地铁站还分甲乙丙三级,地铁故障比较高,几乎每天都有小故障……记者所选取的三个时代的见证人都是经历过当时事件的普通人,我们要求在采访中必须录得被采访者的真实姓名和真实单位名称,改革开放30年到底给国民带来怎样的影响,老百姓的亲身经历,百姓发自肺腑的话语,一句胜千言。
原生态写作:原音重现百姓语言
“我的30年”最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就是这些鲜活的“原生态”语言。“股票天天涨,比头发都快”“盒饭没少吃,K线没少看,忙活半天,净交手续费了”一旦有人中了大一点的奖,主持人立刻会将中奖者邀请上台,发表获奖感言,而在主持人的插科打诨中,中奖者摸奖的手常被称为‘仙人掌或‘金耙子……这些土语行话惟妙性肖,瞬间就将读者带回到那些火热的场景中,使报道更具感染力。
而对细节的深度捕捉和再现场景、白描式报道方式,则增强了文章可读性。比如,在“那时出门现金缝在内衣里——旅行半径自家门越国门”的报道中,记者再现了这样一个场景:“穿着这条带着钱袋的内裤上了路,孙英一路上那叫别扭,卷起来的钱硬生生地磨着肚皮疼。好不容易熬过几个小时火车,到了宾馆第一件事就是脱裤子把钱拿出来,待到松了一口气转身准备和同住的室友解释,才发现她也正在做同样的动作,两人对视了几秒,不禁捧腹大笑。”生动、传神,故事性很强。
原生态编辑:留声机辑录30年
记者在采访中获取大量“原生态”素材,但如何运用好这些素材,使稿件真正成为“原生态”报道,还要在布局谋篇上下功夫。
至2008年底,“我的30年”专栏在《北京晚报》一共刊发20期,采访三个见证人讲述三个时代故事成为栏目基本刊发模式,但是,三个个案故事虽然比较典型,却仍无法涵盖整个30年社会变迁。为弥补这一缺憾,在后期编辑制作中,特别设计“留声机”和“生活志”两个边栏,按照时间顺序,通过梳理不同年代的流行语,给读者提供由点到面的背景资料,将一篇30年的报道变得更丰满完善。
股民篇“留声机”收录了“一股工行比一斤肉还便宜”“带头大哥77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买进中石油”等阶段性股市流行语;通信篇的“留声机”收录了“有事儿您呼我”“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伊妹儿”等……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成为时代变迁的最好注脚。
“生活志”这个边栏则通常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对一个行业或领域30年发展的关键词进行梳理。比如,“拿着圣旨般的三联单去瞧病——医疗改革走过三十年”的“生活志”就一一阐释“四环素牙”“个性化体检”“片儿医”和“健康档案”等阶段性关键词;“一月工资曾买不了1克金一30年国人理财手段不断丰富”一文,则通过“金银市场开放”“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财产性收入”和“金融风暴”等关键词给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时代背景资料。
原生态思考:
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原汁原味儿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的30年”系列报道刊发后,激起读者强烈共鸣,除电子邮件,提供采访线索的读者来信也源源不断,读者纷纷评价该报道真实反映了市民心声,让他们读来很亲切。这也让我们对“原生态”报道进行了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原生态”报道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加拿大传媒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做了精辟论述:所有读者打开报纸要看的条目,都是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如果我们目击了某个事件……打开报纸就转向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为什么?因为对理性的人来说,在新的物质形态中看见或者认出自己的经验,是一种无需代价的生活雅兴。经验转换为新的媒介,确实赋予我们愉快地重温过去知觉的机会。
也就是说,读者读着身边曾经看到、听见、体会的同样生活事件时,往往最感兴趣,最能吸引他们。
客观深入报道普通市民的生活,是报业竞争的需要。
在报业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同类型报纸之间互为替代品。意思就是说,读者既可以读你的报纸,也可以去买你的竞争对手的报纸。在目前报纸同质化趋势比较明显的情况下,若想建设被别人替代的“弹性”,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办得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怎么有特色?生活是大海,是无穷无尽的新闻之源,只有真正贴近时代、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捕捉到好的题材,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的报纸,该多一些“原生态”的新闻,少一些闭门造车匠气十足的报道。
(作者单位:《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