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鹏 周咏南
跑线的记者都知道,年头年尾是新闻淡季。淡就淡在参会多,新闻少。这也难怪,各单位一年忙到头,好不容易到了年终,都要抓紧时间进行一番总结,对上汇报工作,对内吸取经验教训,以便为来年工作开个好头。因此,各条线上的新闻报道就表现为“三多一少”:会议多、总结多、领导讲话多,抓眼球的新闻“实货”少。记者们整天周旋于各种会议之中,采写的稿件往往是各种会议报道,内容和形式都显得干瘪,缺乏兴奋点。
如何在年头年尾的会议类报道中抓出新闻,吸引编辑和读者的眼球,就成了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做足功课
年终会议报道很难写出新意,究其原因不外三点:一是记者过于沉浸事务性报道,入得来,出不去。二是记者缺乏大局观,不能真正把握当下读者关注的热点,对党和政府的精神理解不够。三是记者过于依赖通讯员,通稿拿来就用,自然写不出像样的会议报道。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记者在参与会议报到时必须做足功课,不打无准备之仗。记者参会前,一定要反复问自己三个问题:会议的内容是不是读者所关心的?是不是党和政府所重点强调的?是不是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这三条符合了,就意味着这个会议具备了很强新闻价值。记者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准备。
首先要全面了解会议主要内容,包括其目的、意义、议程、文字材料、参会主要人员等。许多领导和专家平时忙得见不到人,此时纷纷参加会议,为记者提供了难得采访机会。同时,会议集中大量封才料,其中包括平时接触不到的资料,如果记者仔细研读,必定能够找到有用的新闻线索。
其次要有全局观念。能够全面掌握会议所涉及领域的基本发展态势。具备全局观念,不仅是对参与会议报道记者的要求,也是一个优秀记者的标准。只有记者具备全局意识,能够感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党和政府强调的内容、基层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都能信手拈来,就能挖掘出会议中的新闻“实货”。
第三记者要带着问号,有针对性地参加会议。大凡会议,不管是专题性会议还是综合性会议,都会有比较明确的主题,有相对固定的参会人员范围,有相对集中的话题。但会议内容庞杂,材料多,观点富集,记者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参会记者应该在充分做足准备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参加会议,这样才能从纷繁复杂的会议报道中抽出身来,提出自己的观点,抓到真正的新闻。
2004年11月中旬,笔者参加浙江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按照惯例,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会议,都会通过一些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在制定的过程中,已经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其内容对于跑线记者而已,已经相当熟悉,当其通过之时,已经很少能引起波澜。此次人大常委会也不例外,会上即将提请审议通过的几个地方性法规,笔者几个月以前便进行过报道。
然而,笔者对此次人大常委会的议程仔细研究后发现,即将提请审议表决的《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不仅是浙江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规。该条例如获通过,必定具备很强的新闻价值。而2004年是以第4次修宪为代表的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一年,全国各地都产生了丰富而生动的立法实践。在全国人大尚未立法的领域,地方人大根据实际情况率先立法,从地方人大角度讲,也是一次创举。加上浙江市场经济发展早,又是全国农民合作社的惟一试点省份,合作社在农民增收致富闯市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背景让笔者感到,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及时研究制定我国大陆首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不仅富有鲜明地方特色,对全国也有借鉴意义。因此利用参与会议的间隙,紧张采访了几位当事人,以消息形式采写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合法身份》这篇报道。
这篇报道,宣传了立法机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以立法创新推进体制创新,保护生产力发展的立法精神,获得2005年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2005年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由此,笔者深深地感到,能否从会议报道中挖掘出真正的新闻,记者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从抓细节入手
“一叶知秋”,新闻报道中,细节最能生动形象地说明问题,一个好的细节描写,胜过千言万语。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说:“有特点的细节,常常成为一篇报道最生动、给人印象最深的部分。”一般性新闻报道如此,会议报道更是如此。
一次会议,特别是年终总结性质的会议,往往是一个领域内各种情况高度集中,会议材料众多,语言高度概况,参加会议的记者往往不知所措。而会议报道又有具体字数限制,为避免报道出现遗漏,记者只得求全求大,用高度概括的方式对会议全貌进行报道。如此一来,虽然能完成任务,但报道可读性却极差。此时,记者若能抓住会议中的一些细节为切入口,围绕细节组织报道,便能使一次枯燥的会议报道变得引人入胜。
细节可以是一句话。原《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经济日报》时,曾参加江苏省宜兴市在人民大会堂组织的一次新闻发布会,这次会议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参加。照理,一个地方政府在北京组织的新闻发布会数不胜数,根本不会引起中央级媒体的关注。只是因为费孝通的出席,才吸引到一些记者。这样的新闻发布会要写出亮点,非常困难。在宜兴市市长介绍完情况后,费孝通对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表了即席讲话。范敬宜抓住这个细节,用费孝通在发言中的一句话:“我们能不能再给子孙五千年这样的环境?”作为导语,写成消息《再给后代五千年》,完全跳出会议报道的窠臼,寥寥500余字,语言精练、发人深省,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成为会议报道的样本。
细节可以是动作。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虽然新闻本身具有一定新闻性,但袁隆平获得世界粮食奖已经是旧闻,会议本身难以出彩,此时的会议报道,必须突出细节。《三湘都市报》的报道这样开头:“‘让我们请袁隆平院士坐中间。今天下午,省政府隆重召开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庆功大会,周伯华省长走上主席台时发现袁院士的座位未在中间,马上亲自动手把写有‘袁隆平三字的座位牌放到主席台正中,并恭请袁院士入座。”
这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眼球。记者抓住“省长让座”这一细节,打破了会议报道的陈旧模式,突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主题,使得这一报道从4家媒体的同题竞争中脱颖而出。
细节也可以是着装。《人民日报》记者龚雯对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会议的报道,抓住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细节。报道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磋商期间,记者们有一天注意到这样一幅图景:美国代理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女士穿着中式对襟丝,缎上衣,而中方代表石广生则是标准的西装革履,当两人一起步入谈判会场时,人们不禁为他们衣着上的‘中西反
串‘而会心一笑。”这样的细节比任何其他文字都更能说明中美两国在贸易关系上的彼此依存,也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形式上三创新
当前会议报道中,记者往往陷入程式化窠臼,照搬几年前的稿件,按照既定程序发稿。表现为三大弊端:一是把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变成“考察”现场和会场报道,成了考察者和与会者的形象大展示;二是把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变成了程序报道:名单一大段,议程一大串,内容一点点;三是把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变成了领导“强调”“指出”的讲话稿,完全找不到重点。
会议报道的形式创新,是指采取多样的报道方式和全新的报道手法,对会议报道的形式及内容进行创新性表现。
创新会议报道,首当其冲的就是会议报道的文字必须回归新闻价值本身。穆青曾指出:“抓新,不是有闻必录,更不是追求千奇百怪、耸人听闻的材料。这里有个范围,就是要抓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对人民群众有教育意义的新东西。”然而当下的会议报道,却经常表现为一种“假大空”似的固定程式。这种局面的出现,固然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然而也和记者不善于运用文字,对文字缺乏美感以及观念陈旧有很大的关系。
创新会议报道表现形式,应该在文章的“短”“精”“美”上下功夫。报道要深入挖掘会议和活动本身的意义,只有把意义挖出来了,体现出思想深度,报道才有分量。篇幅变短以后,更要在“精”字上下功夫,把会议中实实在在的内容写出来,把读者不关心的程序和名单能去掉的就去掉,这叫“剪除蔓叶壮新枝”。
有时开会,领导脱开讲话稿的即兴讲话、插话,常常很精彩、很实在,写出来就是很好的新闻。
2004年7月中旬,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两个《条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给每一位领导干部算了“三笔账”:一是算一算“经济账”,二是算一算“法纪账”,三是算一算“良心账”。习近平说,这三本账,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想清楚,算明白,慎独溪初,廉洁从政,真正行使好人民赋予的权力。笔者听后,觉得省委书记这三笔账算得好,对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是很好的教育,于是立即把领导的这一插话用最简练的语言写成《省委书记的“三笔账”》一稿,正文仅610个字。整篇报道以“君子之交淡如水”为结尾,言简意赅,语重心长,见报反响很大,后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在会议报道的“美”上,《科技日报》1990年一篇题为《“这一棵是爷爷奶奶”》的报道就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篇参加北京市殡葬改革工作会议的报道,全文仅300来字。记者另辟蹊径,用优美而充满人文精神的笔调,完全挑开领导讲话、会议规定等会议报道的“规定动作”,从一个极富审美情趣的角度,以“爷爷奶奶”这么极有亲情的视角,把实行殡葬改革的意义、作用巧妙地表现了出来,把会议的主要精神传达给了受众。
透过如此优美的文字,人们对殡葬制度改革的了解自然深刻了许多。读者丝毫不会把“殡葬改革”看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创新会议报道形式,还要充分运用背景资料。新闻学对背景资料的定义是指“用来说明新事实的旧事实。”2004年3月1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独家消息《宪法修正案里一个逗号的删改》,同时推出《语言学家说“逗号”》的解释性报道,并配以评论《一个将写入国史的逗号》,从而增强了会议消息的厚度、力度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