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天易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既能弥补增长不足又能防止增长过快的理想增长状态,成为许多企业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增长率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企业发展快慢与资金的关系,并针对企业增长出现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策略。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可持续增长率的内涵及计算方法
西方经济学界一般将可持续增长定义为销售收入的可持续增长率。他们认为,一个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在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外部市场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企业资产的增长,而企业资产的增长必须等于企业负债和股东权益增长之和。因此若不考虑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没有增加新股筹集资金且不改变企业财务政策,则企业的销售增长率应等于资产的增长率(或企业权益的增长率)。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发展,不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能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就会被其他企业排挤出去。企业的发展需要投入更多更好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取得,都需要付出更多的资金。企业资金来源渠道有三种:一是内部资金,即在不增加外部负债的情况下,依靠内部积累的资金,实现增长。这种方式由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有限性,往往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二是外部资金,即主要依靠增加企业债务和股东投资,实现企业的增长。这种方式也有一些缺陷:大量增加负债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大量增加投资者的投资会分散股东控股权,稀释每股盈余等。三是均衡增长,即在保持目前财务结构和与此有关的财务风险的情况下,依照股东权益的增长比例,增加借款数额,从而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这种增长是一种可持续的增长。
国外调查显示,企业因发展过快而破产的数量与因发展太慢而破产的数量几乎相同。那些发展过快的企业之所以失败,可能仅仅是因为缺乏适当管理他们企业增长的财务技巧;发展太慢的企业破产的原因同样主要是受到财务利害关系的影响。由此可见,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可持续增长率是在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企业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这里的经营效率是指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指标,财务政策是指资产负债率及其延伸的权益乘数(资产/权益)和收益留存率指标。
可持续增长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公式为: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二是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公式为: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可持续增长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增长率说明的是企业主要关注的四个方面之间的确切关系,这四个方面包括:用销售净利率来测度的经营效率,用资产周转率来测度资产的使用效率,用收益留存率来测度股利政策和盈余分配政策,用债务权益率来测度企业的筹资政策。因此,实际上一个理智的企业在增长率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尤其是从长期来看更是如此。一些企业由于发展过快陷入危机甚至破产,另一些企业由于增长太慢遇到困难甚至被其他企业收购,这说明不当的增长速度足以毁掉一个企业。
可持续增长率的思想不是说企业的增长速度不可以高于或低于可持续增长率,问题在于管理人员必须事先预计并且加以解决在企业超过或低于可持续增长率时所导致的财务问题。也就是可持续增长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个参考标准对照企业的发展速度及时地采取各种方法、策略,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增长率是由企业当前的经营效率、资本结构和盈余分配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它从更深层次上综合揭示了企业的增长速度与目前的经营方针、财务政策以及盈余分配政策之间的关系。如果企业不发新股,且以上几个财务比率保持不变,则企业将会产生一个唯一的增长率,此时实际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额比上年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等于可持续增长率。这种增长状态,在资金上可以永远发展下去,称之为平衡增长。企业在保持其可持续增长率问题上,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种情况,即如果实际增长率超过可持续增长率,或反过来,实际增长率低于可持续增长率时,企业应该分别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企业实际增长率超过可持续增长率时的财务管理策略
当企业实际增长率超过可持续增长率时,企业的管理者不能盲目乐观,要及时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财务问题。此时,企业处于快速增长期,增长过快,尽管销售的增长会带来利润的增长,但管理者往往忽略企业快速增长所导致的大量的现金需求。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填补资金缺口,具体措施如下:
注入新的权益资本。当一个企业愿意并且能够在资本市场增发股票,它的可持续增长问题可得以消除。新增加的权益资本和利用财务杠杆增加的借款能力将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不过,对很多企业来讲,增加权益资本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无法实现。即使能够实现也会存在成本高、增资时间长等问题,企业经营者也往往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提高财务杠杆。提高财务杠杆就是扩大负债比例,增加负债额。但是应该记住财务杠杆的提高是有一个上限的。每个企业对外来讲都有一个借贷上限,超过了上限以后,借款可能难以获得,也可能因为风险加大、成本太高而变得不经济。如果企业对负债的数量、限度、渠道和方式选择不合理,以及对债务资金使用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坏的影响。如因为债务资本不仅要支付固定的利息,而且还要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无财务弹性可言,是企业一项固定的财务负担,一旦出现经营风险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时,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由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不稳定和债务调度不合理,会使企业产生债务困难,即企业可在经营上获利但短期内却无偿债资金,不得已用贱卖动产、不动产或其他方式抵偿债务,使企业发生亏损,加大破产的危险。经济不景气、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就可能上升,此时企业负债成本将会增加:价格不变或价格提高幅度小于负债利率提高幅度时,企业利润将减少;当经营利润不足以抵偿债务利息时,企业将赔本经营,严重时可能导致破产。
加强企业的内部优化管理。在资本结构既定的情况下,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增加销售收入等途径增强企业的息税前利润。提高收益留存率。也就是降低股利支付比例,通过利润滚存来获得资金。降低股利支付率与财务杠杆相反,股利支付率的降低有一个下限,即为零。股东对股利的态度与对企业投资机会前景的看法有很大关系。当股东们认为收益留在企业能产生较高的回报时,降低股利支付率则会使股东感到可以接受;当股东们认为企业的投资回报不能够令人满意,股利支付率的降低则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最直接的表现是股票价格下跌。
有益的剥离。企业应该及时地剥离非核心业务,从而使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集中发展核心业务,同时剥离所释放的资金可以支持企业的增长,提高企业的资产周转比率。提高产品的定价。通过提价不仅可以减低增长速度,而且可以增加企业的边际利润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提高总资产周转率。通过缩短应收账款的回收天数,多进货少自制以减少积压库存,缩短生产周期,以及出售或出租闲置固定资产等措施来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从而提高可持续增长率。
如上述方法仍不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时,可以尝试兼并来寻求资金来源。即可以考虑兼并刚进入成熟期且正在为多余的现金流量寻找投资的企业。
(二)企业实际增长率低于可持续增长率时的财务管理策略
当企业实际增长率低于可持续增长率时,企业管理者要综合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原因,找出影响销售增长的症结所在,确认企业的增长速度是否可以合理提高。 一般来说,企业的实际增长率低于可持续增长率可能是企业没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此时现金过剩,企业应首先偿还以前年度的借款,适当加大分红比例。这样既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也有利于稳定企业股票价格,从而增强投资者对企业持股的信心。其次,企业应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加大投资力度或收购相关企业,从而避免资源闲置。 最后,当产业进入衰退期,又找不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或进行有效转型,剩余资金也无适当用途(如将其作为银行存款或购买短期证券会影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这时企业可通过股份回购减少企业股本。这样不仅可充分利用企业现金顺差改善企业资本结构,还可以提高每股收益,从而缩小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差距。
可持续增长率对企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是明显的。企业的发展速度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及企业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率有时会高于或低于可持续增长率,但从长期看,企业的实际增长率会受到可持续增长率的制约。企业也只有重视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的差别,根据可持续增长率适当控制实际增长率,才能够实现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兆军.可持续增长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绿色财会,2007(10)
2.杨克泉,吕立伟,吉昱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财务视角及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6(3)
3.乔占斌,押继红.浅谈可持续增长率及对企业发展的指导作用[J].财税与会计,2001(10)
4.袁业虎.可持续增长率探析[J].企业经济,2003(1)
5.吴凤羽,关晓娴.可持续增长率与企业的稳定发展[J].金融与经济,2005(1)
6.唐琦.可持续增长率与企业财务管理[J].各界文论,2006(12)